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过节_重生之持枪考古工作者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章 过节(1 / 1)

大年三十,天气晴朗。从早上起床号响起后开始,各个班都开始忙碌起来。全连的战士都在忙着写春联,贴窗花,打扫卫生。老兵的宿舍很快就被贴上的春联映衬得喜气洋洋。湘子看着这喜庆热闹的场面,也难以抑制自己激动的心情,这就是自己重生后的第一个春节啊。他们宿舍起床后,大家就围着班长讨论如何布置宿舍,如何准备节目的事情。

布置宿舍不外乎打扫卫生,整理内务,贴春联,贴窗花。所以湘子就没有把心思放在上面。准备节目的事情刚提出来大家就不发言了,后来还是魏湘打破了沉默,自己报了两个节目,一个是唱歌,一个是小品。就这样,湘子还向班长提了个条件,需要班长找个人配合他演小品,而且还是学习能力特别快的那种。毕竟连里因为没有这么大的室内举办这样的活动,决定下午就趁着天未黑举办。既欢迎新兵的到来,也表示对节日的欢庆。

原来他想了半晚上,觉得唱歌吧,在这年代都是些老歌,都是些革命的歌曲,这些歌曲自己会的除了国歌以外基本为0。同时自己也不能太超前了,毕竟现在还是非常时期。这个时候还是小品流行。但是小品呢,自己一个人又不行,考虑了很久才决定自己一个人唱一首精忠报国。如果能找到人配合的话,那就再加上一个小品。

最后,实在没有合适的人给刘卫国挑选了,他对魏湘说,你看我行不行,行的话咱两就演,不行就只有放弃了。接着两人就开始排练起来,连午饭都是班里其他人帮他们带回宿舍。

下午2点,连队一百多人都呈半圆围坐在操场上,等待着节目的开始。一班这次除了魏湘报的两个节目外,还有四川人王洪的快板和河南人魏大强的武术。根据连里的安排顺序,魏湘的两个节目都安排在最后,班里第一个上场的是快板。

这时,第一个节目上演了,表演者是三排的老兵,他给大家表演了一个口琴独奏。不禁令湘子感到惭愧。自己现在都有抄袭后人的嫌疑,而人家这个年代的人,乐器演奏得这才叫水平。不行,自己以后该好好练练了,专靠偷抄别人的东西也有江郎才尽的时候。

第二个节目是一位陕北来的老兵,他唱了一首当地民歌信天游《想情哥》。

“东山上(那个)点灯(哎)西山上(得个)明,四十里(那个)平川了也了不见人。你在你家里得病(哎)我在我家里哭,秤上的(那个)梨儿(哟)送也不上门。……”

听到自己前世最崇拜的民歌,湘子感受着信天游自由的节奏以及奔放开阔的旋律,不禁为信天游的曲调悠扬高亢,粗犷奔放,韵律和协,不加修饰地透着健康之美而喝彩。他决定等演完节目就向这位老兵前辈拜师学艺。在前世他就对信天游痴迷长久,但是苦于周围没有人会,今生既然有这个机会,湘子觉得一定不能放过。没想到在这偏僻的连部居然藏龙卧虎啊,不由地一阵感慨。

接下来的一个节目就是王洪的快板《天安门广场看升旗》。听完后,湘子觉得这小子还行,就是有点紧张,差点忘记词了。不过对于新人,大家还是都抱着宽容的心里。能上就已经是胜利了。大强精彩的武术表演以后,就轮到湘子上场独唱了。

他轻步走到大家前面,拉开架势就开始唱起来。

狼烟起江山北望

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

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

何惜百死报家国

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

马蹄南去人北望

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

我愿守土复开疆

堂堂中国要让四方

来贺……

一首唱完,全连的人都震惊了,这才是真正军人应有的歌曲啊。大家的内心都受到那雄浑歌声的震撼和感染。每人心中都升起了一股豪情。随着连长的掌声大家才醒悟过来,对湘子报以了热烈的掌声。

最后湘子和班长的小品表演也博得了满堂彩。毫无疑问,今天下午湘子就是这次活动的焦点。连续两次的精彩节目终于让大家都记住了他。连长宣布散场后,宿舍的人都准备问问他从那里找来的新歌呢,他们怎么以前都没有听过。没想到却没有发现他的踪影了。

这时,在返回宿舍路上的陕北老兵王国强被从后面追来的湘子拉到了围墙外面,他知道湘子是今天晚上的“明星”,但是却没搞明白他找自己是干什么来了。当他听到说要拜他为师学信天游的时候他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最后,经不过他的再三要求也就答应了。两人漫步来到连队后山上,找了块石头坐了下来,王国强就给他讲起信天游来。

“陕北民歌是陕北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是陕北人民最亲近的伴侣,是陕北劳动人民生活的最直接反映。陕北是民歌荟萃之地,民歌种类很多,当地俗称“山曲”或“酸曲”。主要有信天游、小调、酒歌、榆林小曲等二十多种,其中以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

信天游的传唱之境,是一片广漠无垠的黄色高原,这高原,千沟万壑,连绵起伏,苍茫、恢宏而又深藏着凄然、悲壮;清峻、刚毅而又饱含着沉郁、顿挫。千百年来,它以自己的个性潜在地影响着陕北人的生活习俗,塑造了性格鲜明的高原文化,塑造了苍凉、宏壮而沉郁的信天游。信天游,在这地瘠民贫,交通不便的偏僻山沟沟里,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是陕北劳动人民抒发感情的最好手段,是发自人民心底的呼声。信天游唱词一般为两句体,上句起兴作比,下句点题,基本上是即兴之作。这些口语化的诗句,语出惊人,形象生动,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其内容主要以反映爱情、婚姻、反抗压迫,争取自由为主。陕北人唱信天游,既唱生活的快乐,也唱个人的忧愁;既不乏浪漫,又注重现实,是对生活美的追求和感情的寄托。信天游的节奏自由奔放、回肠荡气,这同沟川遍布的陕北地貌有很直接的关系。在当地,人们习惯于站在坡上、沟底远距离地大声呼叫或交谈、为此,常常把声音拉得很长,于是便在高低长短间形成了自由疏散的韵律,这种习惯自然会对信天游产生影响。信天游的歌腔高度集中地展示了高原的自然景观、社会风貌和陕北人的精神世界……。”

两人聊了很久,魏湘也听得很认真。他们在吃饭前回到了营地。商定以后只要魏湘有空就可以去一排一班找他去。到时候他再教湘子唱具体的歌曲。

吃完饭后来到宿舍,湘子还兴奋不已。没有想到大家都在等着“审判”他的歌曲出处。当最后大家得知是他自己写的后都不由地一阵沮丧,只有班长王卫国乐开了怀。以后文艺表演自己的班里再也不会缺节目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