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进入第一中学,班主任张绫霜,目前仍然是普通教师。
18岁,进入s大,英语专业。
22岁,大学毕业,进入四海贸易公司担任董事长沈流舒秘站,简历的最后列出了叶蓝秋的私人联系电话。
陈若兮笑了,这家网站也是老熟人了,一年前,她的个人简历,私人电话,甚至照片也曾以什么个人秀的形式出现在这个网站的页面上,并且与时下最流行的网络搜索引擎捆绑在一起。换言之,即使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仅仅是出于好奇,在搜索引擎里输入了“陈若兮”三个字,就等于了解了她的一生经历。
陈若兮很幸运,她是个与时俱进的记者,时刻关心着网络动向的同时,也关注着网络对于自身的影响程度,所以,她的被侵权,被及时发现了。
陈若兮也很有办法,她借助记者身份,也有时间,这也属于职业范围之内的调查──从主管单位查起,兜兜转转,查到了牌子大得吓人的某家教育管理部门下面的一家小得不能再小的办公室。交涉的结果也很顺利,基本上在陈若兮出示了记者证的同时,就标志着结束和胜利。
陈若兮问他这些信息是哪里来的,剃着小平头,戴着眼镜,胡子还没长全的小年轻痛哭流涕地说他是花了大价钱从某知名招聘网站买来的。陈若兮记得,她大学毕业那一年,出于对名牌的认可,也确实在那家网站注册了。既然找上门了,陈若兮本人的全部信息在她的严厉监视下被一一删除。
至于其他人,用那个小年轻的话说,“姐姐,你总得给咱们年轻人一条活路吧。”
陈若兮是个容易心软的人,她给了那个年轻人一条活路。
有人在叶蓝秋的简历后面加上一条解释说明,叶蓝秋这个小小秘书的薪资,在四海公司,仅次于董事长沈流舒。
陈若兮疑心加上这一条的人,要么是打电话到电视台说叶蓝秋是第三者的匿名者,要么是叶蓝秋的同事──薪资待遇不如叶蓝秋,但自认能力强于叶蓝秋的失意者。
网络是失意者的天堂,每一个失意者都有平等发泄的权利。
陈若兮知道怎样把“第三者叶蓝秋事件”这个新闻做得更有影响了。
她的后续报道需要排除的采访对象,第一个是叶蓝秋小学的班主任,现任实验小学校长的杨端颖,如此春风得意者即使很乐意也很适合担任批评者的角色,但这样的批评,反而让叶蓝秋站在了弱者的位置,美女本是赏心悦目之事,真正需要添加的是嫉妒而不是同情。
陈若兮选择了叶蓝秋的中学班主任张绫霜,十年前的普通老师,十年后依旧原地踏步,如果没有隐情就必定有怨言,一旦被采访,必是怨言渲泻的最好机会。
陈若兮请张绫霜站在教育者的角度谈谈“美女叶蓝秋不让座事件”。
张绫霜说,“这是教育的缺失,现在的独生子女,爷爷妈妈外公外婆,四个老人还有父母,六个人都围着一个孩子转,有理也好,无理也好,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很容易养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不为他人作想,缺乏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
这样的回答显然不能令陈若兮满意,独生子女问题,教育问题,随便弄出一条都是网络热点,但现在叶蓝秋的问题才是重中之重,陈若兮不能容忍叶蓝秋的风头被抢。
她要求摄像人员,剪掉这一段,重新来过。
张绫霜不明所以。
陈若兮提醒她,叶蓝秋那个年代,并不是独生子女泛滥的年代。
张绫霜换了个角度,“现在的应试教育,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的唯一要求就是分、分、分!只要考试分数高,道德、品质这些为人处世最基本的基本,反而被忽略不计。”
这一次的切入点显然让陈若兮非常满意,因为网络资料显示,叶蓝秋在学校的时候,是个优等生。
“叶蓝秋中学时成绩如何?”陈若兮问。
“成绩很好,那一年高考是全校第二名,而且她是英语专业,算上加分,可以说是第一名。”张绫霜回答。
“你们学校是不是以叶蓝秋为傲?”
“在此之前,是的。从今往后,叶蓝秋是我们学校的耻辱。”最后这一句,是陈若兮早就写在纸上,由杨佳琪高高举起,张绫霜一个字一个字照着念。
当然,杨佳琪不会出现在镜头里,否则,要剪接何用?
电视屏幕上,张绫霜的语言铿锵有力,张绫霜的态度,旗帜鲜明,对于那些因为茫然而深陷网络娱乐的人们,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他们立刻因此而振作了精神。
也几乎是一夜之间,叶蓝秋的校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有匿名的同班同学绘声绘色讲解叶蓝秋当年是如何的目中无人──对人爱理不理,除了有钱的,和有势的。
有匿名的学姐控诉叶蓝秋当年如何用心机抢走了她的初恋情人──一位据说是既有钱且有势的白马王子。
有匿名的学妹哭诉叶蓝秋当年是如何骄傲霸道,给她幼小的心灵造成了终生不可磨灭的伤痛──据说是用蔑视的眼光,冷漠的讥笑嘲笑她发育过晚的青春期。
……
陈若兮微笑着把鼠标一拖到底,略过这些声情并貌的信息。
费尽心思整理这些材料的杨佳琪,不懂且不服气陈若兮的处理方式。杨佳琪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目前在电视台的职位是实习生兼陈若兮的助手。
电视台并不是那么好进的,实力之外,还要人脉,杨佳琪之所以能进电视台实习,介绍人是陈若兮,以实习生的身份当上正式记者的助手,也是因为陈若兮的提议,而陈若兮做这一切的理由,全是因为杨守诚。杨佳琪是杨守诚的表妹,用杨守诚的话说,走得很勤的亲戚。但经过陈若兮收集蛛丝马迹,细细打量总结下来,其实是一表三千里的远亲。总结出真相后,陈若兮很是生气杨守诚的热心过度,杨守诚却认为能帮则帮,反正没什么损失。
没什么损失?!陈若兮绝对不相信,她只是觉得没必要因为这件事跟杨守诚产生隔阂,影响两个人的感情,但如果时机合适,她还是会发作的。
杨佳琪问,“陈姐姐,这些信息要不要跟?每一条都说得有鼻子有眼的,咱们的系列报道不是还缺不少内容吗?”
“这些消息,要么是胡编乱造,要么夸大其词,没一件靠谱。”陈若兮说。
“怎么可能?”杨佳琪不信,她整整一下午的工作成果是零!
“没什么不可能,叶蓝秋这样美丽的女人,就是让座事件不暴光,直播时没有被人称为第三者,也已经处于被羡慕被嫉妒的境界了,这样的人,或者被同性嗤之以鼻,或者被异性意淫,或者被无聊的旁观者捕风捉影恶作剧。”
杨佳琪打算动手删除这些材料,陈若兮却是阻止了她。
“谣言不是新闻,但澄清谣言却是最具眼球价值的新闻,留着吧,去找到叶蓝秋这个人,如果她够聪明,就应该知道丑闻比赞美更具经济效益。”陈若兮说。
013。沈流舒之情感冲击
有阳光的下午;太阳斜斜地从灰色高楼的缝隙中好不容易找到流淌的角度和位置,于是,生意人就在那个地点把整面墙砸开,换上透明玻璃,再摆上美丽的桌布和鲜花。
如果这个生意人凑巧识得几个字,凑巧看过诸如《格调》一类的书,就会在男人们正眼看不到但一定会想方设法斜眼瞅到的地方,再请一位受过专业训练却未能有幸成为专业人士但还有三分姿色加上灯光和气氛也能修炼成十分的美女,每天弹上那么几首;即使不懂也风雅。
莫小渝曾经是那位钢琴美女。
沈流舒在那里遇到了莫小渝,他那时候还只是掏钱买单的大老板身边的小跟班,能够被莫小渝这样的艺术气质美女亲睐,年轻的沈流舒还是很激动的。沈流舒做成第一笔生意,置下第一份产业之时,他向莫小渝求婚,得到了应允。
两个人的感情,甚至婚姻过程,就沈流舒回想起来,顺利得简直没有天理,顺利得让人心有余悸。所以,当沈流舒偶尔听到莫小渝和朋友们的私下祝福,不是传统的百年好合夫唱妇随,而是恭喜莫小渝成功俘虏一支绩优股,莫小渝却是含笑接纳之时,沈流舒开始反思这段婚姻。
他事业的成功,来得太过艰难,而莫小渝,感情的成功也好,事业的成功也罢,却是太过容易。
反思和反悔,从来只有一字只差。
就在这个时候,沈流舒遇到了叶蓝秋。
第一次是在咖啡厅,叶蓝秋坐在莫小渝曾经坐过的位置,弹一首《少女的祈祷》,勾起了沈流舒的回忆。
第二次是大学校园的招聘会上,沈流舒遇到前来投递简历的叶蓝秋,沈流舒直接对人事部的唐小华下达指示,收下。
沈流舒安排叶蓝秋做业务员,每日里,正眼看不到,但开会的时候,总会在角落有一席之地,不能忽视。
一年后的一天,也是在这咖啡厅,沈流舒想起有份文件忘了公司,打了电话吩咐人送过来,办这事的人,本应是唐小华,却不知怎么换成了叶蓝秋。沈流舒记得那一日,叶蓝秋穿了件宝蓝色的丝质长裙,纤细的低跟鞋,慵绻的长发,把女子的职业与柔媚结合得恰到好处。她出现在门口,吸引了所有男人的目光,男人们追随着她的身影,看着她,走到他身边,坐在他的下首。
他,沈流舒,成了整个摩天楼咖啡厅,最让人妒嫉的男人。
这一刻,让沈流舒把回忆、梦想和现实,全部交织在一起。
这一刻,也让沈流舒食髓知味,并且,日渐成瘾。
从此,叶蓝秋成了沈流舒的秘书,沈流舒也常常找些机会,或是文件,或是客户,打电话给叶蓝秋,让她从僵硬死板的办公室走出来,安静地坐在他身边,用她的美貌,优雅,还有微笑,全程陪伴,他和客户们试探,洽谈,讨价还价,达成意向。
男人彰显身份的方式有很多种,名牌、靓车、豪宅,甚至内涵、学识、优雅等等,但都不如陪伴在男人们身边,优雅得体的女人。
远古时代,最漂亮的女俘,被赏赐给最英勇的男子。
现代社会,最优秀的女子,把自己嫁给最匹配的男人。
人们常说,文明在进步,而生命,在轮回。
沈流舒知道莫小渝因此而坐卧不安,疑心、怨恨、甚至无理取闹,但他袖手旁观,看着莫小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