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羽弟弟,你没死,你没死,我好高兴。刚才我还以为你被那可恶的蛟龙给吃了呢。那蛟龙真的给你杀了吗?”小姑娘心中疑问实在太多,所以提出一连串的问题。
独孤天姥和耿老太爷也为之兴奋不已,但是也不明白小天羽是如何杀死蛟龙的。
小天羽把前后经过如此这般地详细解释一番,众人方才恍然大悟,不由齐声称赞小天羽聪明果敢和伟大崇高的献身精神。
“奶奶,小倩肚子饿了。”小姑娘肚子突然咕噜噜叫起来,大家也跟着觉得肚子确实有点饿了,于是四人打道回府,白鹦鹉却一鸟独自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
一回到耿府,耿老太爷立马吩咐尽快开饭,不一会,热腾腾香喷喷的酒菜已摆齐桌面,席上众人心情舒畅,交杯换盏越见融洽,言笑甚欢。
小貂闻到酒香,嗖一声地从小天羽的衣襟内又跳到桌上,和小天羽抢酒喝。经过上次的呛酒风波,现在的小貂的经验就丰富了,轻吮慢饮,喝一口酒,再抓一把菜吃,或者弄些什么腿啃啃,倒也自得其乐,毕竟酒量不济,不一会醉意朦胧,醉态可掬,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摇摇晃晃地支持一会,终于咕咚一声倒在桌面上,小天羽只得将小貂又放入衣襟内。
用毕餐后,因众人兴致甚高,于是撤去酒席,又坐回太师椅上,丫鬟纷纷端上上佳茶茗,众人继续攀谈。
耿老太爷现在深切地感受到小天羽是个非凡的人物,在他的前面还隐约可见有一条璀璨光明的大道,他今后必然成就非凡的伟大事业,跟随他,追随他,说不定同时还能达成自己一个原本看来毫无希望的目标,这是自己多年深藏的隐衷,再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原本自己也是胸怀大志,渴望干一番大事的人,谁肯碌碌无为,平庸地度过一生,人生应该多姿多彩,哪怕只发出刹那的光辉。古哲曾说过:“刹那即是永恒”。
想到这里,耿老太爷下了一个决定,一个决定全家终身命运的决定。结果如何,难以预测,但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于是耿老太爷吩咐召集全家所有家人,和厅中贵客见面。再逐一介绍:
耿老太爷原名耿精忠,担任过当朝兵部侍郎,也是将门之后,一身家传武功,马上马下也聊可称万人敌。因当今皇上昏庸无能,宠信奸臣,故忠贞之士屡受排挤,耿老太爷见事不可为,又值九王子李明君遭人陷害,因其母是宫女,又因被谗遭皇上赐死,宫女在自尽前留书托人转交耿精忠,信中求他务必保全九王子的性命,哪怕改名换姓流落民间自食其力做工务农皆可,唯一希望是留得一命,当时王子年仅九龄。
所以当即托病请辞回乡,暗中将九王子偷偷带回远离京城的穷乡僻壤。光阴荏苒,至今已过整整十个寒暑,九王子耿成楼如今也已十九岁了。
耿老太爷依次介绍家人:结发妻子耿老夫人,大儿子耿成楼,二儿子耿直,小女儿耿如花,一一与众人依次见过。
小天羽见耿老太太长得慈眉善目,大儿子耿成楼仪表非凡,有大贵之相,书卷气甚浓,二儿子耿直一十七岁,却长得人高马大,足足有九尺多高,却长得健壮匀称,不显一丝粗豪,五官端正且神采飞扬,端的天生是一块习武的好苗,小天羽心中已暗暗有了计较。
小女儿耿如花芳龄九岁,却长得花容月貌,人比花娇,只可惜不知为何,却坐在轮椅上,由丫鬟推着方可行动,耿老太爷介绍道:“小女自三岁起便由老夫亲授气功,几年苦练倒也大有进境,已有小成,不料在七岁时一次小女独自练气,急于求成,用气过急,走岔了道,从此双腿日见萎缩,时至今日,已不便于行,只得终日坐在轮椅上。只怕她这辈子终身缠绵床第了。”言来唏嘘不已。
“耿老放心,令嫒之病并非绝症,交给小子好了。”小天羽宽慰老泪纵横的耿老太爷,“我保证还你一个鲜蹦乱跳的小姑娘。”
耿家合家听了均是狂喜,只是心里私下嘀咕,这小小的孩子会有这神奇的手段,小姑娘的病二年来请了几位大名鼎鼎的名医也束手无策,这小孩能治?心里是大大的不信。
耿老太爷见过小天羽治蛟的手段,对他是敬佩有加,对他说的话是深信不疑。当下耿老太爷是漫天乌云一扫而散,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哈哈笑道:“好,好,有小侠一句金口,老夫便放宽心了。”
耿如花一直在暗暗打量小天羽,耿如花生来聪明异常,理解力特强,惯于用计设谋,运筹策划,自小喜读杂家杂学,一肚子精灵古怪,是家中的小军师。
耿如花凭着多年观人的心得,发现小天羽骨骼清奇,品格极高,但又不象是富贵中人,这下小姑娘看不懂了,因为这已大大超越小姑娘的知识范围。但无论如何,小姑娘确信自己的眼光不差,小天羽是个古往今来难得一见的绝世奇葩,将来前程不可估量,一定能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来。有鉴于此,再加上刚才小天羽言之凿凿保证治好她的已残双腿,小姑娘心中也暗暗有了一个决定。
耿成楼见老爹对小天羽推崇备至,不禁勾起了强烈的好奇心,决定考考小天羽的胸中学识,于是就开口问道:“请问小侠,‘侠以武犯禁’作何解释?”
“古人云: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要解释清楚侠以武犯禁这句话,必须先弄清楚侠的含义,武的精义。我理解侠的含义,主要是扶危济困,劫富济贫,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诛除贪官污吏,铲除土匪强梁,大致如此。在国家遭遇外敌入侵时组织义军抗御敌寇,这是侠之大者。所谓的犯禁,是指侠在做上述这些事时可能会发生和当时国家制定颁布的法令有违背的地方。这要分二层意思来分析。第一层意思是:如果国家昌盛繁荣,吏治清明,宵小绝迹,那时自然侠士无用武之地,也谈不上犯禁。
第二层意思是:如果国家贫弱,国库空虚,财政入不敷出,帝皇昏聩,奸臣当道,吏治枉法,贪鄙成风,或者穷兵黩武,横征暴敛,以至百姓饥寒困苦,那时就会天怒人怨,天灾频频,百姓流离失所,或死伤枕籍,或被逼造反,到此地步,侠的作用就可发挥了,有了用武之地,侠在此时,奋身而出,杀贪官污吏,灭强梁地痞,劫富豪钱财,济百姓贫苦不无小补,最低程度,一些百姓可以苟延残喘,这就叫苟全性命于乱世,这时侠士做的是国家无法做到的事,百姓拥护的事,也谈不上犯禁不犯禁了,因为法律也是乱世用重典,非常时期采用非常手段。举例说,如遇地震,屋毁人亡,地震过后,健在的人可能会挖取别家财物,此时官府派兵维持秩序,则发现此事就立即就地正法,这在正常情况下,此举当罪不至死。再举例,如大灾之年,百姓易子而食,官府是否以杀人罪将其人处斩,执行所谓的一命抵一命呢,显然此事也从无人如此办理过。为什么呢,这就叫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当然,无庸讳言,某些侠者的一些行为举止不当以至违禁犯禁,确也有之。譬如一言不合拔刀相向,劫富并不济贫,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私欲,甚至为贪官豪强保镖护院充当打手,欺凌百姓,某些刚愎自用,见事不明者更是乱定人罪,滥杀无辜,还自以为是做了侠义之事,沽名钓誉,害人害己,种种事例说明为侠行义不是一件简单容易之事,分寸之间极难掌握。总之侠者判事犹如法官判罪,必须明确合理,勿枉勿纵,务报以老拳者绝不动刀砍人,最佳效果是吓倒对方,以达到目的为佳,这才是真正侠者风范。”
这些言论闻所未闻,又发前人之所未发,耿成楼内心暗暗佩服:“那么,对古圣人之言论,小侠又有什么崭新的见解?”
“只能说是一点心得。”小天羽侃侃而谈,“譬如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经我再三推敲,就觉得不够贴切。因为你所不喜欢的,不一定别人也不喜欢,你所喜欢的也不一定别人也喜欢,所以如改成人之所欲且施于人,人之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说别人喜欢的,你适宜给他,别人不喜欢的你就不适宜给他。”
“孔子又言,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意思是第一个想出用土陶俑做陪葬的人,因此造成启发后人用活人来陪葬的后果,作出怎么大的孽,这个人想必一定会受到断子绝孙的报应吧。经过考古研究,事实却恰恰相反,上古时代部落交战时,不留俘虏,全部斩杀,后来发觉俘虏可作为强迫劳力使用,是为奴隶,奴隶主对奴隶有生杀大权,死后为了在阴曹地府能照常有奴仆使唤服侍,就杀奴隶陪葬。后人觉得杀奴伤德,就有人发明用土陶俑代替,只能说此始作俑者,不但无过,而且有功。所以做学问者不能读死书,死读书。这是小子的一些浅见,不知高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