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那豫北先是蹙着眉毛,而后,渐渐的露出了笑意。
似乎,她看到了美好的未来……
正文第三十一章反抗与表白
却说这一日,苏童和的未来媳妇张家派人来了。眼瞅着要到八月十五中秋节,张家派人送来了自家定制的点心。
当然啦,这送点心么,只是个幌子。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过来探听探听苏家的消息,两家商量一下,什么时候放大定什么时候娶亲。
下载
张家是有身份的人家,自然不能催着苏家娶亲。可夜长梦多这句话大家心里都明白,既然已经下了小定,不如就快点将这件事儿了解了。今年过门儿,明年生娃。了解了双方家长的一桩心事儿!
所以,送月饼的老妈子一来,苏老太太连忙亲自出出来迎接。不仅如此,她甚至还派人叫来媒人老姚。老妈子也不含糊,将苏老太太捧的天花乱坠。
老姚一来,苏老太太连忙叫人将苏童和从学堂里叫回来。
宋晓晓在一旁伺候着,可她感觉的出来,张家的三名老妈子总盯着自己的那双大脚。真讨厌,大脚又怎么了?
宋晓晓虽然不大喜欢张家的老妈子,但是却依然笑脸相迎。
“我记得你家二小姐平日喜欢女红,据说,所绣的东西一个个都活灵活现的,绣出来的鸟儿不敢绣眼睛,一绣眼睛,就飞了……”
宋晓晓“咯咯咯”的笑着说道。
那三个老妈子的其中一个,连忙笑着回复道:“大少奶奶真真过奖我们小姐了,哪儿有大少奶奶说的那么神。虽然经常绣些东西,但也没绣出什么名堂。只是我们家小姐爱安静,绣的慢些,都说慢工出细活,比别人细致点罢了。我看大少奶奶真是个水晶心肝的人,把咱们家小姐托付给老太太跟大少奶奶,我们可就一百万个放心,不怕她过来会受欺负!”
“哎呦呦,我们哪儿敢欺负?不看别的,就说我那三弟,到时候,还能饶了我?”宋晓晓连忙接茬笑着说道。
苏老太太也笑了出来,拉着宋晓晓的手,指着她的鼻子,“猴儿,你瞧瞧你这张嘴!多亏张家是大户人家,要换作那刁钻的人家,还不得撕烂你的嘴!”
宋晓晓连忙收起笑容,故意沉下来说道:“娘说的是。我真是个猴儿,瞧准了她们一定不生气,才故意把那心窝子里的话说出来!”说道最后,宋晓晓也忍不住了笑,“噗嗤”的一声笑了出来。
苏老太太狂笑的指着宋晓晓的鼻子,一面笑一面骂道:“一会我就撕烂了你的嘴!”
那边的三个老妈子笑着捂着嘴,相互说道:“大少奶奶真真是个伶俐人……”
虽一面笑,心中却有十二分的担忧。大少奶奶如此伶牙俐齿,他们家那老实的小姐嫁过来能斗的过她么?何况,大少爷又四房姨太太。二少爷虽然在临安,可早晚也是要回来的。二少奶奶更是个厉害的茬,二少爷还有两房姨太太……他们家小姐有这个本事跟她们斗么?
宋晓晓见时机成熟,转了个眼珠子,挥了挥手,微笑着说道:“我是猴儿,我是猴儿,过一会子任凭娘发落。不过,咱们现在得做点正经的事儿,既然姚大婶都来了,那就商量商量放定的事儿吧!”
宋晓晓这话一出,果然,人们渐渐的收起笑容。苏老太太微笑着点了点头,环视了一下这三位老妈子。
“不知道张家今年有什么避讳没有?”她问道。
张家老妈子一听,连忙说道:“没有没有,这件事儿,全听从苏家的意见。还劳烦大少奶奶多费心了!”
“这哪儿的话!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宋晓晓连忙说道。
苏老太太沉吟了一下,见张家没有意见,微笑着点了点头。
“照我看,不如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早些嫁过来,也了解了双方的心愿。若是年底的话,还有小半年的时间,不知道是不是太着急了。我们家这边呢,一定尽量做到完美。我大儿媳妇做事儿利索,有三四个月能将这些事儿张罗的妥当。若是担心时间急,那就在缓缓,到明年的年初。不知道尊下什么意见……”
苏老太太说完,瞥了宋晓晓一眼。宋晓晓领回精神,连忙笑着说道:“我虽然不大懂事儿,结婚是人生一辈子的大事儿,肯定要按照规矩来。你们放心,苏家一定把婚礼张罗的妥妥当当。绝不会让双方不满意!”
三位老妈子互相对望了一下,微笑着点头说道:“还看府上的意思……”
苏老太太心中大喜,连忙点了点头,说道:“那就……”
“那就不妨等我大考结束吧!”忽然,一个声音闯了进来,竟将苏老太太的话拦住了。
众人一惊,都不禁的向门口望去。
只见就一风度翩翩的男子站在门口,阳光,在他那古铜色的皮肤上渐渐晕开,渲染到他那目光坚定的眸子和高高的鼻梁薄薄的嘴唇,越发显露出他内心的坚毅与睿智。
遇到众人的目光,他微微的一笑,阳光中,露出了他那颗讨人喜欢的小虎牙。
“今儿人真齐全。”他一面说一面走了进来。
三位老妈子连忙从诧异中惊醒,慌张的站了起来,毕恭毕敬的行了礼,谦卑的喊了一声:“三少爷……”
苏童和一脸友好的对她们点了点头,微笑着说道:“几位辛苦了,请坐,请坐。”
宋晓晓一见苏童和回来,不知为何,却说不出话来。这个时候,正是需要她出来打圆场的时候,可她却于心不忍。她知道苏童和的心中,未必能有那个张家的小姐。
苏老太太尴尬的笑了笑,右手不停的抚摸着椅子扶手,似乎要用手将椅子的扶手摸圆一般。
“小三,这几位你都见过了,今天……”
苏童和一转身,用他那犀利的目光打断了苏老太太的话,他十分恭敬却不乏自信的说道:“娘,如果是婚事儿,就听儿子说两句吧。儿子最近发奋读书,正准备参加明年的大考。儿子寒窗十载,为的就是这次考试。我知道那张家小姐也是知书达理的人,断然不会在这个时候打扰儿子读书。可结婚终究是件分心的事儿,不如,等儿子大考以后,在做商榷如何?”
苏老太太的脸上顿时沉了下来,想是挂了一层寒霜一样。
张家的三位老妈子也有些坐不住了,相互对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