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红楼梦三分天下_红楼狂想曲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回:红楼梦三分天下(1 / 1)

第二回:红楼梦三分天下

无名道:“先别太急,相遇即是缘,千年轮回,万物沧桑,你我何妨于此青梅煮酒,畅谈红楼?”

神瑛道:“如此也好!展眼数百年已过,当日红楼名动天下,只不知今日之红楼命运如何?”

无名正然道:“今日之红楼,却已三分天下!”

神瑛奇道:“此话何意?”

无名笑道:“我只不过是把那些读过红楼的天下人区分一下而已,至于那些未闻红楼为何物的碌碌之辈,不过是些三岁小儿,不值一提!”

神瑛道:“说来听听,不知你是怎么个分法?”

无名道:“第一类人最多,读过红楼后,不求甚解,只羡繁华;行尸走肉,追腥逐臭。坠入万劫不复沉沦之苦海,终其一生而不知情为何物?只能于梦中叹羡他人神仙眷侣,死神对于他们来说不过是一种解脱!”

神瑛黯然道:“雪芹当日著此书,亦有为此类人度难之意!可惜苦海无涯终难回头。”

无名道:“这也怪不得他们,要怪就只能怪雪芹的生花妙笔,描尽了世间繁华,却于峰回路转之时戛然而止,犹如贾瑞只见风月宝鉴正面之美丽诱人,转过反面却没看见骷髅,只看见一些吓人的鬼影。”

神瑛反问道:“红楼80回后有程高之续,虽狗尾续貂,但也应能警醒世人啊?”

无名冷笑道:“我已经说过,那只是些鬼影而已!相比雪芹之笔墨,犹如天壤之别!”

神瑛叹道:“再说说第二类人吧。”

无名道:“第二类人相对要少些,他们终生以红楼为靠山,所谓靠山吃山,他们已经把红楼里的每一个字母都推敲了千回万遍,意图从中找到些蛛丝马迹,访得那传说中的绝世宝藏,谁知穷其一生,也一无所获,只好胡堆乱砌,建一迷宫,以求怡人耳目,聒噪一时。他们也就是世人所谓的红学家。”

神瑛叹道:“却也难怪,当日雪芹写下“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句时,我就说过,此书恐怕要沦为藏宝图!”

无名道:“这些人研究红楼误入歧途之深,我说一例你就明白。有部《红楼梦索隐》便从“八千龄为椿”这个典故上,疑心龄官这个小女孩,可能是影射清初的范承谟这个老头儿,说他因被耿藩拘囚,在牢狱的墙壁上画来画去终于写出了大篇的文章,颇类“龄官画蔷”。这虽是有名的故事,但如此胡乱捏合,亦可谓想入非非,疑神疑鬼了。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现在更有所谓研究秦可卿的“秦学”问世,后世还不知要生出多少“王学”“李学”甚至“十二钗学”等等之流,真可谓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猜”人出啊!”

神瑛道:“红楼至今数百年矣,作者、抄者、校者都在改,批者、评者、研者也都在猜,正应了那句“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到头来反认他乡是故乡”,可怜乎?可悲乎?”

无名道:“这些人一方面在缘木求鱼,买椟还珠,一方面却自诩为天下第一流的大家学者,也可算得上是厚颜无耻,遗笑万年了。”

神瑛道:“那第三类人又是什么呢?

无名道:“第三类人可是屈指可数,他们正是红楼梦的真假知音!”

神瑛奇道:“知音还有真假之分?”

无名道:“分别大了,假知音虽然能领悟红楼的真谛,却依然屈服于世俗的淫威,一生难脱苦海煎熬,临死之时,方知悔之已晚!而真知音却能于红楼真谛中快意人生,笑傲江湖!”

神瑛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今日即到太虚仙境,你不妨随我穿越时空,到那“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里的红楼梦里畅游一番,也不枉你我相识一场!”

无名道:“客随主便,神瑛既有此意,那我就却之不恭了”

两人相顾大笑,倏忽不见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