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太子驾临_寻玉风流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四章 太子驾临(1 / 2)

李济还没坐下,便听一人大笑而起,声音甚是豪爽,道:“李公子,昨日你那妙对,我可也是听说了,果然是才思敏捷。那五十年佳酿不知是何滋味?我可是馋的紧那。”

李济见是坐于右侧的司马大将军,便也笑道:“司马大将军过誉了,我对酒这东西不甚感兴趣,昨日已将那两坛酒送于杨大人了。至于滋味,现在怕是还没人知道呢。”

司马大将军奇道:“哦真有此事?”将杨宁谦微微点头,又道:“杨大人,你这人可端的不实在,得此好酒,为何不邀老夫去畅饮?莫不是怕老夫给你喝干了不成?”

李济心中暗道,这司马将军竟像是个直肠子,没啥心思,倒也好相处。

杨宁谦也是知道他的性格的,道:“依你这大酒肚,老夫敢让你去饮吗?别说是两坛,便是二十坛你一口气也能喝完了。此等好东西,老夫也要藏私呢。”

众人听了,均是哈哈大笑,司马大将军倒是弄了个大红脸。

张贤继道:“司马将军不必着急,杨大人今日送于老夫一坛,待会我们便开坛品尝如何?”

那司马将军眼中一亮,道:“真的?那如此,我们便快些开宴吧。”竟似小孩脾气般。

张贤继笑道:“诸位,这寿宴此时便可正式开始了?”

厅中众人均是附和,那礼部侍郎也抱了个拳道:“张大人,若不嫌弃,便由晚辈兼作司仪,如何?”

张贤继笑道:“那便有劳周大人了。”与众人抱了抱拳,而后就坐于正厅。

众人齐齐起身分列几队,按年龄和官职分了次序。

李济有心看了下,与自己同组的有宋郁枫、陆乾还有昨日四人,全部都是年轻人。杨宁谦等人则是位于另一边。

礼部周大人道了声口令,就见杨宁谦等人均是齐齐的拱了拱手,而后分别上前说了句吉祥话,张贤继一一回礼。

李济也曾为一位同学的外婆祝过寿,知道些礼仪,心中也没什么紧张。接着李济这边的人便纷纷上前,走至中央红毯处。过不一会,就听那周大人又是道了声,众人纷纷行礼跪拜。

起身后,宋郁枫首先上前,道了声:“愿张大人日月昌明、松鹤长春。”上前递了个画卷似的东西,想来定是寿礼了。张贤继哈哈一笑,道:“宋公子不必多礼。”而后回了个红包。

李济心道不妙,自己好像没准备什么寿礼,眼珠转了转,想了一法子,当下也不着急了。

而后众人均是上前道贺,转眼便至李济。施然上前,口中道:“伯父,晚辈来的匆忙,没准备什么寿礼。此时有一曲子便聊做寿礼,献于伯父,还望张伯父喜欢。”

张贤继笑道:“李公子有心了,请李公子随意。”

李济向几位大人要了七个茶碗,每碗里由深到浅分别斟了些茶水。又取了一双筷子挨个敲了遍,试了试音。

厅中诸人都不明白李济到底在做什么,都是一脸好奇的看着。宋郁枫则是眉头微皱,不知他又搞什么鬼。那一行四人则也是疑惑不解,看不懂李济在干什么。

李济试音差不多了,对张贤继拱了拱手,示意自己开始了。清了清嗓子,李济一手一支筷子,敲击在茶碗上。声音错落有致,青瓷茶碗发出的声音清脆动听,犹如幼鸟初啼,惹人动心。也不知是按的什么节奏,欢快而有序,使人不自觉的跟着轻哼。

李济敲了个前奏,口中唱道:“恭祝你福寿与天齐,庆祝你生辰快乐,年年都有今日,岁岁都有今朝。恭喜你,恭喜你……”配合着茶碗的敲击,李济轻松愉快的吟唱使人顿觉耳目一新,只觉得此调不同于往日所闻,竟似有异样的魅力,环绕脑中忘之不得。

杨宁谦听李济唱过歌,虽讶异,但也不是特别惊奇,含笑看着李济。

几个循环唱罢,李济敲了个重音结尾,笑道:“张伯父,雕虫小技,不成敬意。”

张贤继方从曲中回过神来,连道:“李公子果真是非凡人,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李小兄又让老夫长见识了。”

李济哈哈一笑,暗道:这流行歌曲的魅力竟连这古人也抵御不了啊。接过红包,拱了拱手,让到旁边。

众人均是沉浸在李济的歌声中,方才醒悟过来,又是一阵赞扬之声。丞相陆书尚面色不变,也不知想些什么。

宋郁枫面上惊疑不定,盯着李济,似欲将李济看清楚。

那一行四人也是看着李济,没想到这市侩之人竟有如此本事。那女子刚开始听说李济破了银库被盗案,目光便始终若有若无的盯着李济。此时,这李济的一番表演,令那女子心中惊骇,似乎此人总是做些令人意料不到的事。

顿了顿神,那女子清醒过来,知道大事要紧,接过身后之人递过的一个木箱,疾步上前。口中道:“晚辈扬州苏兰,见过张大人,愿大人日月同辉、春秋不老。”将木箱奉上,接着道:“这是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曾收藏的盘龙青玉酒具一套,送于张大人,聊表心意。”

张贤继一愣,道:“扬州苏兰?那扬州前知府苏恪与你是何关系?”

苏兰沉声道:“正是家父。”

张贤继赶紧上前扶起,疑道:“苏恪是你父亲?他不是仅有一女吗?”

苏兰轻道:“正是小女子。”

听至此,厅中诸人均是知道了这位女子的身份,一副明了的表情。当然,某外星来客还是很迷惑的。

张贤继满脸惊愕,仔细看了眼她的装扮,道:“苏小姐这是何苦呢?”

苏兰拜了一拜,坚毅的道:“张大人,小女子便是为了家父之案前来。父亲含冤九泉,小女子怎能忍辱偷生?便是死,我也要将冤屈父亲之人绳之以法,以慰父亲在天之灵。”

一番话果断决绝,令在场的人都不由得一阵感慨。

“苏姑娘,你父亲之案朝廷早有定论,便是老夫,也无力更改,还望苏姑娘莫要纠缠于此。”张贤继素以“铁面”著称,对于类似的求情之举,从来都是直言拒绝。

“不,张大人,我父亲是被冤枉的。家父向来清廉公正,名扬江浙,怎会为了那区区百两银子而辱没了自己的清白。我父亲为官一直刚正不阿,所以树敌众多,一定是遭小人陷害,还望张大人为家父申冤做主。”苏兰极力争取,力图使张贤继改变想法。

“哼,此案已被圣上朱笔批阅,确认无误,莫不是你怀疑圣上不成?”久未说话的陆书尚此时突然发难,口气甚是严厉。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