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_心理学与生活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1章(1 / 2)

6、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personalitydisorder)是一种持久的(慢性的)、不可变的、不适应的感知、思维或行为模式。

*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人,对与他们打交道的人的动机表现出一贯的不信任和猜疑。

*表演型人格障碍的特征是过分情绪化和寻求注意。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有一种夸大的自我重要感、被成功或权力的想象所占据,需要持续的赞美。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特征是持久的缺乏责任感,不遵守法律,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模式。

人格障碍发生有基因基础,环境因素对于人格障碍形成也有重要作用。

7、分离性障碍

分离性障碍(dissociativedisorder)是一种身份、记忆或意识的整体性扰乱。

没有器质性障碍而仅仅是由于心理因素导致的对个人重要经历的遗忘,称为分离性失记忆(dissociativeamnesia)。

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dissociativeidentitydisorder;did),多重人格障碍,是一种分离性心理障碍,指两人或多个显著不同的人格存在于一个个体之中。通俗地被称为分裂人格。

在did中,每一种显现出来的人格都与原体的自我有显著的反差。

心理动力学派观点认为受害者通过分离符号化地逃脱恐惧。他们通过制造出比他们自己强大的内在性格来应付眼前的创伤情境,保护他们的自我。通常,did的受害者是那些报告在童年期曾长期遭受父母、亲属或亲密朋友殴打或性虐待的女性。

四、精神分裂症

1、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类型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cdisorder)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病理形式,患有这种病的人人格似乎解体,思维和知觉出现歪曲,情感变得迟钝。

幻觉(hallucinations)病人认为其想像出来的感知觉,包括视觉、嗅觉或者最常发生的听觉是真实的。

妄想(delusions)是尽管有清楚的相反证据存在却仍然坚持的错误的或者非理性的信念。

急性期或活跃期,阳性症状——幻觉、妄想、思维不连贯、紊乱的行为——是突出的。在其他的时间,阴性症状——社交退缩和平淡的情绪——变得更明显。

*紊乱型:不适宜的行为和情感,不连贯的言语。

*紧张型:木僵、刻板动作,或兴奋的动作过多。主要特征是动作活动的紊乱。

*偏执型:被害或或嫉妒夸大的妄想。极端的违抛,即对所有的指示都明显的、原因不明的抵抗。

*未定型:混合思维障碍以及其它类型特征的症状。

*残留型:缺乏主要症状,但是有疾病持续存在的次要症状。

2、精神分裂症的原因

(1)基因取向

家族研究、双生子研究和领养研究。

基因上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相联系的人比基因上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没有联系的人更容易患精神分裂症。

思维障碍指标(thoughtdisorderindex,tdi)得出结果:基因在预测思维障碍时比环境更为重要。

素质——应激假设(diathesis…stresshypothesis)。基因将个体置于风险下,但是环境应激因素必须施加其影响,从而使得潜在的风险得以显现,形成精神分裂症。

(2)脑功能与生物学标记

精神分裂症患者脑室扩大,有不同的脑活动模式

脑部前额叶的活动性低

生物学标记就是“一种疾病的可测量的指征,它可能是一种疾病的原因,也可能不是”

(3)作为环境应激的家庭交互作用

父母交流的偏离(deviations),家庭不能有共同的注意点,以及父母很难从其他家庭成员的角度看待事物或者父母在清楚与准确的交流上存有困难。

病人亲属的共情技巧,即他们知觉病人情绪的能力。

五、精神疾病的烙印

烙印(stigma)是一种不体面的记号或标志,它是针对个人的一整套负性态度,用以将他或她作为不可接受者隔离。

当人们相信别人将“精神疾病”的标签放在自己头上时,他们与人交流的方式就发生了变化。

第十六章心理治疗

一、治疗的背景

1、主要治疗学派的目标

心理障碍治疗涉及以下四个主要的目标:

*诊断。

*提出一个可能的病因学的看法。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