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接下来的几天,三个人几乎把t市所有的咖啡馆都试了个遍――
三人都看上了热闹的步行街的一个店面,那个店原来也是咖啡馆,因为经营不善,倒闭关门了,但别人做不好,不代表她们做不好。三人都觉得这里地理位置好。两层楼的宽大的店面,租金也高,盘下来资金绝对得一百万以上。但资金现在不是问题了。
珊珊发表感言:“我们要开既个性化,又大众化的咖啡馆。定位不能太高,就是中等阶层,平民也喝得起,贵族喝了也不掉价。追求休闲和品位的年轻消费者为主要消费对象。不纯粹是经营咖啡,其他的饮料,点心,我们也供应。但这饮料和点心要求精致,独特,不求多。”
周舟:“我们要讲究细节,处处为客户设想,比如,服务要周到,不能太冷淡也不能太热情,靠窗桌上的灯要摆放一致等等。使客人感到舒适,留住‘回头客’。”
苏晚:“有这么一句话。‘1/3的咖啡馆会快速发展,而且走向连锁,1/3的会在一年多的时间内淘汰,另外30%~40%会坚持两三年后再淘汰。’我想说,我们要做就做前面那个1/3,咖啡品质要保证,广告也要宣传到位,咖啡经营和品牌经营两手抓。”
三人互视,点头。真真有了要干一番事业的雄心。不是想要做女强人,只是决定做了,就想努力做到最好。
经过商讨,决定分工合作:颜珊珊负责仔细研究咖啡的详细资料,学习煮咖啡的各种技巧――管技术。周舟负责招聘厨师师傅店员,宣传打广告――管公关。苏晚负责写店面装修策划,经营管理策划,预算收支――管财政。
咖啡馆的所有权采取股份制,苏晚提议利润均等分配。珊珊和周舟不同意,她们只出了很少的钱,并且初期不仅没钱赚很可能还要赔钱,她们怎么能安心拿平分的份额?大家都坚持己见,最后只能各退一步,达成协议:苏晚占四成,珊珊和周舟各占三成。等收支平衡赚回本了,再三人平分。
*
咖啡馆的名字倒是个问题。周六的下午,某露天野炊场地,众人基本都酒足饭饱后,展开了对这一课题激烈的讨论。
珊珊:我觉得呢,叫color,意味着我们的咖啡多种多样,人生也是如此,充满各种各样的色彩,怎么样?
周舟:叫知足常乐吧?多么富有哲理。
苏晚:color太普通,不够有特色。知足常乐寓意是好,但适用面不够广。
大宝:要不,叫红太阳?
(大宝童鞋马上被鄙视了,他身边的周舟侧过脸吃水果,装作不认识他。)
痞子:现在是六月,要不就叫六月咖啡馆?
军师:那其他的月份怎么办,难道一个月一换名字?>o<我看,不如叫啡点。
(啡点,非典?军师你好能雷人。)
阿蒙:依我看,叫蒙太奇最好~带有时光的味道!啊~哈哈哈~
(=,=!柠檬被无视了。)
凌然:晚间新闻。
(正在喝绿茶饮料的苏晚差点喷茶,凌然你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那到底叫什么,又有特色,又富有寓意,还适合大众的?”珊珊垮了嘴角。
众人又提议了n个名字,然后又都被否定了……起名字真是一件累人的事,尤其当这个名字要给很多人看直接关系到利益的时候。
争论得刚才吃的东西都差不多消化完了,大家又开始吃零食。
苏晚:我在网上查了很多资料,最喜欢其中两个名字,“研磨时光”和“雕刻时光”。但是不敢借用,怕被告侵权。要不,我们就叫“时光”吧。广告词就叫“浮生偷的半日闲”。
大家都想不出更好的名字,于是一致通过,属于她们的咖啡馆就叫――时光!
苏晚继续提她的设想:咖啡馆的一楼基本大众化,在咖啡馆的二楼搞个特色体验区,给顾客制造他们自己喜欢的氛围。价位上可以稍微提高一点,但也要适中。
大家马上来了兴趣:什么样的特色区?
珊珊:我明白苏晚的意思了!比如,分不同的小隔间,每间隔间的主题都不一样,就像主题公园那样。当然,我们搞不了太多东西,就是弄点壁画渲染某种氛围什么的。比如,侏罗纪公园的,哈利波特的,古代四大美女的,乡村风格的,这些主题还可以每月一更换!……
苏晚:嗯!珊珊说的没错!就直接按春夏秋冬四种风格先好了,可以在店门口就设个投票版块征求下顾客意见到底要不要搞那些主题风格,要搞什么样的主题风格。还可以在网上发帖,肯定会很多人跟帖,既知道了顾客需求,又打响了我们咖啡馆的知名度!……
周舟也来了劲,接上:开张的前一个月可以送点简单精美的小卡片或小礼物什么给顾客,他们带回去这个小礼物反而是一个加深印象和再次想起对我们店的媒介。
……
几个大男人看着她们三个女人说起来完全没有他们插嘴的缝儿了,无奈地耸肩,相视一笑。但也为她们的热切所感染。
认真的女人最美丽,此话果然不假。
此时,凉棚外夏日的阳光明媚静好,仿佛这个瞬间,整个大地的花都开放了般的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