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推开毛泽东的窑洞门,看见毛泽东和周恩来;任弼时正围在火盆边讨论问题,就犹豫了一下。毛泽东问,彭老总回来了?
彭德怀说:“主席,我想……。”
周恩来递给彭德怀一个热气腾腾的杯子,说:“先别忙说,先喝口茶。”
第一五一章。实力智慧的较量
一。
风尘仆仆的彭德怀心急火燎地从外面闯进毛泽东的窑洞,劈头就说:“前边快顶不住了,你们为什么还不走?”
警卫员看见彭德怀脸涨得紫红,样子相当凶,看得出来,他有些沉不住气了。
彭德怀自己当然从来就没怕过,但是,作为这里的前线指挥员,他从心里怕伤着毛泽东和周恩来。
彭德怀见毛泽东没有吭声,火更大了:“前边的战士每时每刻仍然在流血;在牺牲,你们知不知道?”
毛泽东还是不说话。
刚从前线下来的彭德怀搞不清毛泽东为什么不走,越说越火:“保卫你们的安全是我们的责任,你们出了事不是你们个人的问题。
你们对自己不负责任,我们可还要对人民负责任。”
彭德怀脾气不好,但心绝对好。
毛泽东明白,敌人还没有到延安,我不能走。
等敌人进了延安,我再走也不迟。
我现在撤离,对不起前方的战士。
前方的战士要保卫延安;保卫毛主席,可是敌人还没有到,毛主席就走了,你叫他们保卫谁呢?
彭德怀又说道,你知不知道,现在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在流血,他们一退再退,已经到了最后的防线了。
我来时,松树岭阵地已经在肉搏了,被敌人占领,又被我们夺回。
你再不走,就,就危险了。
延安是一定要放弃的,但陕北不能放弃。
毛泽东在延安还要等一等。
他在等一个人。
是谁?
三五九旅旅长王震,在彭德怀走后,警卫排长阎长林告诉毛泽东,新四旅的干部想见您,他们在延安近郊掩护转移已经打了六天六夜了。
毛泽东说,让他们来吧。
袁学凯,那时是新四旅的一个团长,他起初在团指挥所接到电话还以为听错了呢,不过他马上想起了上次阎长林来玩时,大家曾表示想见一见毛主席。
不过当时只是说说,谁知毛主席立即答应了。
袁学凯和新四旅的干部来到毛泽东所住的窑洞。
阎长林说,毛主席说很对不起你们,不能来亲自迎接你们,他正在批阅文件,请你们稍等一小会儿。不一会儿,毛泽东拿着文件出来,顺手放在桌上,笑着说:“让你们久等了。
你们看,要搬家了,要给胡宗南腾延安嘛,忙一些。”
说完,毛泽东便大笑起来。
刚从火线下来的虎将们也开怀大笑,一时间,笑声淹没了枪炮声。
毛泽东与他们一一握手,询问他们的名字,然后请他们抽烟。
两种烟随便吸吧,这一种是咱们自己造的,那一种,还是日本人送给我们的呢。
毛泽东点上一支土造烟问:“打得怎么样?
伤亡大不大?
袁学凯说:“只要中央下令,战士们保证不让敌人进延安城。”
毛泽东又说:“小袁,你说说,你们有些什么想法?”
“一枪不放,就把延安让给敌人,真不太甘心。”
袁学凯长征时给毛泽东当过警卫员,和毛泽东很熟,说话自然随便些。
毛泽东笑起来说:“你可以放枪呀,你完全可以放枪欢迎胡宗南嘛,告诉他,我们走了,延安这个包袱我们免费送给他,让他背吧。”
二.
这时在延安的外围,国民党的军队正在迅速逼近,有着十年中共中央驻地历史的延安即将沦入胡宗南之手。
直到3月18日下午,敌人越来越近了,仍在办公室办公的毛泽东都能听到手榴弹的爆炸声和敌人的枪声。
周恩来与毛泽东从容自在地在窑洞中吃了晚饭,才最后撤离延安。
趟过延河时,看见延安城已经被火海染成桔红色,有些人都不由地抽泣起来,频频回过头去,像守望自己可爱的家乡,脚步开始迟滞。
大家知道这是战略上需要,这是为了将来打下西安,打下南京,打下全中国。
但在感情上就是过不去,就是咽不下这口气。
慢慢地直到夜色吞没了这座小小的古城和那一片火海。
开始了转战陕北一年多的历程。
战争,不仅是实力的较量,也是智慧的较量。
中央军委和各野战军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国民党军始终摸不清楚中共中央和各野战军司令部的确切地址。
为便于行动,中共中央机关的工作人员按军事编制,组成一支名为昆仑支队的短小精悍队伍,由任弼时任司令员,化名史林,陆定一任政治委员,化名郑位。
毛泽东则化名李得胜,周恩来化名胡必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