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的婚礼_四川盆地的千年玄秘:破东风之瞑城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周武王的婚礼(1 / 1)

幕姬发完婚

出场人物:

姬昌:周部落之领袖,史称文王

姬发:姬昌之子,史称武王

太姒:姬昌之结发妻子,伯邑考之母

姜尚:史称姜太公

邑姜:姜尚之女,姬发之妻

姬旦:太姒之末子,史称周公

“第三幕一开始,扮演太姒的人偶覆尸恸哭,立誓终有一天要颠覆殷商,为爱子报仇。一旁的姬发忍不住劝道,不守盟约,背信伐商,本来就是我们的错,母亲请你不要再这样做了。太姒愤怒若狂,将儿子痛斥一番。

之后出现的却是姬昌,正无精打采地独自一人回到太姒身边,哭诉鹿台虽已筑好,帝辛却只肯将妹喜己以及与姬昌生的四个儿子接去鹿台。姬昌做梦都想登上鹿台享尽天下奇福,如今梦碎,只得令工匠人偶们修筑灵台,以慰他的鹿台梦。与此同时他开始出入风月场所,认识了一位渔友,名叫姜尚。

看至此处,范文嘉向我解释道:“姜这个姓,原本是羌族中的一支。而羌之为姓,原本出于‘羊’字,意为祭祀所用之羊。殷商早年并未废除活人献祭,而历来被他们视为低等民族的羌人一向是用于牺牲的祭品。之后虽历经帝乙大力改革,废止献祭制度,但羌人对商的仇恨由来已久,根本无法磨灭。至姜尚,因攀上了姬昌,终于得到了复仇的机会。”

我心中有无数疑问,但舞台上的剧情正一幕紧似一幕,便暂时闭口不问,径自往下看。

之后,是姬发娶妻。少年姬发曾跟随妹喜己读书识字,对泱泱大国殷商的崇敬之情发乎于心。成年姬发在此处有一段独白,他热情澎湃地表达对大商文明的想往,希望自己能继承父亲的好运,娶到一个像妹喜己一样既美丽又智慧同时深明大义的妻子。在这段独白的末了,姬发的语声渐渐深沉,他很思念妹喜己,希望今生还能够见到她。

婚礼的欢庆之声再一次响起,夜深人静,姬发掌灯看自己的妻子,却发现她根本不是商裔,而是父亲之渔友姜尚的女儿,邑姜。他失望极了。

更丑陋的一幕接踵而至。太姒竟与姜尚勾结起来,对商的切骨之恨令他俩惺惺相惜,姜尚终于成为太姒的幕席之宾。一番欢好之后,太姒在姬昌的食物中下毒,一心想要重返大商登上鹿台的周文王一命归西。

第三幕的末尾,太姒的又一个儿子呱呱坠地。扮演太姒的人偶抱着这个来历不明的婴儿指天发誓说,这个孩子,将成为彻底埋葬大商的送终之人。她给孩子取了个名字,叫做姬旦。这就是被后世称为西周第三代圣贤的周公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