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脸轮廓分明,尖锐的目光咄咄逼人,还有一张坚毅的嘴。
他英俊瘦长,有一双纤细优美的手,走起路来像是脊梁骨上了钢条,步子大而有力,像是中国戏台上的英雄人物夸大了的步伐。
他那犀利审视的目光,像是要把人的五官和个性记下来以备日后之用。
戴笠给人的印象是聪明而有想象力,残酷而不择手段。
他作为中国最强大的秘密警察之一的头子所具有的个人影响与他和蒋介石之间的密切关系分开。
在众人的想象中,他至少代表了独裁的阴暗面。
他是老头的一把利剑,而在百姓的眼中则是蒋的刽子手。
事实上,戴笠可能享有的独立性来自于他本人所具有的威慑力,但是反过来说,这种威慑力几乎全来自于他与蒋的接近—加上他那些众所周知,无所不在的耳目与爪牙。
他不能不由衷地从心里感到自得满足,渐渐嘴角上露出一丝稀有的浅笑,但很快又迅速地收敛住了。
和往常一样,他不能让任何人猜透他的心思,只能叫人捉摸不透他的喜怒无常的性格。他故意放缓了在室内的踱步的步伐,毫无表情地从那些纷乱的目光中穿过。
军情处处长唐文轩汇报了上海陈颖弘,蔡映雪,赵欣茹,孙美萍,朱凤春,潘淑琴,柴倩如,田秋芬的情况,并提出她们和新四军走的很今有被赤化的危险。
戴笠要求部下绝对效忠于他。
在他看来,军统的任务就是当老头子的“耳目手足。”
军统局的成员不能有独立思考的想法,必须满足主子的要求,甘为领袖效犬马之劳。
戴笠希望他所标榜的一套既可作为权宜之计,也可充当普遍的原则。他的有些训令直截了当,如“同志们要吃苦耐劳,努力工作。”
他是军统局内务的主要仲裁人,他对局规的解释对部下可谓是生死攸关。
但是兄弟义气本身对他那种生死予夺的权力也有一定的约束。
其约束力体现在戴笠不能为了权宜之计而背信弃义。这就是为什么一方面有充满神秘色彩和英雄主义的陈颖弘事件,另一方面又会发生双重或三重的叛逆行为。
这一事件使戴笠处理部属行动的能力受到了严峻的考验。
戴笠对唐文轩:“我们不能放弃,否则在老头子那没法交待。”
第八十四章.处境日益险恶
一.
间谍,情报,保卫,反特,总是那些热门畅销书报杂志的永远话题。
这是中国隐蔽战线的深层揭秘,这是中国无名英雄的历史传奇,这是中国情报,保卫战线的真实历史。
戴笠立刻明白这项特殊的任命生死攸关责任重大。
他向蒋介石发誓:“从今后雨农将置生死于度外,为完成我们的抗日使命与敌人作殊死的斗争。
如若失败,甘愿被领袖处死。”
戴笠的部下常把他的誓言与战国时燕国的刺客荆轲相比,荆轲临行时对焦虑不堪的燕太子丹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唐文轩不愧久经风霜的老将,复杂的局势经过他的梳理,很快就理清了头绪,
军统已得知南京日伪高级官员将于月末乘坐“天马号”特快专车由沪赴沪出席日伪特别秘密会议,乃由军统宁沪区所有小组和忠义救国军全体出击。
忠义救国军是一支带有浓厚帮会色彩的武装,其成份非常复杂,主要是散兵游勇,破产农民和流氓无产者,这些人文化不高,目光短浅,讲义气,够";哥们";,对中国历史上许多";英雄";和";哥们";的故事耳熟能详。
其实,在承平之时,他们只知寻求一己的个人利益,对国家、民族之类的抽象概念并不关心,而且还有鱼肉乡里、横行霸道的情形发生。
但是当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中国土地上肆意蹂躏。
破坏了了他们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的时候,他们的内心就变成了只要一粒火种就能点着的干柴,此时此刻,只要有人登高一呼,他们立刻就会蜂拥而起,抵抗外侮。
计划于11月28日晚间,在李王庙附近埋设地雷炸药于铁轨旁,29日上午,由沪至宁的快速火车“皇马号”驶到此处,遂碰触地雷引发爆炸,造成列车颠覆,
然而事情发展并非如人所愿,在前后都由铁甲车严密保护下,野村正雄将军的专车,此时正慢慢地驶入上海车站,76号李士群想抢先上车去迎接,却被日本卫兵挡住,叫他在月台上等候,野村正雄将军好像故意来测验一下奴才们的耐心,他在车厢内观察了好一会儿,才慢慢地走出来。
他刚一露面便是迎来一阵欢呼,李士群这时才能赶上去向他行礼,接着便介绍唐生明等几个重要官员和他见了面。
下车后先在车站附近检阅了一队日军之后,才由日伪人员簇拥着去到上海的办事处,李士群亲手把许多所谓“功绩”的报表恭恭敬敬地呈送给他,他连看都不看一眼,便交给了他的侍从参谋。
李士群原来准备的长篇口头报告,一看到他这种神气,只好改为几句简单的颂词,说明“清乡”能取到一些成绩完全是依靠他和日军的“神威”才取得的。
野村正雄将军听了总算笑了一下,也勉励了李士群几句,李士群便感到极大的满足了。
在盛大的午宴之后,这个敌酋便在前呼后拥中驱车在上海城内绕了一个大圈子,并在几处名胜古迹处玩了一下,便算是“实地视察”完毕。
李士群为他忙了几天准备好的住宿处,他连去看一下都没有兴趣,迳直到豫园日军小林师团长住处去过夜,没有给奴才赏一点面子,弄得李士群很为难堪。
二.
汪精卫决定要乘坐日本天皇赐给他的那架专机去苏州,以显示他的身份,所以苏州机场得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