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间 居安思危_京都新贵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十三间 居安思危(1 / 1)

居安思危,这是出于《左传.襄公十一年》中:“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意思是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险。指要提高警惕,防止祸患。

作为李氏家族第二代的重要人物,当前家族的盛势,并没有蒙住李楠的眼睛。她早就看到了整个家族在政治上出现的断代危机,也能经常从父亲那长吁短叹声听出他的忧虑。李氏目前在位的几个重要人物,年龄都在五十岁以上,李天华则六十多岁,在现在的位置上也坚守不了几年了,而在李氏三十岁这个年龄段,却没有突出的。由于在李氏第三代中没有一个像样从政的领军人物,让一惯强势的老爷子在人前说话也少了几分底气。

近几年来,在老爷子的干预下,李氏家族旁系也输送出了几个人材,在地方和部队上担任一定的要职,但要走上当今政治权力的顶端,这些人还是差得太远。当然李楠是李氏家族这个年龄段的杰出代表,她在政治上的成熟敏锐,她的年龄优势,都会让她成为李氏家族新一代的领军人物。可是,李楠是女人,这就让她失去在中国政坛收参与竞争的资格。

在从封建社会转型过来的中国,男尊女卑的思想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重男轻女的封建礼教深深地扎在各个阶层人民的思想里。当然,这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有着密切的关系。

上古母系氏族社会,母亲受到尊敬和崇拜,人群知有母而不知有父,妇女在氏族公社中居于支配地位,实行母系继承制及男嫁女、从妇居的婚姻居住制度。此时,大约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期。及至父系氏族社会确立,男子逐渐在主要生产部门占据重要地位,妇女在生产中退居次要地位,母系按父系计算,开始实行父系继承制及女嫁男、从夫居的婚居住制度。此时大约相当于青铜器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乃逐渐从女阴崇拜过渡为男根崇拜,男尊女卑意识乃因之而萌生。中国华夏民族至周代,宗法社会形成,男子从属于家族,女子从属于男子。东周以后,贵族阶级实行多妻的妾媵制,严格分别嫡庶,儒家的礼教对女子的行为作了种种的规定。汉代进一步有衍律褒扬贞节,东汉女学者班昭著《女诫》七篇系统地阐扬男尊女卑的观念、夫为妻纲的道理及三从之道、四德之仪,其中《女诫.夫妇》云:“夫有再娶之义,妇夫二适之父,故曰夫者天也;天固不可逃,夫固不可违也……故事夫如妻天,与孝子事父、忠臣事君同也。”从此男尊女卑观念深入全社会,广泛表现在观念形态及实际生活的各个方面。直至近代,启蒙思想产生,西方民主主义思想输入,才逐渐打破这一思想禁锢。

“男尊女卑””的文化是中国圣贤孔子的代表作之一,一直在传统社会习俗中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其对国人行为及意识的影响已潜移默化而至根深蒂固。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现在已经很少见到大肆宣扬这一文化了,但它给中国人留下了极深的烙印,犹如雕刻家精心雕出来的一般。

在历朝历代的帝王和政治家的眼里,女儿只是他们手中的一种政治联姻的工具,是政治斗争的一种派生物。

所以,李楠的父亲虽然很宠爱小女儿,但关健的时候,他还以李楠的幸福去换取了整个家族在政治上的稳定。在家族政治年龄断代的情况下,他内心深处还是不同意把李楠推到政治舞台的前沿,他传统的思想里依然认为,那是男人的世界,作为世间上是最残酷、最无情、最黑暗的地方,更应该让男人去战斗。

天生就是政治家的李楠并没有完全按照父亲为自己设计好的路走,她时刻用一个政治家敏锐的目光,女人所独有的直觉,为李氏家族的今后寻找着代言人。虽然父辈和兄长们也在做这项工作,但李楠有着自己的想法,她希望能找出一个与她有着同样抱负和理想的人,能代替她完成她夙愿的人。

其实,这么多年来,走入李楠和家族视线的各种精英人材不少,一些人在李氏家族巧妙的安排下,已经开始接受时间和政治的锤炼。

前些年,李楠一直把这事藏在心里,规规矩矩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植物人丈夫去逝后,给李楠打开了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她隐藏了许久的心思也就活跃起来,找一个代替者想法更加强烈,这个时候,罗翔恰好出现在她的视线内。

地震中的生死经历,让李楠领悟了许多以前看不透的事情,人性中的“求我生存”也让她深深记住了罗翔的救命之恩,而罗翔在地震中表现出来的,与年龄不相符的沉稳、果断和耐心细致,也让李楠对这个人产生了兴趣,随后,知道了罗翔所学的专业知识,读过了他发表的各类文章,使李楠有了进一步了解他的想法。

就这样,李楠利用手中的权力,把罗翔弄到了国家发改委,踏上了一条充满荆棘的仕途。而罗翔果然也没有让她失望,罗翔在国家发改委一系列的表现,特别是他那敏锐的眼光和独特的见解,让李楠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当然,这个时候就说罗翔符合李楠的要求还言之过早,也差得很远。

不过,在和罗翔接触的过程中,李楠发现不知不觉地喜欢上了这个比自己小的男人,而且有些不能自拔,这一切却是李楠没有想到的。

而罗翔根本不清楚李楠的想法,这个时候正和蒋燕坐在房子里商量着华瑞资金的问题。华瑞能源的大肆扩张,使整个资金链条的连接需要重新调整,作为整件事件的策划者,罗翔希望能拿出一个行之有效的融资办法,从根本上解决好这个问题,而蒋燕正好是这方面的专家。

“就市场经济来讲,企业竞争的胜负最终取决于企业融资的速度和规模,无论你有多么领先的技术,多么广阔的市场,没有资金的投入,一切都是空话。”蒋燕说这个话时,表情很严肃。

“融资可比作一个商品项目,交易的标的是项目,买方是投资者,卖方是融资者,融资的诀窍就是设计双赢的结果。”

“中国人在融资上喜欢找关系,这是由于融资者自身的弱点和我国目前经济体制存在的问题造成。要认识到,融资不是一锤子买卖,是一个过程,关系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对门。我们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去设计自己的融资模式。”

蒋燕说起理论来一套一套的,像在给学生上课,罗翔只能不停地点头称是。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