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_重生之文化帝国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9章(2 / 2)

“嗯,十首曲子,对应思阅文化即将出版动漫的十幕章节。”杨一点头。

“可惜了啊,这每一首都能撑起一张民乐唱片。”林西面露不舍地摇摇头,不过东西是人家的,自然是别人说了算。

“嗯?什么对应动漫章节?”反应过来的林西睁大了眼睛。

“就是书籍配合音乐带一起发售,让读者在看书的时候,能够通过背景音乐,更好的代入到书中,体会到书中的场景。”杨一抛出了音乐和文字相结合的营销新概念。

“浪费啊,好的音乐,更应该让大家自由发挥想象力才对,你这,你这……”林西却连连扼腕,身为音乐人的他,自然更多是从音乐方面考虑问题。不过他对音乐的那一种执着和痴情,却让杨一肃然起敬。

“怎么,林哥,这些曲子蛮不得了?”看着林西和杨一不过是第一次见面,两人年纪相差还如此悬殊,可就这一会儿的功夫,居然就热络到这种程度,简直就像是被迷了心窍一样。而平时对自己,心情好的时候“小罗小罗”,心情不好就“有辱斯文的小子”这个世道,不明白啊

70。十全九美

“走,去录音棚”林西也顾不上和罗戈这个二百五磨牙,兴冲冲拉了杨一就往大楼里走,男孩被他拖得一路后仰着就差胳膊没被拉断,而两人身后,一个胖得不像话的胖子气喘吁吁,却怎么都跟不上两人的步伐。

“老方,告诉一下制作部的张老师,让她通知民乐二组的人,半个小时后集合有工作任务。”

“嗯,小王,你带人去4号厅,把设备都准备好,要快”

林西领着两人在大楼的各个部门里面穿行,不停地吩咐招呼着,让熟悉他的人不免奇怪,林主编今天这是怎么了?这半年多都没有看到他这么激动了。

这倒不怪林西沉不住气,只是进入了95年以后,不管是公司的发展,还是他所钟爱的中国民乐,似乎都到了裹足不前的瓶颈期。而这两年以来,港台和内地的流行乐对于中国传统音乐戏曲的冲击更是巨大,当年一盒《白色的彷徨》半年发行量过九万,录音带销量三年翻十倍的记录,已经更像是一个神话中的故事。

而那些《越剧精华选》、《西园记》、《雷雨》、《黄梅戏》……等等一系列经典,早已是现在的年轻人不屑一顾的东西,往日的明珠被新潮流冲进了故纸堆,似乎等不到再次发光的那一刻。

而就在这种情况下,林西忽然发现了中国民乐柳暗花明的希望,这叫他怎么能不激动。

略作安排后,三人来到了4号音乐厅,这是一个不大的演奏小厅,铺着厚厚的地毯,墙面也做了特殊处理,三层玻璃墙构成的声闸后面,就是录音室。而当杨一和罗戈走进来的时候,已经有七八个拿着笛子琵琶古筝的男男女女,在小声议论着。

看到有人进来,这些最多也就三十出头的年轻演奏者们,纷纷向门口投来好奇的目光。

不过因为有编辑一室的主编坐镇,再加上这些人长年受传统音乐文化的熏陶,多少都有些古典气质,也就很快收回目光,开始检查起自己的乐器准备工作起来。

一开始是熟悉和磨合阶段,林西也就没进录音室里面,而是带着杨一来到一个二十七八岁的女子面前,这个女人在众人中的地位似乎有些特殊,她一人坐在单独的另一边,身前是两张不同调的古筝,正在细细地检查着自己的玳瑁指甲。

林西在手里的一摞稿纸中选了选,最终抽出了那张标题为《予感》的曲谱递给她时,这个有着一双秀眉修眼的女人顿时一滞,然后有些不可思议地看着林西:“林主编,这个是什么?”

一张由数字写成的简谱?在场随便拉出一个人来,恐怕六岁以后都没有接触过这个东西了吧现在慎重其事地叫上一个演奏小组,就是为了弹这些小孩子玩的东西?

旁边几个抱着琵琶二胡的男男女女闻言不由得好奇地望过来,当看到纸上的数字时,一些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倒是有几个脑筋转得快的,一时间也是有些好笑的面面相觑起来。

“先弹,你先弹奏了试试。”林西干脆也什么都不解释,他相信事实才是最有力的证据。

然后转向杨一:“她弹的有什么不到位的地方,你只管说出来。”

中国民乐最重意境,有时候演奏手法,时值长短稍有不同,就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味道,而这些曲子是杨一所做,其中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自然也是他最清楚。

不过这话落在旁边那些男女的耳朵里,就难免让人生出些想法——难不成这个小孩是林主编的私生子啊?居然公器私用,找这么多人陪他玩而这些用简谱写成的曲子,估计也是他的“大作”了,不知道是幼稚型的儿歌,还是故作成熟的情情爱爱的曲子。

这个演奏古筝的女子,心思也是转了千百回,不过从小被艺术熏陶,涵养耐性远比普通人好得多,所以即使满腹怀疑甚至还对杨一隐隐有些微词,不过脸上却没有一点不耐,调整了一下心情,就依言演奏起来。

铮铮淙淙的声音一响起,原本都不以为意的人们立刻有些惊奇,说是完全的中国民乐,风格上又偏现代感了些,虽然也是力主突出曲调本身的传统线性音乐,可是节奏感上却比普通意义上的民乐激越了很多。

可要说不算中国民乐,就听那颇有几分古韵,有如珠落玉盘的起始音,又不能轻易就否定掉,这曲子倒是有几分意思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