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_手会说话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0章(1 / 2)

比如说有一次血压升高的情形之后,这一类的人就会天天量血压,想要测定一下自己的心脏、血管的健康程度,同时经常量自己的脉搏、找心脏科的专家来做心电图的检查,时时刻刻都在注意自己身体功能的变化,甚至查遍可找到的医学资料,以求证所受的药物及治疗有何副作用或有无新的药品及技术的发展,以解决他的问题。

这类人常有些身体不舒服的症状,例如头痛、颈酸、腹痛等,但因为对疾病或癌症的恐惧而致使某些人变为更神经质倾向,不断地抽血或做仪器检查,即使得到阴性的结果仍然是半信半疑,担心检验室的技术或医师的判断有问题而再换另一个地方去重新检查,因对自己的过度关心,产生焦虑情绪。

糖尿病

疾病的概念

糖尿病是一种体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及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或胰岛素本身存在结构上的缺陷而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的一种慢性疾病。主要特点是血糖过高、糖尿、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疲乏。

自觉症状

不同类型、不同病期的糖尿病有不同的症状,轻者可以毫无感觉,重者可以影响生活;可以是典型的症状,也可以是非特异性、似乎很难与糖尿病联系在一起的其他症状,下面就给大家分别介绍。

病理因素

胰岛β细胞数量减少,细胞核深染,胞浆稀少呈脱颗粒现象。α细胞相对增多,胰岛内毛细血管旁纤维组织增生,严重的可见广泛纤维化,血管内膜增厚,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人常有明显的胰岛病理改变,β细胞数量可只有正常的10%,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人胰岛病变较轻,在光学显微镜下约有1/3病例没有组织学上肯定病变,在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早期,约50%~70%病例在胰岛及周围可见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称为“胰岛炎”。

心理因素

许多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发病及血糖变化都与精神应激有密切联系。有研究发现,情绪焦虑能使正常人的血糖值升高。负性生活事件应激能够使糖耐量减低发展为糖尿病的几率升高。负性情绪可能是通过影响糖尿病患者的下丘脑、边缘系统的情绪环路,导致神经内分泌、神经免疫调节系统发生变化,最终使患者升糖激素升高或胰岛素受体敏感性减弱诱发胰岛素抵抗状态,促进糖尿病发生或加重原有病情。因此临床医师在治疗糖尿病患者时,应多注意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这将有助于患者康复。

◎焦虑情绪导致的疾病与掌纹变化(2)

掌纹分析

患者,某某某,男,26岁,未婚。患者因为血糖不稳,想进行治疗。

有8线,十指指尖红,交感神经区扩大。1线咽喉区有紊乱纹理,11线下垂到1线,2线尾端有“米”字状纹,胃一区有“十”字状纹,有9线,肝区扩大,左手有13线。

诊断为:糖尿病,咽喉炎,肾虚,头痛(心肌供血不足),胃炎,过敏体质,家族肿瘤史。患者自述“医生您说的都对的。我的咽喉是有炎症,还有就是胃不好,对鸡蛋过敏,我父亲是肺癌去世的,我现在主要想看糖尿病,我的血糖一直不稳定。”

糖尿病属于需要终身服药的疾病,根据患者的情况来看,给他用药主要是控制血糖,让血糖处于平稳状态。根据患者的掌纹分析,他有肾虚的纹理(11线下垂到1线),治疗要以养肾阴为主,还要注意改善患者心肌供血的问题(2线尾端有“米”字状纹,交感神经区扩大),因为糖尿病会造成血管硬化,进而导致种种心脏、血管疾病,比如冠心病、高血压等,这是药物治疗的过程。

还要注意的是近两年来我国城市人口高血糖人群是糖尿病人群的2倍,其中30%的高血糖问题会转为糖尿病。心理问题已成为糖尿病的重要诱因。超负荷的工作带来的心理压力,引起心理焦虑的,会影响到内分泌的正常运行,进而引起糖尿病的发生,特别是高血糖的人,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心理问题。

这位26岁的年轻人,患糖尿病已经2年多,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年轻就患上此病呢?患者在上大学时,有个感情很好的女朋友,大学毕业后因为女孩不想留在昆明,提出分手,这让患者很想不通。因为他觉得自己对女朋友很好,也很爱她,她怎么可以这样呢?这让他感到绝望,选择跳楼自杀,想减少痛苦。当时被送到医院,因跳楼造成压缩性骨折,经治疗后出院。出院后,他的心情并没有好转,还是无法从失恋的痛苦中走出,常常出现紧张、担忧、坐立不安,不知怎么是好,想到自己如此爱她,命都可以不要,可她怎么这样绝情,心里就不舒服,这样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自己瘦了很多,就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糖尿病。听别人说糖尿病很严重,而自己还这么年轻,心里很着急,对自己的身体过度关心起来。常打听哪里的医生治糖尿病治得好,一听说某某医生看此病很有效,他就去就诊,可这样并没有改善他的情况,血糖一直不稳定。

焦虑情绪不仅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还会影响糖尿病的治疗,这个患者就是这样。研究表明,各种应激、心理创伤可促使糖尿病发生,糖尿病本身也可致心理问题的发生和加重,即糖尿病和心理问题之间相互影响,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主要以焦虑、抑郁为主。焦虑可通过下丘脑-垂体-靶腺轴使生糖激素水平增加,造成血糖增高。抑郁时皮质醇、生长激素分泌亢进,使葡萄糖的利用率降低,促进糖异生,糖异生旺盛则使血糖更加升高,两者还可通过拮抗胰岛素抑制血糖的利用。有关研究已证实,心理问题对糖尿病的治疗有极其不利的影响。

因此,医生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要注意同时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否则对控制血糖不利。

对此患者也是一样的,除了用药治疗外,还对他进行心理的调整。患者后来遇到一个很爱他的女孩,并且很会照顾他,所以他选择结婚。婚后夫妻感情很好,他的心情变好,血糖一直很稳定,而且婚后两年他还有了一个女儿。

调理

有科学研究发现,蔬菜中含有一种与疾病作斗争的武器———植物营养素。根据蔬菜、水果的色泽来区分,不同的植物营养素对机体有着不同的功效,最主要是能改善人们的心情。

常吃蔬菜能调节心情,因为蔬菜能改善大脑的化学特性,协调人体运动能力和维持神经传输功能,使大脑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但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在选择蔬菜时,得选择含糖量少的。以下就给大家介绍几种含糖量少,又缓解焦虑的蔬菜。

注意事项

1。首先,要随时保持乐观。

2。要去了解糖尿病。去向医生咨询,向朋友打听,阅读相关的资料、书籍等等。

3。控制你的饮食。无论有没有糖尿病,健康的生活方式都需要控制饮食。戒掉那些过甜过油的东西。少吃多餐。保持七分饱。

◎焦虑情绪导致的疾病与掌纹变化(3)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