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戎装的刘泽在费烨梓、谷成、程继业和亲兵牟云的簇拥下,按着腰间的战刀,威风八面地大步走上将台。此时,他已经习惯了沉重的盔甲武器,毕竟他的身体是习惯这些东西的。此时,他有些陶醉在自己的身份和现在的感觉中。此时,他的体内那股子好战血液在加速流动。此时,他感觉自己比以前的高风更男人!
台前,冯大进挥舞令旗大喝:“肃立!请大旗!”
“吼!”三千人齐声大吼后又齐齐收声,威势足足声震十里,惊飞堡外山林中无数飞鸟。四名精壮士兵快步出列走到台边,一起用力拽动一根绳索,随着低沉的号子声,将一杆齐腰粗的旗杆拉起、扶正、加固,一面红色的“左”字大旗在夜空中迎风飘扬。
谷胡子略微凑拢刘泽低语:“大人,您该下将令了。”
“说啥?”刘泽一时有些头大,他还沉醉在方才的感觉中,根本就没有想过还要当着这密密麻麻三千多人的面说话。这种事儿,还是当大领导才有资格做!
他伸手将铁盔的帽檐抬了抬,免得沉重的头盔遮挡了视线,装腔作势道:“这种小场面不用老子出马,你说说就行了。”
谷胡子也很干脆,立马走到台前提声道:“弟兄们!平日里看着鞑子为所欲为,咱们只能龟缩在大兴堡里,憋气啦!朝廷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今个儿正是咱们豹枪营兄弟痛宰鞑子的时候!你们看,咱们的游击大人就算坠马受伤,也要带着兄弟们出堡杀敌、报效圣上!大人有伤不便训话,就由本官代大人训令!”
全场三千多人静悄悄的,并没有刘泽想象中那种临战时的紧张或者热血沸腾的情景出现。他看着谷胡子的背影不由得有些着急。
“冲校程继业!”
“在!”台上的程继业跑步到台下,躬身作礼。
“衡(明募兵编制单位,比冲低)校李玉、王双节、邓显、郭材栋!”
“卑职在!”四名身着皮甲、戴着铁盔的军官按着战刀答应一声,然后跑步到台下,冲着谷胡子和刘泽等人抱拳行礼。
谷胡子扫视一眼下面的几个衡校,厉声道:“将令!你部明夜四更造饭、五更出堡!务必多带器械、药子、箭矢!切记,人衔枚、马裹蹄,出堡之后不得有半分动静!”
程继业高声大气地道:“遵令!”
四名衡校面面相觑,半晌都没有答话,急得他们的直接上官程继业直跺脚,骂道:“废物!还不领命!?”
一名衡校左右看了看,脖子一挺站前一步,高声道:“卑职郭材栋遵命!”
“慢!”另一人站出来,躬身抱拳道:“卑职王双节冒死一问。”
冯大进在刘泽耳边道:“此人与杨通最为交好。”
刘泽心知那个王双节要问什么,又见谷成有些为难,知道这个事情不说清楚,难免会让下面的军兵们离心。忙提声道:“说!”
王双节沉声道:“敢问游击大人,副千户杨通大人傍晚回堡,现今何在?为何点兵出堡此等大事却未见杨大人?”
刘泽暗拉一把谷胡子,抢先回答:“杨通不遵将令,已被老子拿下!大敌当前时谁敢畏敌,一并拿下!临战接敌时谁敢畏敌,杀无赦!”
王双节做出顺从的模样低头道:“大人!弟兄们都不怕死!可是,可是都两个月没拿到军饷啦!”
这句话说得反而比刚才的问话还响亮,顿时激得校场中三千余人掀起波澜。嗡嗡的议论声、故意为之的唿哨声、大胆的抱怨声……响作一团,连刚才还算齐整的行伍也散乱起来。
“砰!”
全场人的一惊,循着声音目视台上。刘泽瞪了一眼手中的短铳,暗骂:“我操!好大的劲道,老子的手都差点脱臼!”不过,他还是煞有其事的慢慢地收起了火铳,目光扫视全场后停留在王双节的脸上,一字一句地说道:“你身为军人,难道鞑子打到面前,你没拿饷银就不作战了?你身为军官,在我豹枪营誓师出战时鼓噪闹饷,居心何在?本将告诉你,你他娘的这点小心思,哼哼,老子早就猜透了!嗯,不过老子肚量大,出战前讨个好彩头,先不整治你!谷胡子,本将要重新宣布将令!”
谷胡子当然听话地退后两步,躬身等待新的将令。
刘泽把音量提到最高,近似声嘶力竭地吼叫道:“鞑子占我辽东多少年了?抢了大明多少土地、妇孺?杀了我们多少兄弟?老子不想多说,是男人的、有卵蛋的、还有脾气敢跟鞑子拼命的,站出来!”
全场沉寂片刻,一个声音突然在队尾响起:“大人,我!”说着话,那人将手中的火把一抛,提着根骑兵铁矛就跑到台前,在刘泽赞赏的目光鼓励下,又大声道:“大人,小的有卵蛋!”
刘泽高声道:“好!赏银五两!”
谷胡子突然插话:“各位弟兄,大人已经拿出自己全部私产,准备先给大家发军饷呐!”
刘泽怒道:“谷胡子,你狗日的插什么嘴?!”
谷胡子低头退下。
“钱财本是身外之物,老子是不要的,老子要的是杀鞑子!杀鞑子!杀鞑子!给咱们汉人长脸!给咱们同胞报仇!死就死了吧,就是死,也要死个男人样出来!只可惜,老子现在真的想找人赏点精、留个种!”
“留个种”三字被他有意地压低了,含糊了。
又一阵沉寂,此时,费烨梓已经拿了银两出来,有些心疼地看了看,暗暗叹了气,才递给那个“有卵蛋”的兵。又悄悄地道:“还不谢大人赏?”
那兵醒觉,忙高捧那五两沉甸甸的银子,用尽吃奶的力气嚎叫:“谢大人赏!小的一定拼了命杀鞑子!杀鞑子!杀鞑子!”
全场都看到了,也听到刘泽“找人赏金”的话,又知道欠发的军饷有了着落,在那兵的带动下,竟然也有了胆气,十多个人从不同的角落跑出来,边跑边喊:“杀鞑子!杀鞑子!”
其实,这些兵大多是关外人,对鞑子本就仇视,所欠缺的只是因明军长期以来龟缩畏战而失去的勇气而已。
刘泽哈哈一笑,道:“赏!每人赏银三两!”
心疼银子的费烨梓不由打了个趔趄,不过他也明白“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道理,更看到刘泽的精明――迟一步就少了二两银子!这个细节其实所有人都看到了。因此,等费烨梓转身去拿银子时,突然全场爆发出一片“杀鞑子!”的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