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祭和因此死去的皇子随着如期而至的大雨,跟那些旱情一样慢慢的在人们记忆中消失了;那个因生出能血祭上天儿子母亲在被晋封为尊贵的程妃后,又生了个皇子,现快乐骄傲的很呢。
我每次见到那个程妃娘娘后,都要心凉得好一阵子说不出话来……
不想此事竟被那多事的太妃认为我知大义有孝举而报告给太后,太后又讲给了皇后娘娘听,于是我就这样得到一个学礼的机会。
这些太妃太后们,要是一厢情意起来,其自信度跟现今的芙蓉姐姐一样莫名其妙兼强悍无比,
当然当然,我知道她们也是为我谋福利!为什么这样说呢?
在这宫中只有那些有名份皇女既公主们和曾被皇上赐名的小主们,在年满五岁后才有机会到神殿学礼,而在这后宫中只有皇后及妃位以上所生的皇女才能享有公主的尊荣,被赐名的皇女们其生母都很受皇帝宠爱。
例外的只有我--我的生母至今仍是没有任何晋封的姑娘,而我的赐名是太妃向太后,太后向皇后,皇后向皇上帝要的……
呵!蔷薇小主,那有人家王美人所出的芙蓉小主显现珍贵。
这个皇帝仿佛偏好用花名给皇女们命赐名,因为我所知的赐名小主--玉兰小主、迎春小主、香梅小主、绿菊小主……都是花的名字,听我们的名字再对比一下御花园中那些花儿受人们重视程度,宫里人就可轻易推出我们在皇帝他人家心目中的地位。
古人赏花首推牡丹、芙蓉等花形大,颜色艳的;其次是有愉人香气的梅、菊等;至于蔷薇这种形不够靓大,香味不够愉人的花当然是三等了。
所谓学礼其实是到神殿由专职太傅教皇女们学习皇家各种正式和外交礼仪及琴棋书画等,这可是皇女们的iso9000认证,学过礼的皇女们今后就有机会可以嫁过好人家了。
这个时代皇女们的作用就是被皇帝当成礼物送给外国的君王,或恩赐本国大受表彰的权臣世家!无谓好与不好,你嫁给外国君王的肯定会被册封为有名份的妃后却不得不背井离乡,而嫁给本国的权臣世家呢,你这个皇女得不得到正室的名份,就要看你是否够高贵及运气是否很好了。
在这个落后封建社会,名份对一个女人来说可以是毕生的梦想,直接等同于男人们对功名的渴求!一个没有名份的女人不但会受到正室们的百般刁难,重要的是男人在不想要你时,都不用费心从七出中找一条理由写好休书,他可以直接扫你出门。
在这男尊女卑的社会中,女人根本没可能找到正当职业来谋生,被男人扫出家门的女子,活着就不得不沦为奴婢或娼妓!曾写出“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的鱼玄机就是一实例。
传说中五岁颂诗百篇,七岁出口成章,十二岁便诗名盛播大唐的才女,在被李亿抛弃,温庭筠拒绝后,去长安城郊的咸宜观里大张艳帜……二十六岁那年,她因妒失手挞死了同自己争宠的待女绿翘,被当众处死那一刻,曾经为抢鱼玄机的桃花笺大打出手的男人们,却在断头台前争相睹她的死亡。
当然我们这些皇女们不可能如那些平民女儿一样惨到那个份上,毕竟我们是皇上的血亲,娶到我们的人家,会高兴得如同现在那些收到了中国的国宝大熊猫的国家一样珍贵圈养着我们,当然他们要反皇帝时例外……
至于那些没机会到神殿学礼的小主们,结局就相对暗淡些,要不是成为宫中高等宫女或女官,要不就是被赐婚给富贾商绅们,要不干脆被赏给守卫皇城或边疆的武官!在这个还是农耕时代的封建社会,绝对的重文抑武、重农轻商。
这些体制除了要区外出大家的尊卑贵贱外,是不是也因为当时社会物质的不发达?还是说皇帝老儿为体现出“物以希为贵”而制订具体实施方针?反正我是想不明白。
现在我好怀念有###的现代社会呀,做为皇女的我却如此感叹,就不说那些奴婢宫女了。
在此严重抗议那些电视宫庭剧的编辑和n多穿越文的作者,那个还珠格格小燕子绝对是您们凭空想来的,她那种不知死活的样子,在宫中生存时间绝对不会超过半秒!做为真正的皇女们中的一员,我要下面要告诉读者朋友们一个最现实不过的事实。
那天,宫女服待我梳洗完毕后,给我穿上特制的黑白两色学生服,在我衣服上显眼的位置被绣上了一朵精美的蔷薇。
现在我这个皇女在宫中的待遇比我那个生母好,她因只是被皇帝宠幸过的姑娘而已,仍是没奴婢服待的所谓主子。
我被专职的女官送上轿,再被抬着东拐西绕到神殿前,然后一礼仪官引我下轿,再被领入一屋内,我抬头扫了一眼,正对门的主座空着,想来是老师的位置。
左右两侧,现已站在十来个肯定是有名有分的皇女,坐着四个人肯定就是传闻中的皇室公主了,根据出生年月前后顺序,宫人依例尊称她们为大公主、二公主、三公主、四公主。
我微微低头,跟着礼仪官走到一人身前行宫礼,“大公主,这是蔷薇小主。”
“免礼。”
“谢大公主!”
换汤不换药的,同样的对白念了四遍。
待我再次站好后,等到一声钟响后,太傅们来了。我在来的路上,就好奇,我们这帮皇女年龄大小不同,都是从五岁开始学习,这学习进度和内容,怎么把握啊?
“芙蓉小主、绿菊小主、蔷薇小主请随我来,您们的学习室在这边。”
嗯,学习室?我有些疑惑,抬头扫了一眼周围,才发现不知何时,她们已经都不在了。
原来根据年龄大小和学习成绩划被分成不同学习班呀,而那个对门的主位是我们校长大国师的,他一般在这很少出现。
因我们三个是最为年幼的学生,教我们的太傅跟我们学前班一样,只教我们简单的常用字和基本的皇家礼仪,加上得琴棋书画先期的艺术馨陶。
虽说我是二十一世纪是正规的大学本科毕业生,但在学繁体字,用毛笔写字也没占多优势,更别说那些琴棋书画,对我这个现代职业女性来说是完全陌生的领域,所以我学得也是很辛苦的。
在此说下,我们这些幼儿是拿毛笔在特制的沙盘上写字,写完后摇一摇后沙面就平整如新可再写字,其情形可参考下电影《英雄》中张曼玉跟梁朝伟一身绿衣在沙盘中写字的样子,呵呵!不得不说古人也很聪明的:这样做,最科学最环保兼快捷方便,此时纸墨可在文房四宝之中呀。
课间休息时我们这帮皇女倒没有那么多龟毛规矩,都是一帮小p孩很容易打成一片,况争权夺势也没有女的份。
倒是那帮皇子,他们是不分生母贵贱全部要到神殿来学礼的,其中一些权臣世家的世子也会到此伴读。
对同一屋檐下学习的皇子世子们,皇女们无不是兴趣盎然,也是呵,那可能是她们找靠山和老公的唯一机会!那个皇子可能是未来的皇帝,快快去巴结下;那个世子不错早点准备下,说不定那个正室名份就是你的了,这样有了名份却又不用背井离乡嫁到国外去,何乐而不为呀……
皇子们按出生顺序依这次辈份中的“为”字命名,上一辈的皇子辈份中的字是“先”字,这些都是先祖们事先定好的,按程序循环取用。现在皇子其姓名是这样了的:姓其皇“程”,名字中间有一个“为”字,全名如下:程为鲲、程为学、程为玉……
皇子们彼此按年龄大小称呼对方为皇兄皇弟,人多时加上其名最后一个字区分,如鲲皇兄;公主呢一样同理,皇兄皇妹或鲲皇兄大皇妹;至于我们这些小主统称皇子们为殿下,人多时同上加其字,如“为鲲殿下”。我们这些皇女根据其生母出身被人称为公主、赐名小主(如芙蓉小主),小主三等。
看到了吧,皇宫中尊若皇子皇女都是这样等级严明,男女尊卑贵贱有别,就更不说那些奴婢一众了!一旦稍有违规则是不敬,那可是失礼失德的大事,轻则掌嘴,重则要人命。
在这如琼瑶这样不了解宫廷礼法想弄个还珠格格来鱼目混珠,简直就是胆大包天,以下犯上的滔天大罪,按律当诛且诛连全家,所以大家别再做格格梦了,看我这个皇帝亲生女儿是多么想再回到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