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话头亦可当咒子念吗?心不诚,心不专,什么咒子也不灵,心若诚时,参话头当咒子念也会灵。
刚才大家都在半昏迷状态,现在都不昏迷了,但是妄想又太多了,反而希望大家进入半昏迷状态了,管好自己的眼睛,慢慢地心就会收拢来了。提起念头!头抬起来。
(三点二十五分坐第四枝香)
时光如闪电,要努力用功,腿子受不了时,可以放松,但是内心不可放松,要提话头,如果可以忍受,还是要忍一下。单提一个话头,并不是叫你压制旁的念头。单提一个话头,杂念自然就没有了。已经略有所入的人,也要提起话头,如人持杖走路,杖虽不能替人走路,但你若持杖走路,总会舒服些。
(三点五十五分起休息十分钟)
要提起话头,不要放松;要照顾话头,不要放逸。参话头有几个岔路,有的人话头也在参着,妄想也在打着,不能得力。纵然有些心得,只是空花水月,不会有成就;有的人在鬼窟阴沉沉的、冷冰冰的;有的人气机发动,认为道来了,要一概不理他。都是参话头不得力,要一心专一,更不可自己给自己讲道理,那都是妄心,学而无根,万万不可下注解。嘴上讲的那些理,都是口头禅。欧阳竟无先生为一代宗师,临死时和弟子们说:“一生所学,到此都不得力。劝大家老老实实念佛吧。”我们这次打七,要各自精进,机缘难得,时光易逝,总要弄出个结果来。
(四点半坐第五枝香)
(一)内心先做功夫,所谓诚于中,形于外。(二)外形(姿势)先弄好,所谓因戒而生定慧。张同学眉头展开,带些微笑。(五点五分下座)
禅门日诵云:“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于鱼.斯有何乐?”功不捐唐,用功夫绝对不会徒劳。人最难管理的就是自己。阳明先生
云:“去山中之贼易,去心之贼难。”自己的心尤其难管;骨些人释迦为何拈花,迦叶为何微笑,究竟如何?好好参!这一天算过去了,这一个课题,要你们自己做答案呀!
(五点半坐第六枝香。六点五分下座。)
这一堂有些人坐得很好,只是腿子差一点。
黄龙南对参话头有一个比喻:要“如灵猫捕鼠,目睛不瞬,四足据地,诸很顺向,首尾一直。”生从何处来?死向何处去?不要去猜,要你去证。话头参透,就可以解这个大谜,即是破参,为禅宗第一步。世界上至高无上的真理,其实绝对平庸。世人无智慧、偏去找玄秘。修道的人,要找到这个不值一钱的无价之宝。悟了以后,方见到至高的是最平庸的。提起话头来,不要放松,今日不寒不热,好天气,正好用功。
(七点十分开示——)
像我们今天这样参话头,不会有成就,必须把自己弄成一个活死人,不达到这个程度,不算上路。天地间的事,要放下就要不顾一切地放下,譬如我们打禅七,不是也把山下的事放下吗?道理到了,功夫没有到,没有用;功夫到了,道理没有到,也没有用。古人求道,为法忘躯。我们在几十年以后,也要做古人,要留个榜样给后人效法。
(晚七点半坐第七枝香,八点整下座。)
这次打七,宽些严些都对。能想的是谁?要把一切念收归参话头这一念,追到底,不要在身体上用功夫。
(晚间八点二十五分坐第八枝香,九点整下座。)
小参――晚上九点十分开始
师云:本来打坐应坐到十一点半,今天要放松一点。明晨六点,起床,六点半开始打坐行香。每晚有小参,有问题的可以发问,没有问题我要考问。
黄老居士:我过去参话头,只是下注解,如果参话头为制心一处,身心皆亡,是否与念佛净念相继相同,请老师开示。
师云:参话头并非制心一处,不是达到身心皆亡为目的。那么,目的是什么?自己参!
夏医官:下午腿痛,妄想更多了。
林同学:妄想屡生,不能抑制。
文光:今天很困,一直在昏沉。
程局长:老师告诉我怎么做,就怎么做。
张同学:一年来亲近老师,但是对佛学没有下功夫。我所学的逻辑,在参话头时,一直没有脱离辩证。想自杀,又想丢手榴弹。将来我可能会反玄学和佛学很厉害,也许可能下地狱。
鲁居士:希望中午睡觉多睡一下,免得在打坐时昏沉。
刘老居士:从前参加禅七,弄的很乱。今天话头也没参上路,气脉转动。仍能参话头。
刘居士:今天一直在昏沉散乱中。
孙先生:参禅抱怀疑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