三日后,聂府.
此时聂府大门前车水马龙,人头涌动。雁门郡郡吏绅商或马或行,前来祝贺,皆因郡丞大人聂宏独子聂辽将行弱冠之礼。
郡丞管一郡之防卫,因此府内有数名兵士维持秩序。仆人侍女往回穿梭,忙着摆酒备席。
宴筵足足开五十多席,采用“多席制”,摆满整个宽敞的厅堂,可见今日宴会的隆重。
聂辽身着正装,随在父亲聂宏身后,于厅口侍立,迎接各方来客。
韩越与巧儿则在各席间来回帮忙,张罗宴筵。
聂宏正于厅口招待到来的宾客,只见管家急急忙忙的跑上来,疾声道:“大人,刺史大人丁原前来拜贺.”
聂宏又惊又喜,忙率众人出迎。
出得厅门,只见一四十余岁中年男子,身着华袍,容貌威严。身后十余随从侍立,见聂宏出迎,爽朗的笑道:“立为公别来无恙!”
聂宏率众人俯首相拜,道:“刺史大人光临寒舍,蓬荜生辉。快请入内就坐。”
丁原拉住聂宏的手,埋怨道:“立为贤弟,吾二人相交十数年,怎还这样生分?今日,不以官职论大小!只为祝贺虎子长成!”
聂宏再三致谢,引丁原于内厅上座。招呼管家与聂辽前去迎接宾客,这才转身对丁原谢道:“建阳公于百忙之中抽出空闲,赴犬子冠礼之宴。实让宏受宠若惊.”
丁原笑道:“吾闻贤侄名久矣,今日特来一见。方才观之,少年英雄也!”
聂宏拂须而笑,道:“公谬赞了!小儿实难登于大雅之堂。”
丁原摆手道:“立为贤弟过谦了,吾在晋阳便闻聂辽之名。言此子弓马娴熟、武艺过人、且熟读兵书、通于战略。实为并州之俊杰!”
聂宏虽乐得合不拢嘴,但见丁原对聂辽评价如此之高,心中稍有疑虑。莫非刺史大人这次亲自前来,是为召辽儿于帐下?
聂宏亦不知此事是好是坏,只能暂时放置一边不管,对丁原恭声道:“建阳公既来,还请为犬儿加以冠礼!”
丁原颔首道:“义不容辞!”
一旁韩越见了,心中暗忖:这丁原贵为刺史,此番前来必有目的,如料得不错应当是为聂辽而来,聂辽现今名满并州,丁原又是爱才之人,难免不心动,料想不到的是,他堂堂刺史竟然亲自来请,可见其为人还是有几分魄力。
聂宏与丁原谈笑片刻,宾客已然到齐,众人分宾主落坐。聂宏请丁原坐于东向上座,以示其尊。
众人坐好,酒菜齐至。聂宏端酒起身,对宴会众人洪声道:“今日犬子冠礼,蒙各位不弃,赏面光临。还请痛快饮酒,不醉不归!”说罢,衣袖遮之,满饮杯中之酒。
堂下之人大声叫好,纷纷举杯响应。至此,宴席开始。
宴上,觥筹交错,敬酒之声不绝于耳。聂辽倒也痛快,来者不拒,转眼就十数杯入肚,韩越一旁提醒,“呆会还要行冠礼,切勿多饮!”
聂辽应是,往来招呼宾客,俨然大人一般,虽然他过来今天就是大人了。
一个时辰后,宴会毕,宾客尽欢!聂宏起身道:“请诸位移步后堂祖庙。”又转身对丁原请道:“请刺史大人为犬儿加冠。”
丁原笑着应诺!
众人均行至后堂祖庙,冠礼算是正式开始了。
聂宏主持冠礼,携聂辽拜过先祖,辽跪于地,丁原上前为其加冠三次,以示其已拥有治人,为国效力,参加祭祀的权利!然后丁原向聂辽宣读祝词,希望其以后能报效国家,建立功业。
祝词宣读完毕,丁原当为聂辽赐之以表字。只见丁原沉吟一会,然后高声对众人道:“以吾之意,“辽”字解之为广阔深远,聂辽可取表字为“文远”!”
聂辽应诺,拜谢!
这下宾客纷纷上前对聂辽赠以祝美之词,而一旁的韩越则是大惊失色。聂辽竟然字文远……整个三国时只有一人字为文远――大名鼎鼎的魏征东将军晋阳侯张辽张文远,古今六十四将之一,曹操麾下五子良将之首。
韩越暗想“难道与自己从小一起长大的就是张辽?可为什么现在叫聂辽呢?”韩越一时也想不明白,只好暂时作罢!
冠礼成,丁原拉过聂宏私下道:“立为贤弟!今文远已成人,吾愈聘之为军中从事,报效国家。贤弟意下如何?”
聂宏心中其实不愿,但不好违逆丁原的意思。只好暂时应道:“刺史大人有命,不敢不从,在下替小儿先行谢过.”
丁原抚掌大笑:“好!如此我又得一虎将也.”
随后丁原和聂辽父子交谈了几句,辞别先行离去,其交了一令牌与聂辽,令他打点好家中事务,随后到晋阳军中报道。
是夜,聂府书房。
聂宏立于堂上,堂下站着聂辽与韩越!
聂宏叹息一声,对堂下二人道:“今日丁建阳欲聘文远为军中从事,你二人有何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