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少年名士_三国成名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一章 少年名士(1 / 1)

众人散去之后,我去找那扫地少年,我谦虚的道:“敢问先生高姓……”

那少年急忙道:“先生二字小生不敢当,在下徐庶字元直。”

我恭敬道:“哦……原来是徐兄,不知徐兄对刚才之事有何高见?”

徐庶继续扫地道:“若有真才实学自然可以施展抱负,不过是早晚之事,陈群、杨修之流不过哗众取宠急功近利之辈,生于盛世当可位列三公,治世之才也,若于乱世非安天下之辈……”

我听了十分感兴趣道:“那依徐兄之间,何人有安天下之才……”

徐庶听了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回答,典韦不耐烦道:“好你个扫地童,竟然不把俺少爷放在眼里,俺少爷问你话呢……快快回答……”

徐庶抬头看了看典韦,又低头扫地了,我急忙道:“子瞒不可无礼……”我给徐庶长长作揖道:“还望先生指点……”

徐庶见我如此礼贤下士,急忙扶起我道:“快快请起……敢问大人是否就是庐江人氏,新任的朝廷典军校尉?”

我惊讶的看着徐庶道:“为何先生知道我们的身份?”

徐庶哈哈大笑道:“凭两点就足够让我确认公子的身份了……”

我奇怪的看了看自己道:“哪两点?”

徐庶自信的笑道:“其一,盛传庐江多出折扇,公子手中手握之物应当就是庐江所产,其二乃是刚才出言之人,其姓典名韦,当年黄巾军围攻颍川,幸得令尊设计火烧长社才解颍川之围,当时我就在城中,见过令尊及这位将军……”

我叹了一口气道:“原来如此……”

徐庶接着道:“公子若想寻安天下之人,我倒可以介绍一位……”

徐庶带着我们来到一间偏方,这间房间显得十分的偏僻,一直是在书院的最后方,人烟罕至之地,我心想难道这里隐居着一位世外高人?带着这个猜测,我们进入房间,只见一位年约十五六岁的少年背对着我们站在一副中原地图面前,口口念念有词,有时又在地图上指指点点。听得动静,那少年出声道:“元直,今天这么早就来了啊……?”

徐庶笑颜道:“奉孝,来我给你介绍几位客人……”

说完那叫奉孝的年轻人转身过来,看见来了个人,他却一直盯着我打量,他疑惑的道:“元直……这位是……?”

徐庶介绍道:“他就是庐江太守孟大人的公子,这次是去洛阳上任的,路径此地,我就带他来见见你……”

奉孝恭敬的给我作揖道:“原来是做那首“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之人啊……来……来……请坐……”

我对典韦和黄舞蝶道:“你们在门外等候……”

典韦立马道:“是……公子……”

典韦和黄舞蝶关好房门之后就站在门外,我过去跪坐在他对面,那少年道:“在下郭嘉郭奉孝,久仰公子大名……”

我一听原来你就是郭嘉,父亲让我来找你我还以为你是一位三四十岁的中年人,没想到也这么年轻。我也作揖道:“不敢当,在下又岂敢在先生面前献丑……”

郭嘉给我们各自倒了一杯茶之后道:“前些日嘉曾闻得公子的那首祝酒词,当为惊天之做,不知以公子心中所想何为我大汉民族之忧……”

我沉思片刻道:“民族之间,当然就是种族间的斗争,俗话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各民族间都会心存芥蒂,所以以在下看来,国内之争只是我民族间兄弟之间的内斗,无论是谁统治,我大汉民族都将恢复一统。但如若北方匈奴、羌、乌恒等民族入侵我中华,那我大汉子民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那才是民族真正的危险。”

徐庶听了也是双眼放亮道:“匈奴民族确实是我大汉之祸患,想我汉武时期,以如此强盛的人力物力才能勉强将匈奴击退,而未降服。如今我大汉民族大乱将至,如若这些民族伺机反击,那我大汉将危矣……”

郭嘉听完之后道:“嘉心中已经有些答案,不过公子是否能告诉嘉,你们孟家将如何处于朝廷……?”

郭嘉这里用孟家一词就是想确认我以及我父亲的态度,我神色坚定的道:“若汉室能扶,我孟家就算倾尽全力定然辅助汉室正统,如汉室不扶,我孟家定当取而代之。而对外族者,我们定当信奉陈汤之言……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我能对他们说出这番话来,就说明我对他们已经推心置腹,徐庶的双眼放出光亮的神采,而郭嘉也是含笑不语……我就开门见山的道出来意道:“在下此次入京上任,想征辟二位先生为我府中功曹,不知两位先生何意?”

郭嘉和徐庶跪地道:“我等愿效犬马之劳……”

我急忙扶起他们道:“先生快快请起……”

徐庶和郭嘉收拾一些衣服、书籍,分别去告别了几位好友之后就跟我上路了。一路上我和郭嘉和徐庶一起谈论天下大势,实在有相见恨晚之意,这两人对时势把握的十分透彻,能一针见血的道出其中的不足之处。

经过几日的相处我对郭嘉和徐庶更是引为知己,凡是大小都与他们商量之后再做行动。郭嘉和徐庶也对我这种礼贤下士的态度所打动,都能给我做出精明准确的决定。

三日之后,我们到达了洛阳,洛阳不愧为中原帝都。经过将近两百余年的经营,规模之大,真是令人震惊。城墙高近三十丈,厚达十余丈,高隆入云,厚重无比,固若金汤,气势慑人。单单南门,已有三门,城墙连绵不绝,不见尽头。

我们五人还是第一次来洛阳,都被洛阳雄伟的景象所震撼,我不由感慨道:“如此坚城,当可居天下之首啊……”

郭嘉也感叹道:“洛阳自古而来多为帝都,其横跨黄河两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称,山川纵横,西依秦岭,出函谷乃关中秦川;东临嵩岳;北靠太行且有黄河之险;南望伏牛,有宛叶之饶,当真山河拱戴,形势甲天下啊……”

徐庶笑颜道:“不错,洛阳之势甲天下,不过就算再厚的坚城也经不起奢华的侵蚀,这洛阳犹如我大汉王朝一般,已经是外强中干,如帝王奋发大汉或许还有中兴之望,如帝王再沉迷于声色,这洛阳迟早有一天将成为另一王朝兴起之所……”

听到这我的心中突然砰然跳动几下,天下有能者居之,父亲定然能够一统天下,我孟家当真有一日将是这洛阳的主人。郭嘉盯着我看,仿佛他的眼神穿透了我的内心一般,我们相视会心一笑。

我们来到洛阳驿站,出示了朝廷的公文就得到大力的招待,我写了一封上任表让驿站里的官员递交上去。

朝廷的效率还真是慢,如此重大的人员到任都没有得到尽快的实施。我们一行在驿站里足足等了三日之久,才接到圣旨让我明日早朝入朝面圣。

次日清晨,我早早的从黄舞蝶的温柔乡中挣脱出来,今天可不能迟到,皇帝还在等我呢。经过一夜的奋战,黄舞蝶还是拖着疲惫的身体起身给我穿衣,黄舞蝶边给我穿衣边神情道:“公子你入朝可要小心啊……所谓伴君如伴虎,”

我在黄舞蝶的额间亲吻了一下道:“放心吧,我会小心了。”

我穿着一身淡橘黄色的武官朝服,头戴一顶高冠。徐庶赶来一架马车,我坐了上去,往皇宫而去。洛阳的马车还远远没有庐江的先进,洛阳此时流行的还是二轮马车,坐起来颠簸不停,甚是难受,而庐江所产已然用上了四轮避震装置,坐起来比较平缓。

马车行至宫门后,侍卫上来盘查,我出示公文,侍卫就放我入行,徐庶在门口等我。进入皇宫就有一名宦官带我往温德殿而去,那宦官边走边道:“皇宫规矩甚多,孟大人初来乍到请勿多言,只管跟随咱家来便是。”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