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中的女主,往往回到古代就会遇到象顺治一样痴情皇帝或男主,他们可以为爱痴心妄想狂,更有甚者能为女主守贞做和尚!这一世我恐怕没这个福气,也消受不起。
叛军所占领的地区,三日后果真发生了地震,由于统计上的困难,传来的消息和呈上的报告都很模糊,“屋坠瓦毁”、“十分压死七八分”、“死伤不计其数”、“众多人畜死亡,损失惊人”。
安元建成不费吃灰之力就收复了失地,神殿的威望又一次达到了新的巅峰,皆大欢喜!他们这步步为营,手起刀落,绝胜千里之外的本事,我这一辈子都学不会,也不想学。
皇宫里一片喜气洋洋,除了负责灾区善后的官员外,再没人去关注地震灾区的情况了,那些在受苦受难中的人更难如二十一世纪那样得到广泛的社会援助。
诚然古代的人们不可能过电视台的摄像镜头,看到地震后灾区的种种惨状,从而感同身受,做出种种抗震救灾的义举!但积善行德,绝对利人利已。
因没喝孟婆汤强行投胎转世,所以我记得阴间判官的判词,已惹恼过地府的工作人员,此时有所为而不为,岂不等扁?不为今生,但修来世。
太元殿是皇帝先生的寝殿,西侧殿作御书房用,东侧殿方是正经的寝宫,这里属于妃嫔的禁地,她们只能呆在后宫,等待皇帝先生在乾清宫的甘露殿召寝。
太元殿是整个皇宫的分界线,它的南半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中、保和殿这三大殿为中心,东西辅以文华、武英二殿,统称为“外廷”,是皇帝先生办理政务、举行朝会及其他重要庆典的场所。
太元殿的北半部以乾清宫、凤仪宫、坤宁宫为中心,左、右为东、西六宫,后为御花园,分别为皇帝、皇后、妃嫔们的寝宫和活动场所,也其中西边的慈宁宫、寿康宫、寿安宫等建筑,是专供皇太后、太皇太后、太妃、太嫔等起居之用,而皇子们的居所原在东、西六宫之后,后迁至宁寿宫之南,称为统称“内廷”。
我这个皇后身着九重华服,随待的宫女捧着戗金细勾九凤红漆圆盒一字排开,在太元殿静候皇帝先生的接见,默然在侧的内待虽然有些好奇今天我的头发,却安份守礼没敢吱一声。
想到先前要青漓不用一钗一簪,按经典古装日剧《大奥》中御台所特有的发型“尾长”给我梳妆时,她大惊失色的样子,我不由得低头微笑,“尾长”有点儿类似今天现代所扎的马尾,它与古代衣饰极为和谐,毕竟日本文化是中国古代汉唐文化的移植品,读者朋友在此可不以哈日的借口骂人哦。
安元建成对我这个皇后的第一次求见,并没有给予特别礼遇,在漫长的等待中,太元殿内的澄泥金砖引起了我的兴趣,其极硬极细的质地,非常严密,竟一丝砖缝也不见,光滑如镜。
金砖在二十一世纪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工艺,而现代人其实烧制不出这种的御窑金砖,这断河取淤,先以糠草熏,后用松柏木煅烧,要花上三年时间才能制作成砖的事,除封建君王,别的人是做不出来的。
终于随着内侍高声通禀,一身月白绸缎的常服的安元建成从重重纱帷转了出来,我及宫女皆跪下行礼。
在这皇帝为尊,其他为卑,皇后自然也不例外,此时同宫女一样低萎,全无什么高贵!安元建成一声“平身”,我和宫女们方敢站起来。
宫女们依礼低眉垂目,唯我可抬眼看向皇帝先生,在目光相视的一瞬间,我看见了安元建成眼中的鄙夷,他果真很讨厌妃嫔来此邀宠求幸……
“皇后今天的发式很别致,只是不知礼法中是否有此乎?”
安元建成的声音冷得让人发寒,我都能感到不远处宫女双股在发颤,也难怪她们--在这皇宫是个很不讲理的地方,多是主子犯错,奴婢替罚。
我低头禀道:“回皇上,臣妾不用一钗一簪挽发,只不过想把那些珠玉钗簪捐献给灾区而已。”
“哦”安元建成双目微咪,不显喜怒。
“皇上是圣明君主,以天下为公,爱民如子,更怜惜天谴中无辜受苦的百姓,臣妾听闻皇上要减衣减膳省钱凑款给灾区,就想将自己的珠玉钗簪也捐出……”
安元建成打断了我的话,“皇后这番心意,朕明白!但安国建邦数十载,国富民强,灾情方面,还不劳后宫的妃嫔违祖制背礼法来应对。”
话说得这样重,我这个皇后只能跪下,安元建成却扶起了我,他唉了一口气,似我太天真烂漫,让其为难了,我低低的叫了一声“皇上”。
在他转身之际从雪白素锦杏黄牡丹花纹的广袖中拿出自己先前准备好的手札,那是一张萌黄色的信纸,被方方正正的叠好,优雅地系在一支浅绿的柳枝上。
安元建成略微一愣,便伸手接过我这封别出心裁的手札,他打开信纸,看了半晌也没有说话,尔后只挥手示意我告退。
真够酷的!
难道我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想用二十一世纪常见的拍卖方法,来发动民间力量为灾民筹得巨资的谏言,在这礼大于一切的封建时代,安元建成他宁愿国库亏空或灾民受苦受难也不愿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