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_习禅录影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2章(2 / 2)

体露真常,不立文字,但离妄缘,即如如佛。谈空说有,鬼话连篇。好啊!外面流水,给你说法,自心清净,境也清净。自心不清净,境也不清净。持盈保泰,在你没有完的时候,先充实它!

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法华经》如是说,山光水色,鸟啼花落,本自寂灭。只认寂灭以为是,也错了。不认寂灭不能悟。“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莫妄想啊!那么聪明伶俐呀!把聪明伶俐放在无用之处。心怎么那么活,不要打妄想,不要讲道理,太活了。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对了一半。我的全对的呢?等着去吧!你想等着说的,早不对了。“春至百花开,黄莺啼柳上。”你想拍掌么?心怎么那么活啊!寂灭相从哪里来呀?还有个来去吗?从你那七弦琴上来,听到高山流水曲,把身体忘了,一声声,一声声,身心皆亡,证入观音入道之门。证到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才知道,动而不动,静而不静。明明白白,就是这样,再空就没有地方站了,无我“相”啊!古人忙得连揩鼻涕的时间都没有,你晓得他的忙就对了,他昼夜都有不空的。

(早上十点四十五分坐第四枝香。十一点十五分下座。座中,师请陈小姐弹古琴。)

听到琴声,心不随它去,声就帮助了你。自己弹,忘记了你自己的时候,你就入定去了。我说:“都道有声如谷响,如无谷响有何声?”有体有用,大机大用,用之于定,有百千万亿不同的定境;用之于慧,通天彻地;用之于悲欢喜乐,他就有悲欢喜乐;要他不起如何,悲欢喜乐刚过去就是啊,你说你不熟,不熟就得练习,练习久了就行啊,坐久了就有禅。“久”字抓住了就浪费了。说一个见地功夫最捷便的路子,要特别听着,(师沉默片刻),就是这个!说了那么多了!上座。

(十一点三十四分坐第五枝香。十一点五十分下座。)

开眼见明,闭眼见暗,明暗有来去,能见明见暗的那个,没有来去。

(下午一时十四分行香)

光阴迅速啊!大道难求啊!一念放下,当下便是。有上根利器的,当下不放下的也是啊!不放下的怎么办呢?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你看一切都在动静之间,一动一静,就是他。抬起头来,不要低头。

动念吗?让他去,不增不减,只有一个,灵明觉性,能知道的就是。诸可还者,自然非汝。(光明还给光明,黑暗还给黑暗,眼睛还给眼睛,鼻子、耳朵、身体、念头,还给各自的本位,知性无可归。)不汝还者,非汝而谁?(还不了的,不是你的自性是什么?)懂了吗?懂了啊!恭喜你,不冤枉你上山一趟,谁懂了自己有数,真懂了,把门打开,你听外面在放鞭炮,在向你道喜!

好好地修啊,放下呀!这半天努力呀!眼睛看到前面,看到而不留意,耳朵听到声音,听到而不用心。妄想像游丝一样,不管它,慢慢地它就跑了。六根是六贼,你能用它,六贼就不是贼,变成了安邦定国之兵,都可以修定,都可以成功。声色二根则更容易修,能做主的如帝王高高在上,但是他无位。(不汝还者,非汝而谁?)“不汝还兮复是谁,残红落满钓鱼矶,日斜风动无人扫,燕子衔将水际飞。”(天目礼偈)这说的什么?我有一首偈子:“不汝还兮更是谁,儿时门巷总依稀,寻巢犹是重来燕,故傍空梁自在飞。”给你们说明白吧,为什么妄想不断?为什么要去断它?“秋风落叶乱为堆,扫尽还来千百回。一笑罢休闲处坐,任他着地自成灰。”“几年魂梦出尘寰,浊世何方乞九还,一笑抛经高卧隐,龙归沧海虎归山。”

讲些值钱的给你听!《灵源大道歌》:“我与诸君说端的,命蒂从来在真息(气住脉停,可以生死自如了),照体长生空不空,灵鉴含天容万物。”下面我已记不得了,忘了也好,都忘了更好。

如何龙归沧海虎归山?说了没有用,坐下来参!

(下午两点一分坐第六枝香。师击香板一下,曰:)

一板下去想打出一个人来,可是野鸭子又飞过去了。六天了,各位刚刚上路,成道不难,行道难,心定难吧,身定也不易呀!你想求舒服吗?什么姿势持久了都不舒服,你得定的时候就舒服了。

顿悟以后,没有不修行九年、十年的,有的访道求师三十年,长庆坐破了七个蒲团。

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真到达了无智亦无得的时候,就是观自在菩萨,从这个里头打出来的比古人更难,更伟大。我的话你不要听,听了你就上当。

有些祖师是悟后起修,智者大师是修出来的悟。不肯做功夫,只想顿悟,哪有那么便宜的事啊!有些人想清净,让他不许见人,不许看书,待七天七夜看看,不容易呀!人都怕寂寞凄凉。真心修道的,守得寂寞,耐得凄凉。

(下午三点三分坐第七枝香。三点三十分下座。)

人不找我,我不找人,守得寂寞,才谈得修道。不要自欺欺人啊!好啊,今天上午下午,大家都有进步啊!都是菩萨面孔啊,都变了相了啊!就是红眉绿眼的,也是菩萨相貌啊!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昨天那个和尚槁木死灰,弯着腰,一塘死水,在禅门下谓之枯禅。今天下午满面祥光。他是给你们做榜样的。“定”,外道佛法通途之学:初禅念住,(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二禅气住,三禅脉住(精炁神归元),四禅舍念清净。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谁在了然?我在了然,了然的无我,这不是很简单吗?

“勘破浮生一也无,单身只影走江湖,鸢飞鱼跃藏真趣,绿水青山是道图,大梦场中谁觉我,千峰顶上视迷途,终朝睡在鸿濛窍,一任时人牛马呼。”这是刘悟元的。

功夫到了,没有见到,不知浑然一体中,“他”并没有糊涂,放之则弥于六合,认识了这个,才是佛道双成。就差这么一点点儿,便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了。

今天过得好快啊!为什么?因为大家功夫都上路了。

(下午四点二十二分坐第八枝香。四点五十二分下座。)

收拾起身心啊!

唐代有位隐山的和尚,知道自己福德资粮不够,悟后入山去了。一天,洞山、密师伯看到深山溪水有菜叶流出来,就知道有人高隐在山中。结果发现竟是隐山。等到第二次去时,茅屋已经没有人了,只留了两首诗。其中一首说:“一池荷叶衣无数,半亩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