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坐了一会,德妃便说累了,让他们该忙什么忙什么去。
三人一道走出来,胤祯想了想问道:“四嫂,你扎那一针的时候想什么来着?”简直是不可思议,居然有人情愿往自己身上扎,明明有那么多奴才啊。
颜紫萝偷偷冲着天翻了个大白眼,这家子都什么毛病,没见过人自残是不?“十四爷,您很想知道?”眨眨眼睛。
看胤祯点了点头颜紫萝便道:“想知道您就找那丫头要根针自己试试。”虽然这话有点不敬,可是,哼哼,有你四哥在我还怕什么,听这风声,大家都认为胤禛把她当宝贝了。
(bsp;满意地看到胤祯错愕的表情,颜紫萝忽然心情大好,连步子都轻快了。
上了马车,胤禛忽然问道:“心情好的很?”颜紫萝想了想,笑道:“我天天心情都很好啊,爷您对我这么好,您看看,我现在连十四爷都敢欺负了。”胤禛看了看她就没再言语了。
两人一路上也没说话,颜紫萝偶尔掀开窗帘看看外面而已。
到了门口,颜紫萝是自己跳下去的,看到门口侍卫的呆愣表情,颜紫萝挑了挑眉毛,难道别人家的小老婆没有自己跳下来的吗?大惊小怪的样子,也太没见过世面了~~~~
这天晚上,刚歇了,年氏屋里的人便又来了,胤禛没有动,颜紫萝便推他,“爷,年妹妹身子又不好了,您还是去看看的好。”心里明明很想去,还在她这里做什么样子?看到胤禛起身,颜紫萝想都没想便翻了身背对着他。
胤禛愣了一下,终究还是穿上衣服出去了。
待他走了,百合小心翼翼地进来,看她好好地,便轻手轻脚地关了门熄了灯。
颜紫萝裹着被坐起身,直到四更天才迷糊了一会。
因为上次进宫的东西都没有拿回来,所以颜紫萝此次进宫倒是省了很多麻烦。
进宫先见了德妃,德妃又照例嘱咐了一番,颜紫萝只虚应着。
好不容易训完了话,颜紫萝借口说去同顺斋的路已经走了很多次就不必人送了,便自己一路先拐到良妃的院子。
还未到,便听到倾城清脆的笑声,这丫头敢情也来了,怪不得刚才在德妃宫里没见呢。
颜紫萝想着就走到了门口。
倾城看见她先叫了声“额娘”然后对良妃说道:“良妃奶奶,我额娘来了呢。”良妃抬头对她温柔地笑了。
“倾城,又来这烦良妃奶奶了?”颜紫萝笑着问道。
“没有,她来给我解解闷。”良妃慈爱地摸了摸倾城的头说到,“倒是你,身子好些了吧。”
“谢娘娘您惦记着,您看,我现在不是又活蹦乱跳了?”还特意转了个圈。
看到一大一小面前的花,颜紫萝笑道:“娘娘,您这花开得还真茂盛~~~~~”造型各异,再长长跟野草没啥分别了。
“好些日子没剪了。
这回进宫可别闹了,再几天就是正日子了。”良妃淡淡地说道。
“娘娘,紫萝可真的长记性了。
您瞧瞧,我这颗脑袋,虽然挺笨的,但是我自己还挺舍不得的。”说着便也弯腰看那些花,“娘娘,您这些花送我些行吗?”到时候也沾沾美人的气质~~~~
“好啊,你喜欢什么等你出宫的时候就让人搬去吧。”良妃笑着说道,“进来喝些茶水吧,走了这么远的路。”
颜紫萝拉着倾城的手跟着良妃进了屋子,见桌子上放了些松子,便说道:“娘娘,您以后喝的茶水里放些生松子,会有清香的松子味道,很好喝的。”
“哦?这我倒没尝过。”便吩咐紫竹去取了些未炒的松子放进去,果然松香满口。
颜紫萝略坐了坐便去见敏芷。
倾城好些天没见到额娘自然片刻不离,也跟着去了。
胤禩来请安,良妃便给他喝那松子茶,胤禩也说独特。
良妃便笑道:“那孩子果然是爱吃的,前些日子说你那里的粥好,今日又来教我喝这个茶。”胤禩不语,良妃又说道:“哪天我也想尝尝你那儿的粥呢。”胤禩便笑了,母妃终于也有想吃的东西了。
再次进宫,颜紫萝万万没想到自己成了这么有名的人,这不,此刻菡芷、筠芷并几个小格格正聚在同顺斋,一来是和敏芷作伴,二来也是听说她来了。
尤其筠芷简直对她崇拜的很。
不过这些公主格格们的一致结论是:颜紫萝虽然很有勇气,但是太笨。
颜紫萝也不解释,敏芷只看着她眨眼睛。
筠芷本是小孩子心性,很快便和颜紫萝混得熟了,她和倾城简直成了颜紫萝的小跟班。
菡芷文静得很,她们笑闹的时候多是安静地听着。
颜紫萝又教她们玩丢沙包、跳绳、丢手绢一些游戏。
作者有话要说:基本上,四四家的小老婆们相处地还是比较和谐地~~~~~~~~~~~
最禛心猪肝下酒
这天快傍晚的时候,颜紫萝便带着敏芷、菡芷、筠芷,还有目前在宫中的瑄玉格格以及她们各跟随的大小宫女们玩丢手绢的游戏,敏芷的宫女灵珠被捉住,同顺斋的宫女们因为知道她是苏杭人,便起哄让她唱苏杭小曲,灵珠红着脸唱了。
然后灵珠又拿了帕子丢,丢在了菡芷身后,菡芷却警觉,马上起来追,无奈平时运动量小,所以没有追到,便拿出随身携带的短笛吹了首曲子。
菡芷拿了帕子故意跑跑停停了两三圈,然后轻轻放在了颜紫萝身后,结果颜紫萝因为太低估了菡芷,被捉住了,简直是死不瞑目,被筠芷害一下她也认了,可是菡芷~~~~?只能说老话儿还是对的——咬人的狗不叫。
颜紫萝站在中间,敏芷、筠芷让她唱歌,颜紫萝马上头摇得拨浪鼓似的,就唱过那一次就惹得到现在都脱不了身,她可是长记性了。
想了想,颜紫萝说道:“我给你们讲个笑话吧,好听不好听都得给我鼓掌,否则下次我就不讲了。
话说呀,在某朝某代某地有个人,这个人长大了就去某地的县衙做师爷。
到了夏天,处处蚊子咬,一咬一个包的,怎么办,挂蚊帐吧,县太爷就拿了一吊钱让他去买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