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 凰霆_乐凰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014 凰霆(1 / 1)

纪南城门外,一小队飞骑呼啸而来。城门守卫见马背上的人插着黄灿灿的令旗,丝毫未加阻拦便放行通过。不一会,飞骑便急停在兴王宫前,将急报交于守卫,一道道的传入王宫大殿之中。

拆开泥封的边关急报,轩辕誓辰才松了口气。派出支援胤国的援军总算是止住了钊国军队南下的步伐,将他们暂时挡在了漠河以北。轩辕誓辰心中有着小小的自负,兴国已经近五十年不曾动过一兵一卒,如今能首开得胜,怎能不高兴?

捧着托盘的肖总管极会观察脸色,见他脸上有喜色,便说道:“皇上英明,我军定是取得大胜了。”

轩辕誓辰将快报放在桌案上,说:“大胜说不上,但也算是首战告捷。”

他回想起父皇的叮嘱,有一丝丝汗颜,他终究是违背了父皇的遗嘱,加入了胤、钊两国的争斗中,即使一切只是开始于当初随口的一句玩笑话,但一切终究是不可避免了。

甩甩头,既然决定了就不再后悔,轩辕誓辰抛开杂念,又从肖总管捧着的托盘中取出一份缠了银线的急报。看到银线,他楞了一下,拆开看了内容之后更是沉默。

肖总管此时大气不敢喘一声,作为两朝御前总管的他自然知道,缠了银线的急报是级别最高的密报,定然是有什么不得了的事发生了!

轩辕誓辰沉默了一会,伸手将密报扔到香炉中焚毁,而后对肖总管说:“传秦向天、慕靖岚觐见。”

“遵旨!”

秦向天得到召见,放下手头的事情匆忙进宫。等他赶到时,慕靖岚早已到了,他对殿中二人拜到:“微臣叩见皇上,见过慕公子。”

他身为礼部尚书,却向官位比自己低许多的慕靖岚见礼,实在怪异,但是他们几人却未觉得有丝毫不妥。

慕靖岚在轩辕誓辰前面开口问道:“秦大人,皇上在西施荡遇刺一事调查的可有结果?”

秦向天垂目答道:“皇上恕罪,南北二堂尚未查出此事是何人所为。”

忽的一声冷笑,轩辕誓辰已从殿上走下,冷眼看着秦向天说:“秦卿,朕待你不薄,你打算背叛朕吗?”

“微臣不敢!”

只听轩辕誓辰继续说:“你帮着叛徒欺瞒朕,还敢说没有背叛?”

慕靖岚见秦向天还不老实交代,便说:“皇上方才已经收到了凰霆的密报,南堂主做的好事我们已经知道了,你还不老实交代!莫不是南北堂主都打算背叛凰霆不成?”

秦向天的脸上露出一瞬死灰的颜色。

“皇上!”他并不看慕靖岚,直接向轩辕誓辰求情道:“南堂主他一时糊涂,属下已经规劝他快快向皇上负荆请罪,相信不日便会有回音!请皇上宽恕!”

秦向天和南堂主交情颇厚,以他们之间的了解来说,他怎么也不相信南堂主会背叛凰霆!

轩辕誓辰负手背对着他说:“自皇祖爷爷开创凰霆以来,东南西北四堂竭力为兴国效力,是我朝最有力的助力,从未发生过今日这种事情。如今南堂主莫名的背叛了朕,你身为北堂主知情不报,还不分轻重的帮他隐瞒,替他开脱。你可知,他已有计划要在皇弟大婚那日再行行刺,若不是右护法察觉出他的异常,五日后便是朕的祭日!”

“不,南堂主忠心耿耿,他才立下大功,定然不会背叛凰霆,请皇上明察!”

“好!”轩辕誓辰气急反笑的说:“朕便将你的脑袋再多留五日,你好好的睁大眼睛看着,看清楚你的好兄弟究竟是怎样的人!”

秦向天被喝斥出宫,慕靖岚又说:“何必留他再多活这几日?若他们二人里应外合,让叛徒得逞,那时怎么办?”

轩辕誓辰扶着额头坐下,黯然的说:“留着他还有用……我要确认一件事……”

慕靖岚看着轩辕誓辰失落的样子,如好兄弟一般上前拍拍他的肩说:“莫要担心,就算四个堂主都背叛了你,我们左右护法也不会背叛你的。”

苦笑一下,轩辕誓辰说:“这个我自然知道。”

轩辕誓辰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慕靖岚离开之前忽然转身对他说:“我替若衡谢谢你。”

轩辕誓辰想起去飞云宫的那一晚,淡淡的对他的背影说:“其实我和她并不曾……”

慕靖岚身形一震,背对着轩辕誓辰,脸上一时喜一时悲,纠结不已,直到听到殿中的人说了句:“你才是真正的傻瓜。”他仿佛被人窥见了心事一般,落荒而逃。

当胤兴盟军首战告捷的消息传入乐宁耳中时,乐宁心中的喜悦自然不言而喻。

还记得她离家时,钊国敌兵已攻下胤国的半面江山,此时能将钊兵抵抗在漠河以北,胤国才得机会喘口气,收复疆土的事情才重新有了可能。

乐宁匆匆往龙泰殿去,无论兴国对她如何,她必须替胤国向兴王道句感谢。肖总管守在龙泰殿前,见到乐宁笑着问安道:“奴才见过公主,公主是来找皇上吗?”

乐宁点头说:“真是,望总管大人通报一声。”

肖总管说:“不敢当,奴才这就通报去。贵国的刘大人正巧也在里面呢。”

轩辕誓辰正和刘御史商谈着什么,听到肖复的通报,轩辕誓辰说:“请公主进来吧。刘大人多日不见乐宁公主,想必担心的紧,你明日便要走,就趁着今日和她好好叙叙吧。”

刘御史叩谢道:“多谢兴王体谅。”

刚答谢完,乐宁便已走上殿来,刘御史复又向她行礼,二人客气了一番。当乐宁得知刘御史明日就要带队回国时,十分讶异,她以为,胤国众人至少会留到她大婚之后再离开,不想,却要走的这样匆忙。

刘御史解释道:“国中事务繁杂,老臣须得早日赶回去,以尽些微薄之力。易侍卫会继续留在兴国,公主若有需要,可以联系他。”

乐宁听他这样说,只好点头同意,又嘱咐他带些平安话回去才作罢。

刘御史辞别后,乐宁才对沉默在一旁的轩辕誓辰说:“乐宁听闻漠河一役,盟军告捷,我今日求见皇上,是为了向皇上表达感谢之意,请受乐宁一拜。”

轩辕誓辰急忙将她扶起,乐宁小心的将手从他的掌中抽出,听他说:“既然已经结盟,我必然会尽力,你安心就是。”

乐宁点点头,刚想告退,又听他问:“方才听刘御史所说,在先前的几场战事中,胤国连损数将,损失颇重。可是我听闻胤国防御一向严谨,怎会如此?”

想起半年前的事,乐宁心中难过,她说:“我虽不懂战事,可是也有些耳闻,国中必然是出了奸人,使得钊国对我们的布局一清二楚,一打起仗来,我国的将士便如自投罗网一般有去无回,仅是兔儿谷一役,就损了两万余人,实在让人气愤!”

说起兔耳谷,乐宁两颊气的通红,几乎掉下眼泪了。她坚定的认为军中必然是出了奸细,不然所向披靡的筠哥哥怎么会落入敌人的埋伏,落得死无全尸的下场呢!

轩辕誓辰点点头,叹息的说:“看来的确是这样的,听说连赵元帅的长子赵少帅都殁于此役,实在可惜!”

赵又筠的死,是乐宁心中最尖锐的痛。心中知道是一回事,被人提起又是另外一回事,她的眼泪再也止不住的滴落下来。

轩辕誓辰见她这般模样,又记起她喝醉那一晚喃喃的喊着“筠哥哥”,一切都了然了。虽说他早已猜到几分,但此时乐宁的模样却让他又气又痛,他几乎忍不住想,若他有那么一天,乐宁会不会也这样为他掉泪呢?

乐宁只哭了一瞬,便悔悟自己实在不该这样失礼于人前,告罪后匆忙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