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不疑问道:“先生认为荆州将若何?我等又该当如何?”
潘早已胸有成竹,道:“荆州的重心在南郡,焦点在江陵。曹操东征固然元气大伤,但在荆州实力上仍远超过孙刘;不过周瑜挟乌林大胜之威,士气正旺,又有刘豫州相助,应该会占上风。双方争夺南郡可谓棋逢对手,胜负一时是不能见分晓的。周瑜必然难以顾及荆南四郡,此际正是主公用兵之机。”
周不疑道:“周瑜虽然一时难顾及荆南四郡,但是刘备势力有大公子刘琦、卧龙诸葛亮。诸葛亮必然会利用刘琦的名义攻略荆南,这该如何应付?”
潘道:“不错!孙刘联盟必然会有分工,周瑜主攻南郡,刘备主略荆南。主公只有一残郡,只能和刘备、孙权,方能稳据武陵。”刘先无奈地点了点头,根据荆州的形势,也只得如此。
周不疑笑道:“刚摆脱曹操虎口,就依附孙刘狼窝,岂不是始终不能自立?”
潘道:“确实不能与孙刘争锋!公子难道有好办法?”
周不疑取出一物,刘先观后慢慢展颜,潘观后哈哈大笑:“既有这件宝贝,当可与刘豫州争锋于荆南。”
刘先道:“事急矣!再耽延时日,长沙、零陵、桂阳三郡探知乌林曹操战败的消息就会约束各城以待故主之子刘琦或刘备,这件宝贝也将成为一纸空文。”言罢携潘之手回县衙,县长正备晚宴以待。
刘先毫不客气地坐上宴席主位,手指身前伫立的书童,对身着锦衣玉带的县长道:“从此刻开始,汝县长之职削除,由书童暂代!”
令我的书童代我官职,县长不由爆汗,连声叫道:“某不服!某不服!某的县长是州牧任命,汝无权利随意任免官职。”
刘先沉下脸来,道:“对本县事务,汝一问三不知,失职至此!本太守开恩没有追究汝之罪状,汝竟然还敢鸹噪?”遂即吩咐左右:“拖下去赏二十大板!若再不服,赏四十大板;依次类推。”刘先已将自己的二十随从与周不疑的二十骑兵权且充作郡衙役。
县中官吏闻县长的惨叫声,一个个颤栗不已,生怕迁怒到自己头上。刘先那里有空处理他们,这些官吏以及县衙役的去留自然都是交给新县长。
几家欢喜几家愁。书童早被刘先的这番举措惊呆了,直到县长发出猪嚎般的惨叫声才回过神来,旋即跪下,道:“吾家老爷虽怠于政务却也保一方平安,望太守大人开恩。”
二十大板瞬间而过,刘先才道:“从今开始,在吾治下,尸位素餐者一律革除。诸位当引以为戒。”县中官吏无不震动,但谁也不敢辞官,一辞不就代表了自己尸位素餐?
周不疑问道:“请问县长尊姓大名?家乡何处?”
书童答道:“小子叫陈贺之,扬州丹阳人。昔日袁术造乱于江淮,吾与家人罹难失散,辗转流亡于江湖。其间的辛酸一言难尽,幸得我家大人收做书童。”
周不疑道:“陈贺之,汝已脱为一县之长,不必谦卑。今吾舅决心励精图治,陈县长当一展所长。”
陈贺之道:“刘大人提拔之恩,贺之没齿难忘,敢不尽心竭力、有所作为?”
周不疑道:“舅舅,陈县长尚无字,何不赐之?”
刘先抚须沉吟片刻,道:“陈贺之,吾赐汝字‘子云’,汝可愿否?”
陈贺之听了兴奋异常,跪谢道:“子云拜见主公!”
“呵呵……”刘先大喜,道:“今番先连得两位贤才!真是高兴,诸位一起饮三杯!”众人喜而饮之,其乐融融。
次日,刘先召集众人,命潘为武陵都尉,掌管武陵军事。让周不疑持“督荆南四郡”的征南将军令招抚长沙、零陵、桂阳并借兵。
刘先虽为武陵太守,其实情形不容乐观。治所临沅被巩志占据,不但失却妻子,而且印绶文令等皆失,且其为郡守的时日不长,不容易调动各县兵马。汉寿兵七百,马一百,库中钱九万、粮三千石;而临沅作为治所,兵两千,马三百,库中钱三百万、粮三万石。汉寿兵马钱粮皆不及临沅。
潘此时只能整顿兵马、修葺城墙、做好防御。陈贺之这人十分知趣,太守既然驻留于汉寿,这个县长那有事可做,于是他主动请命至作唐县调动兵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