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小鬼大!再问也问不出什么,见桌上放着一些中文书籍,她随手翻开,都是些成语大全,成语速成,还有些古诗古词。
她很诧异,问道:“这都是谁给你选的书”?
这些东西实在不是一个如此年纪的小孩喜欢读的,有些诗词,大人读起来都会觉得生涩难懂。
千岿眼里有小小的得意:“我自己挑选的”。
向思不解:“怎么会挑这种书”?
千岿翻开书,打开其中一页,对着向思解释道:“我马上就要上这边的学校了。学点这些东西,出口成脏,才能不齿于人”。
向思哭笑不得,小小年纪爱学是件好事,可是这样的学法乱七八糟,真到了学校,不晓得要闹多少笑话。
千岿看着书,样子有模有样,却是看了一会,就换了另外一本,几分钟后,又换了另外一本书。
向思把他手中的书拿下来:“今天我们不学这些绕口的成语,学点轻松的东西”。
她问他:“中文里的月份怎么说,你都清楚吗”?得到肯定答复后,向思拿起笔:“那今天就教你一些特别的说法,我敢打赌,你大部分的同学肯定都不知道这样的叫法”。
千岿有了兴趣,随着向思一起坐在了地毯上,看着她在纸上写:
一月首阳,二月绀香,三月莺时,四月槐序,五月鸣蜩。
写到这里,千岿说道:“好难的字,有五个字我都不太认得”。
向思停笔,这几个字确实难认,她当时也是特意查了字典才会读。她想一想,记忆中的那支歌谣有些模糊,若认真想,也能全部背下来。
她另起一行:“那就教你些简单又实用的”。
一月银柳插瓶头,
二月杏花闹枝头,
三月桃花红十里,
四月蔷薇半面墙,
五月石榴红似火,
六月荷花铺满塘,
七月栀子戴上头,
八月桂花满街香,
九月菊花疑上霜,
十月芙蓉显小阳,
冬月芦苇风中摇,
腊月梅花香又香。
她将字写的尽量工整,然后放到千岿面前,一行一行的指着教他背。这些都不难,小时候周围的孩子都会,那时候的启蒙教学不是来自学校里的老师,首先学的也不是中文拼音或者数数,而是这样的一首歌谣。大人教小孩,哥哥教妹妹,你一句我一句,很短的时间内,就朗朗上口,上学或者放学的时候,一路上都能听到你也在唱他也在念,时间久远,原来记忆一直都在。
她不怎么会唱歌,而人生中学会的第一首歌谣就是这支岁月童谣,妈妈那时候还是个美丽的女人,桑树叶生长的正茂盛时候,妈妈穿一套蓝白小花相间的套装,牵着她走在树荫下,一边走一边将这首歌谣慢慢的教给她。她学的慢,妈妈并不着急,依旧笑眯眯的一直教,那一天,是她记忆里能想到的最幸福的时光之一。
千岿学的很认真,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自己拿了笔,按向思的讲解在旁边用拼音注释好。时间推移,他渐渐的就靠到向思的身边了,一大一小,两个人依偎着,背一首很老的乡村歌谣。
苏千里开门的声音很轻,回到家,看到的就是两个人很没姿态的依偎在地毯上认真的样子,本来以为在画画,却传出的是他没听过的东西。
小孩的声音糯软,大人的声音柔和,听在耳里,有说不出来的温馨感。
苏千里脱了外衣丢在沙发上,这才惊醒两人。向思回头,看到是他,有明显的诧异,她抬腕看表:“怎么现在回来了?”
他比之前说好的时间提前了半个小时。
苏千里倒一杯水给她:“家里有人等,在外面就总觉得不安心”。
向思把手中的水送到千岿嘴边,看着千岿喝了一半,才自己也喝了一些。
苏千里一直看着她,没放过她的举动:“看样子,你很会带孩子”。
向思将空杯放到桌上,微微笑道:“恩,还可以,毕竟我也是个有孩子的人,做妈妈的总比别人会带些”。
苏千里神色一瞬间有些复杂:“喔?你是已婚吗”?
向思站起来:“是呀,你回来了,那我就回去了”。
千岿闻言不依:“我还没背熟呢”。
向思已拿起包:“你自己慢慢背,每天念几遍,很快就会记下”。
这一次走的时候,没有人对她说后会有期,她心里略略松了口气,谢绝了苏千里送她,苏千里也没有强求。
她走后,千岿坐到沙发上,很无辜的看着苏千里。苏千里看他欲言又止的样子微微皱眉:“有什么话就说,这个模样是想做什么”?
千岿撇撇嘴:“你太孙了。连人家已婚都不知道”。
苏千里拍他脑袋:“是逊,不是孙”。
千岿不以为然的点点头:“多谢指教”。他拿着笔记慢慢的念,苏千里坐到他旁边,看他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