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_汉末列国传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四章(1 / 1)

(求收藏推荐)

洞房花烛夜对于男人来说是个很特别的日子,对于女人来说更特别。丁乙来到这三国乱战的时间也约有一年了。这一年来,除了厮杀就是奔波在厮杀的路上,忙里偷闲才能与朵儿戏耍一番。但朵儿比他还要大上一岁,两人之间没有隔阂,如今却要与一个年纪十四的未成年少女入洞房,他心中多少有些阴影,但更多的是好奇与兴奋。于是,他在喜宴上拼命地喝酒,给自己壮胆,直到脚下踉跄才辞了众将,摇摇晃晃的走向了新房,去会他的新娘。

走到新房外,丁乙犹豫了一下,但是男人的欲望让他挺了挺身子,推开了门。

他轻轻走到了新娘子的身旁,坐下后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一个稚嫩的女声言道:“贱妾闺名巧巧。”

也许怕自己失望,也许怕对方失望,丁乙没有掀起她的红盖头,而是继续问道:“你可知我是谁?”

女声言道:“相公姓丁名乙,少年英雄也。”

丁乙给自己暗暗鼓励道:血腥的厮杀都挺过来了,害怕这小女孩吗?

他鼓足勇气,掀开了巧巧的红盖头,立时便呆了。红红的小脸蛋上一双漆黑的眼珠紧紧地盯着他,稚嫩的皮肤似乎能掐出水来,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有了令男人神魂颠倒的妩媚眼神。

丁乙再看她的身体,依然是那么单薄,胸口处最多只能算是两枚大号鸡蛋。虽说古代男女结婚早、生育早,但却不是生理上的早熟,而是心理上的早熟。仔细一想,那古代妇幼保健这么差,十个孩子得有八个夭折的,就连皇帝家也不例外。可想而知,这种促进人口快速增长的方法是必然需要的。多少年传下来,倒成了一种风俗。

丁乙自言自语道:“古代的生活水平这么差,看来生理发育还不如二十一世纪呀。”

巧巧侧脸望着他,问道:“相公在说什么?”

丁乙急忙解释道:“没什么,我在考虑军中的一些事。”

巧巧乖巧的言道:“相公劳累一天了,妾给你宽衣吧?”

丁乙闻此言,酒意全醒了,刚刚接着酒劲进来准备‘糟蹋’了这名少女,可现在一瞧,这女孩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单薄,这如何下得了手?党教育了自己二十年不能白教育呀?

若是不在洞房过夜,自己岂不是要落个无能的名声让别人耻笑?

要是在洞房过夜,我这一夜咋过呀?我也是正常男人呀。

丁乙越看身边的小女孩就越犯愁,不知该怎么办了。

巧巧见丁乙面露难色,迟迟不动,便小心翼翼的问道:“相公怎么了?是不是喝多了不舒服?”

丁乙借机言道:“今天喝的太多,腹中难受睡不下,你能陪我说会话吗?”

巧巧应诺,两人便坐在床沿上聊起了家常。直到天色将明,巧巧再也熬不住了,便趴在他怀里憨憨睡去。丁乙见他睡熟,贼心突然又起,哆嗦着手向怀中的巧巧伸去,透过宽松的新娘服,隔着一层薄如纸的亵衣,丁乙轻轻地捏了一下那隆起的小山包。虽然还没有出落成颤巍巍的高山峻岭,但已经有了良好的根基。

这轻轻一捏,怀中少女轻声嗯了一下。他急忙停止了手上的一些动作,看着她的脸颊。少女的眼睑似乎动了一下,但很快恢复平静。丁乙知她故意装睡,不想那么难看,便轻轻地抽出了那只万恶之手,顺便拍了拍她的肩,有些不自然的言道:“你醒了?”

巧巧轻轻睁开双眼,目光含情的看着他,娇柔言道:“相公叫我,我才醒来的。”

丁乙笑道:“你小小年纪还挺聪明的。”

巧巧小心翼翼的问道:“贱妾已是相公的女人,相公为何一夜未碰我?是不是我不够好?”

丁乙有些困窘,言道:“不是你不好,是我还没有做好思想准备。等我做好了思想准备,咱们就真的入洞房。”

巧巧乖巧的言道:“贱妾一切都听相公的,只是这落红手帕怎么办?”

丁乙从巧巧手里接过一块方形的手帕,比他的巴掌大上一些,上面还绣着一对鸳鸯。丁乙从床头上取下佩剑,轻轻地割破了食指,向手帕上洒了基地鲜血,再交给巧巧,笑道:“等血迹干了,你就交给你母亲看吧。记住千万要保密哦!”

巧巧捂嘴大笑,言道:“相公比我还聪明呢。”

丁乙看了看窗外,此时的阳光透过一扇窗户照射在那方手帕上,鲜血显得异常明显。巧巧旁若无人的褪去新娘服,换上了妇道人家穿的服饰,在地上转了一个圈,问道:“相公,好看吗?”

丁乙笑眯眯的言道:“你长的好看,只是这身衣服似乎不太适合你。”

巧巧言道:“既然已经出嫁了,自然要穿成这样。其实我也不习惯这种衣服,不过慢慢会适应的。”

丁乙道:“我这个人最不喜欢的就是凡俗礼节。你要是觉得这种衣服不好就别穿了,新欢什么穿什么吧。”

“真的?”巧巧不可置信的问道。

丁乙微微低头,用手指着自己的脑袋,言道:“你看看我这发型是不是很漂亮?”

巧巧大胆的伸手摸了摸他的毛碎发,言道:“相公,你真的是太有魄力了!连头发得削成这样。”

丁乙笑道:“这算什么呀。走,我领你去看看我的军队。”

在东莱游山玩水十余日,真是神仙般的日子,直到陈宫上谏曰:不可荒废了大业。丁乙才返回了琅琊,仍然让他的新岳父镇守东莱。到了琅琊后,留下三千兵马,令战穹在此驻扎,其余人马全部带回了东海郡。丁乙携娇妻大胜而归的消息很快传到了东海郡,刘争率领文武出城郭十里迎接。此时的他,已经掌控东海、琅琊、东莱三郡,外加一座县城――留,可谓是风光无限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