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不大,但陆中原总不好意思在别家门派重地转个不停,还是与同道中人谈天说地长长见识为好,也是陆菜鸟所需.
天高气爽,十月金秋,于青城幽谷赏景更是惬意.山腰选座凉亭,长风道长与陆小师弟,冯萧陪着陆小师叔,上一壶香茶,摆几碟山珍,不亦快哉!
长风道长不是前辈却是长者,闲谈间很关心师弟历练经过与去处.陆中原也不隐瞒,先说想至广东一游以观澳门回归盛况,接着谈到幸得了入仙银松实,令这老师兄老脸涨红,欲语还休,禁不住渴望却不好开口.
微微一笑,探手入怀取出了装有入仙银松实的玉盒递了过去.长风道人嘿嘿干笑着接过打开,又是异香泛起.长风收起尴尬,满脸陶醉的细赏起来.长风道长是好奇而非贪心,奇珍异宝有缘乃得,入仙银松实虽好,但成仙了道不是非它不可,只因太过神密,年近二百岁的长风老道也掩不住对传说奇珍一观之念.哪知尚未开口,陆中原毫不迟疑的拿出,没一丝隐讳,可见其心胸之大度,令人大为赞叹.
过后,将银松实放回并还给陆中原,长风道长起身施礼道:”多谢师弟让老道得见此宝,也算得此生大事一件了.”
陆中原慌忙起身:”中原当不起师兄如此客气.入仙银松实不过是紫府奇珍之一,虽功效非凡,修为高低更需自身努力,靠灵药难免根基不稳.修真界对此所知甚深,师兄您言重了.”
“哈哈,师弟豪爽之人,自不会将师兄一点执念放在心上,但我感触的是师弟小小年纪却潇洒大方,有此气度,将来成就不可限量.”
陆中原脸皮不薄,经此夸赞却也泛了红.长风道长一大把年纪让人受不住,因而玩笑着回道:”师兄过奖了,中原哪有那般豪爽,刚才还担心您不还我呢!这玩意儿只有一枚,您拿走了,想再闻闻味儿还要跑趟青城.好在您看不上眼,我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长风道长知这是玩笑,报以一阵长笑,对这不同门的小师弟更是喜爱.陆中随后则令长风惊喜交集,他抓了一把银色松叶,继续开着玩笑:”长风师兄,这入仙银松实只有一枚,师弟我却舍不得,这松叶却有一大把,不值什么钱,我也不知该怎么用,就已所不欲施之于人了,小气巴巴的送您百来根儿,望师兄能配出不世灵药,到时送我几粒…...”
修真界没有假客气.好东西都喜欢,不是丑事.陆中原真心送,青城派不会不要.各派间互通有无也是常事,仅在于银松叶更珍贵.
所以,客气话无需多说,只将感激搁在心里.长风道长收了银松叶,转头对一旁的冯萧道:”冯萧,你这小师叔不会待几多时侯,你也别等师兄回来了.算来时间将至,你可与小师叔一起下山.你二人年纪相当,如果愿意,就一起游山玩水,只别耽搁了去京城接替师兄.”
冯萧喜不自禁.让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三天两头穿上道袍去观里接待入深山猎奇的游人,毫无刺激与挑战,不烦真是奇了怪了.
嘱咐完弟子,长风挑了陆中原感兴趣的话头,也是陆中原正想问的.
“中原下山时,知机师叔给了一部手机,知道为什么吗”
“知道一点,说是修真界与国家的一个协议,不过师尊并没说清楚.”
“正常,知机师叔学贯两大派,昆仑道法精深,却也沾了天机门习性,任事只说个三五分.天青师叔与可言师叔又不管事,你自然迷迷糊糊了.”
“是啊,我们平日问掌门师父些什么,他老人家通常笑而不答.”说着拿出手机:”就这玩意儿,也只是告诉了一个号码和几句暗语,说有个特殊部门如有什么要求,一定要尽力帮忙,其它就不愿多说了……长风师兄是青城掌门,应该很清楚此中原由,还请为中原解惑.”
“呵呵,知机师叔就是不爱多话,此人就由老师兄担当好了……其实,于昆仑来说,知机师叔所言也够明白了.中原已知修真界有为世间政府提供某些帮助的承诺.但你师父也应该说过,这电话难得接到一次.想我华夏上下五千年,虽在科学经济上落后了世界,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无论如何都是个大国,哪来多少事要修真界出面只是,世间未解之迷不少,不是现代科学能够解释,即便没有承诺,修真界也会参与.只是政府的要求,大多不是修真界所愿…...”
“于这些倒好猜测.我少年时也在校园,昆仑道法又节而不制,并没什么忌讳.所以,为国效力谈不上心中所愿,却不排斥.只是好奇所谓特殊部门的来历,与修真界有何关联”
“哈哈……没想到,九处如有人听了中原所言可能只是高兴,但被国安局知道有这等好事还不乐翻天!
中原不知,国安九处诞生至今五十年,进出人员共四百余人,出身六十二个门派.十四个没有弟子去九处的门派,要么只求清修,也有几家是道法没落不足胜任,另有两个藏传佛门支持叛逃那个喇嘛,而昆仑派则因武功道法高深,九处却没甚大艰险.不是师兄妄自菲薄,青城道法与昆仑差之远矣,贵门数千年底蕴不是旁个门派可比.”
与自己受夸赞不同,陆中原却为师门感到无比骄傲,目前当然更关心那个九处.
长风道长没卖关子,随即谈到了国安九处由来:”九处成立于建国之初,当时叫内务部特勤司,由十七个青年弟子组成.除九处前身,还有一个军情局特别行动处,由十四个修真弟子组成.至于成因……哎,一言难尽,涉及到整个修真界,只是无人愿谈及.”
“为什么”
“愧疚!”
“愧疚”
“不错,愧疚,修真界不能摆脱的愧疚.如不是因此,那两个机构不可能由修真弟子组成,更不可能有那个承诺.
“怎么个愧疚呢
长风道长的回答很沉重:“其实就一句话,该出手时没出手.”
“请师兄明示.”
“习惯,几千年养成的习惯.这习惯是好是坏,修真界至今还没争出结论.但师兄我个人认为那是抛却了民族大义.不问世事,不问世事,修真者真该不问世事么”
带有明显反对意味的疑问使陆中原明白了大慨原因.在长风道长的思索中插话了:”长风师兄,世事该不该过问不能绝对.我想,不问世事只能是基本思路,毕竟修真者力量强大,管多了肯定不对,只不该成为教条.而民族大义……的确不能抛弃.民族危亡时,个人力量再强大也只是抵抗力量组成部分,是不是修真者并不重要……
所谓不问世事应分清什么时候.古往今来,华夏民族因朝代更迭,军阀割剧,长时间大规模战争不下数十次,其余争斗则不计其数.可不管怎么说,那都是我们自己的事,有些战争还成了民族融合之契机.于是,修真界自然不宜多加过问.但一八四零年后的一百多年却截然不同,那些异族的入侵纯为劫掠,更有倭奴妄图将华夏亡国灭种.那时,修真者不过是华夏子民,自该承担责任,再不问世事只能说迂腐之极.所以,中原认为,那三十一位同道令人钦佩……”
“可惜那不是修真界的认识,只是个人行为.不然,修真界哪有内疚产生百年修为难进,此为关键原因.”
“是啊,心生愧疚,想有进境却难了……师兄,我有个疑问,您说那特殊部门从来没有昆仑弟子加入,可以昆仑修道理念,以两千年来所为,不会于大灾大难之际不出手啊!中原难以相信,三十一同道中竟没有昆仑门人”
“那三十一人中的确没有昆仑弟子,此前却非没有.那百年间,出过手的修真者当然不仅三十一人.只是昆仑弟子均是”事了拂衣去,不留身与名”.
当然,昆仑派也因不问世事的固有习惯隐忍了三十余年,直到一八七一年后,有十余名昆仑弟子愤而出手,主要是你同辈师兄,他们不愿提及而已.正如中原所言,修真者虽强大,可再强大也只是数千人,百余年间出手的修真者只有百余人.百余人又非集中力量,能起多大作用呢许多灾难根本避免不了,就如南京大屠杀.
为此,你四师兄柳衍青觉得昆仑弟子组织能力差强人意,内务特勤司与军情行动处的组建该由杂门承担更适合.所以,至今这两个部门常务主管均由惊才绝艳的杂门弟子担任,而昆仑则承诺该当之责,却从未有门下加入.中原,你……”
“师兄,我愿为国而效力并尽力,但呆在一个地方可不行.我想,绝不仅昆仑如此,实质上所有门派都一样.就如冯萧......大哥,想来也不愿数年如一日守在一处吧!”
“此言不虚.不问世事确然不对,让修真者固定从事世俗职业则成了煎熬.问题在于修真界需要弥补遗憾.虽然三千修真对整个民族少之又少,而且修真界的加入自然会引来相似敌对势力.种种因由,使修真者难于大规模战争起关健作用.但修真者却能迫使对手考虑到斗争是否有必要进行下去……倒是不好说清楚……但这就是热血未泯的修真弟子组建九处与军情行动处的初衷,也是得到修真界支持的原因.”
“中原还真没了解过,修真界与外来特殊力量斗过么”
“怎会没斗过修真界虽说不问世事,但对那些不怀好意的特别力量可不会过于忍让.一百三十年前,五十位出窍期高手曾在硫球群岛与西方教廷数百人大战了一场.对手又是骑士又是主教,我至今没弄清楚.
不是师兄吹嘘,西方人只是有把子力气,其它不足道哉.我华夏修真高手几乎以一当十,杀的对方大败而逃……
因在东方死了数百高手,教廷无力继续压制的暗黑势力腾出力量,也想将势力延伸到东方.其实,这暗黑势力倒是比所谓的光明势力真实,起码不打着正义牌子搞侵略,就是想扩大生存范围.结果,于一百二十年前与修真高手在东海上打了一架,损失却比教廷小很多.但那一战却又使得光明与暗黑势力平衡了.说起来真是好笑,西方最重要两个特别势力,这一百多年来的平衡与否竟由东方决定.
不过话说回来,这也是修真界该当内疚的重要原因.你应该知道,当年八国联军中除了倭奴,其余七个都是天主基督教国家.一个个都是先杀人放火,再去教堂来些恶心至极的忏悔.直至今日,不停发动战争进行劫掠的势力还是打着自由民主旗号的西方.可见,那些教派本就支持侵略抢劫.如果真如表面教义般善良,那什么天主教也存在两千年了,对教民的教育难道都到狗肚子里去了
也正因此,这假和平真抢劫的教派妄想了几百年,在华夏总也发展不起来.修真界却真是不问世事,道法也讲求清静无为,几乎任凭异族对华夏肆意揉躏.现今想来,修真界如不内疚于心,除非是石头人……哎,华夏文化过于宽厚仁慈,不问世事之理念大慨来源于此.但到今天,修真界有义务改变陈腐理念.当然,滥杀或侵略是不会的.”
陆中原几乎是目瞪口呆中听着这位师兄慷慨陈辞,自然而然受到教育.
不错,人不犯我,我自不该犯人,殃殃华夏应有此气度与骄傲.但人若犯我却还忍让,至少对不起五千年古国的脸面.该出手就出手,真当华夏是个软脚虾么陆中原自信走到哪里也绝不会受人欺凌.就大师父所言,华夏修真从来都高高在上.而孕育出了修真界的民族也曾经高高在上,将来也一定会回复祖先荣光.
当然,他的思想一时半会还转不到主动出手,却足够当代修真界第一天才少年慢慢走出所谓的清静无为.受长风道长深刻影响,陆中原半冷的血逐步加温.在青城住了两天,与人老心不老的长风师兄畅所欲言,再静静思考,连游玩也忘记了.这是陆中原的思想从传统修真观念改变出来的重要转折点,从此,他踏上了热血求仙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