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王掌柜的可真是下大本了。据说这酒肆自建成之日便封了十坛已有十余年陈酿的女儿红,这加起来,可也有近五十年之久啦。您这一出手便是两坛,端的是大手笔啊。”
那王掌柜哈哈一笑,道:“哎,张师傅此话差异,这酒嘛便是由人来喝的,若是存着不动,那便仅是两坛水,留他何用?”
此一番话不仅令店中的客人听的欢畅,李济也拍掌叫绝。此人真乃商业奇人,利用这一小小的手段,便可达到非常好的宣传效果,与后世的各种商业宣传简直丝毫不差,怕是今日之后,这家酒肆便也名满京城了。李济不由得又高看了那王掌柜一眼。
“那好,我便出题了。”王掌柜环视众人,此时厅中寂静非常。王掌柜一字一顿的道:“唐尧有,夏禹无;周公有,秦王无;吴主有,蜀帝无。”
此题出完,众人均是议论纷纷,摸不着头脑。
李济初听,也是如丈二的和尚,仔细又将这谜面想了一遍,忽而脑中灵光一闪,便知晓了答案。抬头看了看杨宁谦,却见他也正埋头苦思。李济心下一笑,暗道这酒的魅力还真是大。
杨宁谦见李济似是胸有成竹,眼中一亮,道:“李小兄,你可已知道此答案?”
李济笑着点了点头,他本无意得此酒,但见杨宁谦眼中的一股灼热,便道:“杨大人,我便帮您赢了这坛酒如何?”
杨宁谦顿时大喜,道:“李小兄真乃吾之知音也,那便谢谢李小兄了。”
李济正欲起身作答,却见有对面桌子有一年轻人先其一步起身。
李济一脸尴尬,冲杨宁谦苦笑一下,便又坐下去。杨宁谦轻轻一笑,也不以为意。
却见那人抱下拳道:“小生不才,有一答案,不知对否,还望指点。”见王掌柜示意他说出来,便道:“我这答案便是‘文’字。”
众人均是不明所以,王掌柜道:“这位公子的依据是什么呢?”
却听那人道:“此三句均为相对而言。唐尧有,夏禹无,便是‘文’字。夏禹时期,天降暴雨,四处皆水灾,夏禹两位帝王均已治水闻名于世。而唐尧虽无治水之功,却有着治世之力,皆以文治闻达天下。秦王无道,焚书而坑儒,是以秦王无。周文公乃识人之才,姜公以满腹经纶助之,是以周公有,此也为‘文’字。而自古以来,这江南之地才子辈出,文气之风盛行。西蜀虽也地大物博,但此以文治世之才却是极少。是以吴主有,蜀帝无。这便还是‘文’字。所以,小生猜测此为‘文’字。”
此一番言语说下来,洋洋洒洒,一气呵成,引经据典,上通天文,下晓地理。众人均是听的如痴似醉,众人皆为他的才华所折服。待得此人坐下,厅中顿时响起一阵掌声。
李济撇撇嘴,轻道:“说的挺好听,可惜猜错了。”
杨宁谦也是高看那人一眼,却听李济如此说,奇道:“李小兄,难道他猜错了?”
李济用下巴指了指那王掌柜,杨宁谦转眼看去,却见那王掌柜也并不急着表态,而是笑道:“此位公子的答案是‘文’字,可还有其他的答案了?”
众人只当刚才那人猜对了,谁也不会想到还会有人站起来。
“俺有个答案,还请掌柜的赐教。”
众人闻声看去,却见一人留有齐耳短发,身着青灰色长袍,脸上带着丝丝坏笑,站于窗边,竟显得不伦不类。众人对此人第一印象便极差,看他装扮,又不像是文人打扮,都只当他是哗众取宠罢了,都持着看笑话的心理来看着李济如何继续。
王掌柜却是来了兴趣,道:“这位公子贵姓?你有其他答案?不妨说来听听。”
李济听着众人的议论,也不放心上,对王掌柜虚抱了一下拳头,道:“我俗人一个,姓李名济。我这答案却也是一个谜面,这两个字谜的答案却是相同的。”
王掌柜眼中一亮,道:“请李公子直言。”
李济缓缓道:“哭者有,笑者无;喜者有,怒者无;活者有,死者无。”
众人见李济如此说,想必是有些把握,听他又出了一个谜面,众人顿时又陷入云里雾里。
王掌柜听了,哈哈一笑,道:“回乡有,离乡无;告别有,重逢无;赶路有,休息无。”
李济也是轻轻一笑,道:“吝啬有,慷慨无;嘲讽有,夸赞无;感叹有,赞扬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