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光熹元年(公元189年)秋八月,中常侍张让、段硅杀大将军何进,虎贲中郎将袁术烧东西宫,攻诸宦者,帝与陈留王协夜步逐荧光行数里,得民家露车,共乘之。途遇前将军董卓前来护驾,董卓上前参拜,帝战栗不能言,陈留王回应事之原委,叙述毫不含糊,条理清楚,卓暗奇之。
董卓迎帝入宫,开始干预东汉朝政。
洛阳,董卓官邸。
上首榻座之上跪坐着一个胖硕的老翁,虎须倒立,面目横肉堆积,一脸狠佞之色。他的对面是一个中年文士,身材偏瘦,面色黝黑,仪表堂堂,唇上胡须垂摆,颇有英姿,然一对三角眼却使其增添了几分阴毒,让人莫名地感到敬畏。
此二人正是乱世魔王董卓和他的心腹谋士李儒。
“厚文(李儒字)。”董卓对李儒道:“现我军仅有三千铁骑在此,对朝野、百官起不到震慑作用,可有妙计教我?”
李儒神色淡定,从容道:“此事易也,明公速遣李催将军前往河东,命牛辅调兵来京,这数日间夜晚悄悄出城,次日浩荡而归,猛击大鼓,挥动旌旗,造成我军强大的假象,朝野百官定然惧怕,不敢造次。”
董卓神色一喜,又问道:“若要控制朝野政权,庞大的北军和京中卫戍部队是一大妨碍,此事又该如何?”
李儒脸上仍旧不惊不喜,答道:“何进部将吴匡对骠骑将军何苗素有怨恨,认为何进乃何苗勾结张让等人共同谋害,明公可暗地里联合吴匡,与其一道除去何苗,则北军尽入明公之手也。”
李儒顿了顿,又道:“现今的执金吾丁建阳乃无谋之人,不足为虑,倒是其帐下有一人,明公须多加提防。”
“噢?是何人?”
“此人乃九原郡五原县人,姓吕名布字奉先,乃不世之虎将,一身武艺匪夷所思,儒遍观吾军之中,无一人可当其敌手。”
董卓一惊,愕然道:“难道连华雄亦不行?”
“华雄若较此人,相去甚远。”
董卓脸色微变,唏嘘道:“若得此人,吾谋有厚文,武有吕布,何愁大事不成!”
“明公若想得此人相助,实则不难。”李儒见董卓眼中冒出精光,微微一笑,低声道:“吕布此人见小利而忘大义,有武勇而无谋略,明公只需派一巧舌之士,对其许之以高位,诱之以重利,不怕此人不来相投。”
董卓大喜过望,激动地道:“若如此,天下尽在吾手也。”
董卓正兴奋时,却见李儒浓眉微蹙,不由疑问道:“厚文还有何虑?”
李儒沉声道:“儒所担忧者,刘备尔。”
董卓不以为然道:“刘备虽然平灭了匈奴白波等部,然其所部不过三万余人,河东有牛辅坐镇,刘备不足为虑。”
“怕就怕牛辅敌不过刘备。”
“牛辅随我征战十数年,通晓军事,况我军军力远胜刘备,何须多虑。”
李儒劝道:“万事小心为上,明公还须派一员上将前往协助牛辅。”
董卓素来对李儒言听计从,于是问道:“那该派何人前往。”
“非徐荣不可。”
董卓点了点头,徐荣乃大将之才,西凉军中统兵打仗首推徐荣,有他前去,应当可保无虞。
李儒又建议道:“明公他日执掌大权,不妨极力拉拢刘备,封其为并州牧,只要其不与我军作对,就是大幸。”
“厚文之言甚善。”
……
河东,扬县。
在韩越与关羽的带领下,青龙军团急行了两日,终于到达扬县,距平阳不过五六十里。
关羽抬头望了望天色,见太阳快要落下西山了,转头对身边韩越道:“惊渊,天色已晚,今日就暂且在此处驻扎一宿吧。”
韩越见士兵们亦多有疲色,点点头道:“如此亦好。”
关羽听了,回头对高览道:“义清,传令全军进驻扬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