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我就那样,眼睁睁看匕首落下,却没有意料中的痛,只是手上一轻,然后,安信转身离去,只留一片衣角,在我手中。
殿门砰然关闭,我一下跌坐在地上。
完了,我和安信,十数年友情,这次是真的,完了。
心中空空一片,我不知在地上呆坐了多久,突然一个身影站到了我的面前,我僵硬地抬起头,然后一下清醒了过来。
二哥?
只见他正静静凝视着我,面上如止水无波。
我苦笑了,很好,又一个来质问我的,现在连安信都不信我,何况他了。
我不抱任何希望,懒懒道,“如果我对你说,当初陷害王皇后的计划,我并未参与,甚至并不知情,你信不信?”
“我信。”他回答的毫不犹豫。
一瞬间,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呆望他片刻,本已干涸的泪水,又如泉涌出。
然后,我就听到,他清冷的声音又响起来,“你是个白痴,这么重要的计划,谁会让你参与?”
我倒。
我傻傻看着他,他也看着我,半晌,只见他眼睛微眯,嘴角轻扬,一个华丽之极的微笑,就浮在了他的脸上。
真是漂亮啊,我一下泄了气。好吧,好吧,相信我就行,至于因为什么原因,我已经不介意了。
他向我伸出手来,我扶着他的手,站了起来,这时才注意到,他身上数处血迹斑斑,应该是伤口又绽开了。
我急道,“你快别动了,又流了这么多血。”然后反手扶住了他。
本想把他扶到床上,可转念一想,到时搞一床血,不定又被谁发现异常了。
于是,扶他坐到了床下的脚踏上,又赶紧给他拿药,上药,包扎。
我做这些的时候,他一直安安静静看着我,等我给他包好了最后一处,我长出口气,道,“好了。”抬头对他笑笑。
他也一笑,然后,侧过脸,淡淡道,“我一直相信,当初那件事,不是母后做的,可是没人相信我今天,你是不是能告诉我,事情的真相,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我的手抖了一下,半晌,又冲他一笑,道,“当然。
事情的真相,事情的真相吗?
51。真相(中)
当年,我离开冷宫后,就认了卢妃为母。她和母亲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母亲人前人后完全是两个样,而卢妃是真正的淑女,很温柔,从不大声叫嚷,耐心体贴,是很容易就让孩子信任依赖的那种人。我当时不过半年,就真正把她当作了亲人,丧母之痛也淡了很多。那时,卢先生和我也一直相处融洽,生活平静而温馨。如此三年,我终于相信,痛苦的日子已经结束了,没想到,一切都只是假象,真正的痛苦,还没有开始。
我十五岁那年,朝中发生了很多事情,对当时的我来说,都是很遥远的,可是,就是这些很遥远的事,最终改变了我的一生。
开始的时候,是柔然进犯。这并不新鲜,从大燕建国以来,两国边境冲突从未断过,大仗也打过多次,互有输赢。这次由于种种原因,我们输了,不过并未到大败的程度,只是被他们占了几座城池,洗掠一空后,又退走了。当时领兵镇守北三镇的,是王皇后的胞兄王理,平日深得先帝信任,人人都以为,这回最多也不过斥责一下,或是罚俸降职就了了事。没想,不知为何,先帝此次竟然大怒,把王理立刻免了职,还命人锁拿京城要继续问罪。然后,就听说太子与先帝在御书房产生了争执。
没过多久,太子就奉命代帝南巡。在太子离京的半年中,京城形势大变,王皇后身居高位的另两位兄长,一个因为贪污,一个因为办事不力,先后被免职。后来,太子回京,没多久,就因为忤逆圣意,被罚闭门思过到了那时,再迟钝的人也可以感到,风向变了。
再后来,就是云南苗人作乱,先帝命大皇子带兵平乱,大胜,先帝在朝堂之上夸奖大皇子“武勇之气颇有先祖遗风”。人人都以为,这回终于看准了风向,谁知,不久即传来大皇子在归途染上疫病,昏迷不醒的消息。先帝震惊,命太医星夜赶往大皇子处诊治,可惜并无效果。直到回到京城,大皇子仍是高烧不退,人事不知,而且,病因竟没有一位御医能查出来。
德妃自然伤心焦虑不已,日日床前照料,没想,过不了多久,她竟也病了,还是一样的症状。当时在宫中引起了一阵恐慌,都说这病过人,德馨宫从前阵子的车水马龙,一下子变成门可罗雀,没人再敢接近。
那时,偏我不信这个邪,大皇兄军中那么多人,德馨宫人也不少,怎么都没传上?德妃娘娘和大皇兄一向对我不错,何况那里还有安信在,于是,我照旧日日往德馨宫报道。先帝为此夸我孝悌,还让我得意了好一阵。没想到,没过多久,我也病了。这回宫中众人可真是吓坏了,再没人敢不当回事,我也被送到了德馨宫,而那里,真的成了禁地。当然,后面那一段我记得不清楚,是后来才别人跟我说的,那时我早已病得昏昏沉沉。
真的很难受,全身像在火炉里烤,内脏都要煮沸了。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有千斤重,睁眼,抬手都变成了不可能,当时,真的觉得还是死了干脆,可是,还是舍不得,因为,还有先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