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护院家丁_回到大宋当山贼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八章 护院家丁(1 / 1)

潘管家一听,也就不装模作样了,对杨虎说道:“杨兄弟,我知道你得自高人传授,学得一身好武艺,只是现下这世道不靖,日后江湖上历练恐怕难免有些风波险阻。却不知兄弟将来可有何打算?欲往何地?”

杨虎一听,想到:“你大爷的,这潘管家看来脑子是有点问题了。老子刚才说没想到去什么地方,他还在这问我欲往何地,这小兔崽子该不会这就开始过河拆桥了,想赶我走吧?我靠。”

杨虎长叹一声:“哎。。。。。。!小弟自辞别家师,下山历练以来,始知现今乱民遍野,盗贼横行,世道实是艰难。如今却也没想到合适的去处,只有走一步看一步罢了!”。

潘管家笑咪咪的道:“兄弟,哥哥看你也是一表人才,又武艺高强,这下山历练其实何处不可为?哥哥自认识了你,便觉得跟你投缘。昨夜我便与潘老爷子说起你,我们潘老爷对杨兄弟的人品义气可是颇为欣赏啊,眼下你也看到,我们这潘家诺大一个宅院,外面又有不少生意,正缺个高艺高强的好汉来保护。我欲向潘老爷举荐于你,只是不知兄弟的心意。不知兄弟意下如何?”。

杨虎沉吟不语。

潘管家忙又说道:“兄弟放心!不说你是我救命恩人,我自然不会亏待你!就是兄弟你这一身体魄,又有高强武艺,潘老爷也一定要对你重重笼络的!况且,兄弟是世外高人的徒弟,身份想必也不会差,自然不能同那其它家丁奴仆相提并论,不能签这卖身契的。兄弟将来要是找到更好的前程,随时尽管前去!到时哥哥我摆酒为你饯行!可好?”。随后一顿,又语重心长的对杨虎说道:“兄弟,江湖风波险恶,与其一路风餐露宿,饱受困苦,何不就在潘家暂且容身,将来前程,徐徐图之?”。

杨虎本来也就想先呆下来,不说那个千娇百媚的美女潘金莲可能现在就在这府里,不知道嫁给武大郎了没有,就是冲着这清河县的一个超级牛人武松武二郎,杨虎也不会到别的地方去。眼下当个护院保镖,也算是差强人意,嗯,这两天可要好好找那个潘贵打听下这清河县和潘家的情况。

主意已定,杨虎便答道:“大哥如此看重杨虎,如此深情厚谊,事事都为兄弟想着,杨虎怎能再不识抬举?既然大哥这么说了,那就依大哥的意思办吧!”。

潘管家大喜,说道:“如此甚好!兄弟,你先暂且住下,你住的那间房子本是空下来的仆人房间,大哥昨晚匆忙,来不及周到安排,你且先委屈两日,等我找人另收拾一间小院,让与兄弟住!在这潘家,有大哥在,定不会让你受委屈!老爷今日刚刚出门,需要过几日方能回来。待老爷回来,大哥就举荐你,如何?”。

杨虎应了,潘管家又叫进潘贵,嘱咐一番。两人又聊了一些闲话。杨虎看看天色已晚,便让潘管家好好休息,带着潘贵告辞回房不提。

一夜无话。

次日,杨虎一大早就醒来,刚回到古代的兴奋劲正高,昨天小小的参观了一下潘府外宅,已经是大开眼界,叹为观止。想到潘家老爷子还只能算是宋朝的一个小地主,也如此附庸风雅,搞的自己院子里如同小公园似的,那不知道大地主和那些大官儿们的宅第园林又会是怎么一番风景。这大宋朝,又是怎样一付风貌。杨虎颇为心向往之。

杨虎知道,中国号称五千年的历史,有文字记载可以考证的也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华夏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至今数千年唯一仍然不间断的延续到现代,并且仍然焕发着勃勃生机的先进文明。这数千年中,不断改朝换代,只除了清代这个被落后游牧民族统治的朝代由于统治阶级的保守和对汉文化的残酷镇压,才使得华夏文明没有得到什么发展,几乎停滞不前之外,历朝历代都有非常鲜明的文化特点和个性。但是要说哪个朝代最文明最繁荣最可爱,杨虎觉得就非宋朝莫属,连那煌煌大唐,也要退居其后。

宋继唐后,承传开拓,文学璀璨恢宏,独具丰神。明朝宋濂曾说:“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唐宋散文八大家里,宋朝就占了六个,其他名气小点的文人墨客,有作品流传到现在的也有上万人。时代风云还造就了一批抗敌卫国为己任的英雄志士,比如李纲,陈亮,岳飞,辛弃疾等,这些人不光是军事家,文化造诣也一点不比单纯舞文弄墨的文人差。李纲的《议国是》,辛弃疾《美芹十论》,陈亮的《中兴五论》都切实分析敌我、预测战局,提出收复故土振兴国势的战略,非常有见地,文采斐然。岳飞的《满江红》不知激励了后世多少英雄豪杰,抛头颅,洒热血,奋起抗击外敌,保家卫国。不过这首词有点争议,但另一首《小重山》,一句“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千古绝唱,英雄寂寞,也不知感动了多少热血青年。另外一位辛弃疾,一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也被古今将领反复吟唱,那个《亮剑》里的李云龙,英雄盖世,豪气干云,却大字不识一箩筐,还不是也被这首词深深打动了吗。这些民族英雄里,其中最著名最有代表性的当然就是无敌的岳武穆了。而且很多人都知道唐诗宋词,可是宋诗开拓创新,继往开来,一点不比唐诗差,现代统计的宋诗作者比全唐诗作者多四倍,这还是很多诗词都散失了。陆游曾自谓:“六十年间万首诗”。只是宋词锋芒太过耀眼,盖住了宋诗的光芒。宋词就更不用提了,那简直就是宋朝的招牌,曾有人说:“诗盛于唐,词盛于宋,曲盛于元。”自宋代以后,长短句再少有精品,根本没法和宋词相提并论。在浓厚的文学气息笼罩下,老百姓们也受到深深的熏陶,举止有度,知书达礼,人人都模仿崇拜那些有风度有文采的文人士子,就好像现在的追星族模仿崇拜那些影艺明星一样。看那个潘管家说起话来,成语不也是一套一套的,谈吐斯文吗。当然,像李逵这样的粗人那到也不少。

宋朝还不光是文学昌盛,哲学也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出现了王安石的新学和以张载、周敦颐、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学等诸多流派。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道家的反观内省,禅宗的妙语机锋,则从不同的方面引发了文人的兴致,开扩了人们的思理。不过杨虎对朱熹是非常的不感冒,这家伙功利心极重,为了出人头地,叫嚣宣扬三从四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把好好的儒家哲学改的面目全非。这家伙表面教别人说的是一套,自己背地里做的是另外一套,就是个伪君子,对他非常有偏见,而且总觉得后世士子思想正是受他的那套朱子理学荼毒太深,才缺乏反抗精神,不能再有自己“士”这个阶级的独立主张和风骨,沦为统治阶级利用的工具和走狗。

在科学技术方面,宋代也有出色的成就。火药的应用,指南针的发明,天文学和医药学的演进,最为引人注目。《武经总要》记述有火药配方,宋代的天象观测、星图绘制和天文仪器制作水平都有所提高。指南针的发明和天文学的发展为海上远航奠定了基础。可惜后世统治阶级却没有好好利用,结果却被阿拉伯传播到欧洲,欧洲列强再返回来用中国自己发明的火药轰开了国门,烧杀抢掠,中国的气运终于衰落,真是让人无语。

宋朝的瓷器丝绸茶叶,举世闻名,从高丽日本到阿拉伯,再到欧洲,世界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民族无不以拥有一套精美的宋瓷为傲,而真丝彩绣衣服和茶叶,那是只有上层社会贵族们才能奢侈的享受一下的。

宋朝文明如此发达,社会各个阶级地位差别并不明显,相对其他朝代来说,算是最民主,最平等的一个时代了。杨虎就记得,包黑子就曾经在皇宫大殿上吐了皇帝一脸唾沫,皇帝还不敢生气,只乖乖的把脸上口水擦干净。这样的皇帝和大臣,真是太可爱了!别的朝代哪个敢这么大胆?就算是魏征也不敢朝唐太宗吐口水吧?在这个朝代,贵族和平民已经不像唐朝那样,泾渭分明。宰相可以和小市民在一个澡堂子里洗澡。《武林旧事》记载“都民素骄,非惟风俗所致,盖生长辇下,势使之然。若住屋则动蠲公私房赁,或终岁不偿一钚。诸务税息,亦多蠲放,有连年不收一孔者,皆朝廷自行抱认。诸项窠名,恩赏则有黄榜钱,雪降则有雪寒钱,久雨久晴则又有赈恤钱米,大家富室则又随时有所资给,大官拜命则有所谓抢节钱,病者则有施药局,童幼不能自育者则有慈幼局,贫而无依者则有养济院,死而无殓者则有漏泽园。民生何其幸欤。”《梦梁录》记载:“(太平惠民)局侧有局名慈幼,官给钱典雇乳妇,养在局中。如陋巷贫穷之家,或男女幼而失母,或无力抚养,抛弃于街坊,官收归局养之。月给钱米绢布,使其饱暖,养育成人,听其自便生理,官无所拘。”。这样的社会福利,好像即便在21世纪的中国也没达到吧。不过那应该是宋朝比较安定繁荣的时期,现在是不是这样,杨虎是不知道了,不过,无论是历史上的李顺王小波起义,还是宋江和方腊的起义,其实都没有超过一省的范围。整个宋朝就没有发生过全国性的农民起义,能有这样良好的记录的,历史上还真找不出第二个来。

杨虎越想越兴奋,心中豪气顿生,心道:“你大爷的,我能来到这个最喜欢的朝代,可以见识一下大宋风貌,也不算太倒霉,怕他怎的!什么梁山泊好汉,老子也不比他们差了!既然来了,老子就潇潇洒洒的活一把!”。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