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的高三生活,楚林夕发现所有的事都是老师安排好的而且还做不完,感觉自己成了一台学习的机器在机械的为完成作业而做作业。
外表看似很安静的他,内心却藏着一条滔滔不止的江水。
楚林夕决定重整“荒原文学社”,他找到了之前的几个人商量了一番说办就办。
韩子凝在他父亲的书房里想找点有关诗歌的东西,除了小说他还感兴趣外其他关于官场的他都不屑的翻,他漫无目的地翻着,忽然看到一个荤笑话,原文大概是,一人说,《水浒传》里的几个人,杨雄,史进,宋江,阮小二。打一现象。韩子凝想了不到一下,扑哧一声笑了,忙称赞到,我刺儿,真牛逼。
由于时间有限,韩子凝只能暂时靠三轮来上下学了。第二他坐三轮时他有点心虚了,生怕遇上那个司机。
楚林夕刚把书本掏出来,教室里的黑色音响就吱吱拉拉的响了起来,过了一会才有有人说,啊这个(口头语)同学们,咱们利用这个时间啊开个短会,写作业的同学你先放放手中的笔……半个小时的宝贵时间就这样被一口唾沫星子给废了。
学校这次要清查,凡是在外租房的必须全搬进来,有家长陪读的除外,三天后如果查出私自不回的,一律严惩。
一时闹得人心惶惶的,想去外面租房的一时没了出去的念头,在外面的不想回的又不知道严惩的真正含义,又烧心又离心的。
进入高三资料费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刚开学没几天近三百块钱就被眼睁睁的收了上去。
接近中午时,各班生活委突然接到学校不可思议的通知,持有学校饭卡的同学每人可领两张饭票,每张饭票可换一份菜和两个馒头。只限今明两天中午。议论就这样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开始了。
你说这平时一毛不拔的食堂今天怎了,别是菜卖不出去了让咱们清底啊。一抹怀疑在傅子南嘴边流出没准儿的事啊,要不又是馒头碱大了,哈哈……韩子凝转着手中的笔笑的要多阴险有多阴险。
不知道为什么上了高三人变的跟个饿死鬼一样,动不动肚子就无病呻吟,尤其是第三节课时,肚子是叫地最凶的时候,早晨吃撑了中午是照饿不误。
放学人们像逃难的一样奔食堂方向涌去。
中午,楚林夕一般是不回家的,路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到家也是买饭还不如在学校附近吃方便。傅子南叫着楚林夕和韩子凝几个人到食堂去吃。
楚林夕第一次见食堂里如此火爆的场面,嘴大的卖饭口处挤满了饭盆,踩踏事件随时会发生,韩子凝看了这场面叹道,要吃人啊!
据说诲人中学的食堂是一个老的礼堂改的,至今仍没桌椅,人们过着群吃的生活,几个人地上一围就开饭。蹲着吃饭的好处就是不能吃太多,省钱。坏处目前还尚不明确,不知道学校里很多人的胃口不好是否与此有关。
上啊,愣着喝风啊。韩子凝不坏好意的看着傅子南我怕我出不来了,我今年才二十。你地。傅子南把票和饭盆举到韩子凝面前。
韩子凝接过家伙有一种壮士出征前的大义凛然。
楚林夕看着韩子凝空手而回,对他有一丝的怜悯,因为韩子凝走时的饭盆是好的,现在却走了形。
韩子凝点点头说:“我……认了”。
傅子南看了看他说,你说你连我们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你活着有意思啊?
南哥,他妈那女的比爷们儿还爷们儿呢,我瘦的跟面条一样没散架还不是好事啊。韩子凝抱怨几个人一看形势越来越严峻,无奈之下只好另觅门路了。
楚林夕和韩子凝随傅子南来到了他们的寝室,刚开学才几天宿舍里乱的像车祸现场一样。斜对过就是厕所,空中飞行的东西倒是不多,但味是个问题啊。
宿舍的密度达到了空前的数量,原来六人间变到十四人间,一些领导的气魄也忒大了。宿舍只有一条缝隙一样的小道,体形稍胖一点的就会卡住,每天的进出都是一种考验。
在楼道口的内侧处贴了一张小纸条:应该是不久前贴上去的,有点隐蔽。
开头是:搬出去需要理由吗?答:我这些能算理由吗?分析:任后人评说吧。
1.宿舍是住人不是养人2.我花钱不是买最罪受3.垃圾味道问题何时解决4.断水断电问题这辈子能解决否5.我们还有多少东西值得偷6.高三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路在何方,路在脚下的石缝里,我们钻的头都疼了,搬出去,迫在眉睫。
楚林夕一人站在楼道窗前,静静地望着下面渐渐消失的人群。
远处,天很蓝很蓝,偶尔会有一朵薄如纱的云片飘过,然后走失在炙热的气流中,悄无声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