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哲看了看赖思齐三人,轻声道:“赖思齐你和彭凡、李道一三人去武馆吧,跟其他人讲今天自由练习,你们三人负责一下场面吧!”
“好!”三人听了转身就走!
“慢着,三位小伙子,刚吃完早餐,先休息下再走吧!”古先生见三人马上离去,似有所想道!
三人望了望柳哲,不知是去是留!柳哲望了望古先生,又看了看三人,点了下头,示意三人回来。
“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若羌县北境,罗布泊以西,孔雀河道南岸七公里处,罗布泊西岸的雅丹地形之中有一片沙漠,不知大家对这片沙漠是否有所了解?”古先生突然非常正经地做在沙发上,开始侃侃而谈。
葛易一听,正想大骂道:“靠,一片沙漠,能对它有什么了解!”
可话还没到嘴边,但听见吴管家眯着眼,倔着嘴一脸向往道:“我知道,那里是古楼兰所在之地!”
古先生瞧了瞧吴管家,倒也不奇怪,继续道:“在历史上,楼兰属于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与敦煌邻接,西元前后与汉朝关系密切。楼兰古城曾经是人们生息繁衍的乐园,周边有着烟波浩淼的罗布泊,人们在门前环绕的清澈碧波上泛舟捕鱼,在茂密的胡杨林里狩猎,生活在大自然的恩赐园地。在楼兰王国前期,楼兰古城是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古代“丝绸之路”的南、北两道从楼兰分道,依山傍水的楼兰城成了亚洲腹部的交通枢纽城镇,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曾起过重要作用。”
葛易一听是古楼兰,倒也来了兴致,他这人从小颇爱诗文,最是喜欢王昌龄那句充满英雄气概的诗词:“不破楼兰终不还”!不过,一听到古先生没完没了的长篇大论,葛易便没了耐心,打断古先生的话题道:“古前辈,你就说重点吧,别像考古一样,婆婆妈妈的,连根牙签都不放过!”
古先生朗笑道:“呵呵,你说得对,我原本就是考古的,细致是我的风格。你要听重点也可以,但我还是得一条条说来。这样吧,你先到一边忙活去,等到了重点地方,我再叫你,怎么样?”
葛易一听,顿时垂着头,泄了气!
“张骞通西域后,楼兰成为东西方交通的重要孔道。
魏晋之时,西域长史驻楼兰城,使之成为西域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古丝绸之路南、北两道早些时候就从楼兰分道。
楼兰城作为亚洲腹部的交通枢纽城镇,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曾起过重要作用。
汉朝、匈奴和周围一些游牧民族国家经常为争夺楼兰进行大规模战争。
楼兰被人们称为“一块紧张的世界史的纪念碑”。
曾盛极一时的西域重镇在公元3世纪后迅速地悄然退出历史舞台,直到一千七百年后的今天,还保持着她“谢幕”时的姿态,令人恍忽觉得历史就发生在昨天,这一切至今还是个没有真正揭开的谜底。”
“1900年3月28日,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正在罗布沙漠中考察,他雇佣的驴工兼向导,维吾尔族农民艾尔迪克因丢失工具,在寻找的途中,偶然在罗布泊西北岸发现一片古代遗址,斯文赫定听说后,马上随艾尔迪克来到了遗迹处,发现这片古代遗迹。
地面散布这美丽的木雕、织物、钱币。因缺乏饮用水,斯文.赫定只好返回。经过一年的准备,在1901年3月3日,斯文赫定专程来到这片遗迹,进行了一个星期的发掘工作。
经过整理分析,赫定根据出土文书中有楼兰字样,遂将此遗迹定为楼兰,这一重要发现震惊了世界,为斯文赫定获取了极大的荣誉。
斯文赫定之后英国人斯坦因、日本人大谷光瑞、枯瑞超等沿着赫定的路线图找到楼兰遗址的,他们的发掘工作更彻底和细致,但同时也是破坏和掠夺性的。”
葛易一听,又是日本人捣乱,顿时便大嚷道:“吗的,又是鬼日的日本人!”
这一讲就是一个多小时,大家都听得兴起。“小易,给我倒杯茶来吧,我讲得都口渴了,马上就要到重点了啊……”
葛易一听马上就要到重点了,哪顾得了手脚及其它,想也没想,就乖乖地跑去倒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