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亲的队伍浩浩荡荡,坐着车朝女方家赵家山开去。一路上每过一个桥头,每经过一个村口,都要投一枚用红布包好的硬币,象征着吉祥与喜庆。
李小鸟和柳大炮站在车上,看到路边的走过的漂亮美女,一会儿高歌,一会儿吹口哨。好家伙!俩人乐滋滋的,比自个娶媳妇都高兴!
来到赵家山村,新郎杨波蛋就不能再坐车了,该下车步行往女方家走,这是迎亲的礼俗。
新郎官来了,村里的大人小孩都出来看热闹。往女方家的路上,鞭炮声劈里啪啦的响着,吹吹打打的,杨波蛋在李小鸟和柳大炮的搀和下,来到了女方家门口,却不让进门,先让认亲。
女方家门口出来三个老头,新郎官的头一关就是认亲。就是从这三个老头中间,有一个是女方家的长辈,其他的俩个都是冒牌货。认准了亲,才能进门。要是认错了,就得折返回去,重新来。
说实在的,这一关并不难,一般人都能认出来。可杨波蛋和小丽俩人是媒人从中介绍的,从见面相亲到典礼,仅仅见了两次面。就连她的家人还不太熟悉,更别说一下子冒出了三个老头来。那一个才是真的呢?杨波蛋呆呆的站着,分辨不清,手足失措。
赵家山村的人看着杨波蛋愣愣的样子,都一个个捂着嘴,偷偷的笑着,这是那来的傻女婿呀!
看着杨波蛋模棱两可的样子,李小鸟心想,不能让外村人看咱们的笑话。看着有两个老头在偷笑,只有中间的那个老头没笑。
李小鸟偷偷的对杨波蛋说:“去,就是中间的那个老头。”
“是吗?”杨波蛋低低的问。
“你可看准了,要是认错了,那可就出大丑了!”柳大炮也在一边说。
“放心吧!请相信我的眼光。”说着,李小鸟推了杨波蛋一下。
杨波蛋扭扭捏捏的朝中间的那个老头走去,还别说,一下子就认准了!那个老头就是小丽的舅舅。
三声礼炮过后,小丽的舅舅拉着杨波蛋的手,进了家门。新女婿被封为座上宾,是受到尊敬的。杨波蛋和小丽的长辈坐在主桌上,其他迎亲的人坐在次桌上。
宴席开始了,先上来一盘干果,让大家先磕着。然后就是八大碟,八大碗,在当地农村结婚办事,八大碟里鸡和鱼是必有的,还有就是凉菜、猪头肉、红烧肉……八大碗也就是汤,每人一个小勺子,有海参鱿鱼汤,莲子汤,肉丸子、排骨……酒是正宗的杏花村,烟是每个桌子上三盒,从次到好,三元的,五元的,最后是十元的……
李小鸟和柳大炮的一桌,菜也吃光了,酒也喝干了!可主桌上,杨波蛋老老实实的听他妈的话,拿着筷子比划着,一大桌子菜,几乎都没动,长辈们都给新郎官劝酒,杨波蛋装作谦虚,谎说自己不会喝酒,酒一点也没沾。
这家伙,真老实,你就是少吃点呀!你一点都不吃,人家还以为是款待不周呢?你这个傻愣子,李小鸟看着杨波蛋憨憨傻傻的样子,就忍不住偷笑!
宴席快结束了,这时,从外面走来一个小男孩,手里端着一个空盘子,来到杨波蛋的跟前,叫了声:“姐夫。”
这小男孩就是小丽的弟弟,也就是杨波蛋的小舅子。杨波蛋看着小舅子举着空空的盘子,在看着自己。杨波蛋愣了!不知道是啥意思?
明白的人一看就知道是该掏五百元推车钱。按当地的风俗,新郎必须在宴席快结束的时候,给小舅子五百元钱,小舅子把摩托车钥匙给新郎,新郎才能把摩托车推回家。这就是所谓是推车钱。
只是杨波蛋的摩托车被李小鸟擦掉了点漆。
“快掏钱呀!”柳大炮在旁边提醒着。
杨波蛋这才明白过来是怎么会事?他赶紧掏出五百元钱,放到空盘子里,这才把摩托车“赎”了回来。
宴席过后,新郎官要去谢厨,也就是给造厨的师傅们敬酒,说谢感谢的话。谢完厨后,杨波蛋要去小丽的闺房里,请新娘子出门。
一进新娘的闺房,杨波蛋就被伴娘和本村的几个女孩嘻嘻哈哈的围了过来。她们有的往新郎头上摸洗发水的,有的往新郎脸上摸煤灰的,不一会,杨波蛋的脸上就涂了几道黑灰。据说,是调新郎,这样是图个吉利。
杨波蛋刚要擦脸,被柳大炮阻拦了,“现在不能擦,等回去了才能擦,”
新娘子小丽化了妆,漂漂亮亮的。穿着长长洁白的婚纱,坐在炕头上。伴娘对杨波蛋说:“傻看着干啥?快去抱新娘呀!”
杨波蛋呆呆的站着,有些害羞,不好意思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