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_霹雳娇娃-之巾帼八杰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86章(1 / 2)

村子周边峥嵘的山势,又似乎是天然的阻击阵地。

距华北重镇石家庄仅90公里。

这里交通方便,易守难攻,既适宜危机时刻向山里撤退,顺利时又便于向城市进军。

自抗日战争以来,平山县为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根据地所环抱。

平山县是晋察冀边区第四军分区和第二军分区领导机关所在地,中共中央北方分局,晋察冀边区政府,晋察冀军区等首脑机关也曾在这里居住长达三年半之久。

平山县是晋察冀边区的模范县,西柏坡是个模范村。

河北省西部平山县的西柏坡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其东南是华北大平原,距华北重镇石家庄70公里,且交通便利。

西北则为太行腹地,如有不测可退居深山,可谓能攻,能守,能进,能退。其次,西柏坡人民当时生活比较富足,滹沱河擦村而过,两岸滩地肥美,稻麦两熟,是有名的鱼米之乡。

另外,西柏坡一带党组织健全,人民群众基础好。

在抗日战争时期,曾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和战斗集体。

1948年的时候,蒋介石曾经密令傅作义集中三个军外加两个师偷袭石家庄。

当时,蒋介石已获悉中共中央驻地可能在石家庄西部地区的情报,但是他们并没有掌握具体位置。

如果蒋军知道毛泽东在西柏坡,而西柏坡又一直是自北平到太原的航线必经之处,或许只需要几架飞机轰炸就可达到目的。

第一六一章。山沟里的紫禁城

一.

中央工委决定进驻西柏坡。

以刘少奇同志为书记的中央工作委员会,东渡黄河,于同年五月先期来到西柏坡,进行中央委托的工作。

此后,近两年的时间里,刘少奇同志就居住在这里。

刘少奇同志的生活非常简朴,他的办公室既是会议室,也是中央工委的办公处。

工委期间,许多重要会议就是在这里召开的。

为了彻底消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制度,经中央批准,刘少奇同志在西柏坡主持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会议是在大院西边的一个打谷场上召开的,主席台设在附近的一个旧房基上,上边搭了布棚。

参加会议的各地代表坐作在石头上听取刘少奇同志的报告。

最后,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并于同年十月十日由中共中央正式公布。土地改革的极大成功,大大加速了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

在崇山峻岭之中,人们好不容易来到了党中央指挥部,不仅深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在这么隐蔽的地方,难怪敌人无法发现。

又不禁惊叹中国共产党那无以伦比的智慧。

居然在这不起眼的西柏坡村,它有利的地形为中国解放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是在中国历史上难以抹杀的辉煌一页。

这个号称“山沟里的紫禁城”的小村子,不仅仅是指挥中心的所在地,还举办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七届二中全会,这个本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与延安,瑞金等革命胜地齐名,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红色大本营。

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采取的是游击战,平缓的地势无法躲闪敌人强大的武器攻击,但是,在着敌明我暗的优越地理环境下,我军才能采取有效的防守战略,才有机会反守为攻。

于是,毛泽东果断地决策:同蒋介石决战!

要关门打狗!

中国的军事形式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

穿过防空洞;看到一座三间窑洞式的房屋;它是陕北来的同志盖的。

起初准备让毛泽东同志住;毛泽东同志考虑到朱总司令上了年纪;就让给了总司令。

这样朱总司令才从刘少奇同志的前院搬到了这里。

屋内的用品和其他首长一样;大多是战利品。

会客室里的金属桌椅是陈毅同志送给他的;这是1947年孟良崮战役中我军从敌第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那里缴获的战利品;在西柏坡总司令一直使用着他。

七届二中全会期间军事组的同志;像彭德怀,贺龙,陈毅,聂荣臻等多次曾在这里讨论军机大事。

当年他和刘少奇等同志一起不仅成功地领导了中央工委的工作;还协助毛泽东同志组织指挥了三大战役;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

二.

北风凛冽的寒冬,仍使人感到一阵暖意。

远眺四方,心旷神怡,给人一种坦然,粗犷之感。

过了没有多久,已经夜色沉沉,大雾弥漫,空气冷冽,砭人肌骨,他们急驰在平坦的华北原野上。

坐在车内仍感到丝丝寒意侵入,车在夜幕中飞驰,通过车灯,路边的坚冰和枯枝上的白霜隐约可见,朦胧中又可闻鸡鸣。

窗外是一片苍茫的寒气浸润的原野。

冬日的太阳刚刚升起,给北中国的野塘寒林,远村孤冢镀上了一层橘黄的亮光。

放眼望去,荒草之外更有荒草,烟霭之外更有烟霭。

唯一可看的,是裸露的,油绿的稼禾,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天是苍黄的天,地是辽阔的地。

耳畔冷风阵阵,亘古的风尘,大碗的烈酒,寒光的刀锋,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排山倒海的战阵,喷涌而出的血液。

千百年来,这里一直是华夏的胸膛,不止一次发出过民族精神的强音。

这座普通的农民住宅分为前后两个小院。

四合院里有多种树木;一丛月季使这个小院富有生机;一棵海棠树和杏梅在收获季节更令人向往。

前院设有警卫室,西边是水房,甬路西边有一个磨盘和猪圈。

滹沱河小麦金浪滚滚,是西柏坡村少有的好年景。

芒种过后,家家户户庆丰收,中央大院的人们也非常高兴。

为了祝贺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五位书记经一年多转战,在西柏坡会合,地址就选在大院中央的打谷场上。

人们见毛主席满面笑容来到门前,大伙一下围拢过来高兴极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