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定和老婆很快就发现了站在门边的定权和定海,老定说:“权,出什么事了?我记得今天没有放假啊。”
“叔,是阴谋,工厂要倒闭了。”
“是阴谋?是谁的阴谋?这么狠。”
“应该是竞争对手的阴谋,趁我们的资金链出现问题,将我们的员工全部挖走。”
“这阴谋也太严密了,我们大家都没有听到一点儿风声。”老定怎样也想不通,这么繁荣的工厂,突然就大变样了。
他们两个说话的时候定海已经想到了些什么,他想到这件事情并不是阴谋这么简单,也许并不是阴谋,而只是管理出现了问题。
“哥,工厂的员工们好像都是从一个城市来的,对吧?”定海问道。
“问到点子上了,他们不仅来自同一个城市,大部份还都是同一个村的,要不然就是邻村的,难道他们商量好了一起跳槽?”他的问话让定权想到了管理方面的漏洞,于是说道。
“为什么你会招同一个村的人呢?”定海提出了疑问。
“招熟练工难啊,谁介绍的人谁就会卖力帮忙,这样很快就能适应岗位,一直以来这方法都觉着挺好,并且我们这的介绍员工制度还有奖励,发展如此迅速靠的就是这法子。”
“那现在就真的一点办法也没有了吗?”
“叔,你可以马上回老家招到一批人吗?只要有人就有办法。”
“老家招人也困难,尤其是招熟练工,基本上找不到,不过我回去问一问,也许会有意外的收获。”老定很为难。
“你回去顺便找一找投资者,在这生死一刻,能靠的也只有叔叔你了。”
“那我就回去尽力办了,你婶婶还留在这里帮忙吧,你马上开车送我去车站,我现在就回去。”老定决定立即行动。
“叔,只要是想挣钱的,人还实在的,又能长期干的,就算不懂,也先招出来工作吧,一切就拜托叔叔了。”定权想了想觉得还是有必要交待清楚。
“放心吧,不管有什么进展,我会随时把消息告诉你。”
“那我们走吧。”
“哥,你马上回来吗?我能帮忙做些什么吗?”定海最怕自己无事可做。
“待会另两个老板可能就过来了,你安抚他们,就说我去车站了,马上回来。婶婶,我和叔叔先走了,这些日子真的很感谢!”
定权的内心大受打击,他已经不在抱有希望,但是他知道只能这样处理,缺钱找钱,缺人找人,什么都缺就什么都得想办法找,那怕是最渺茫的方法,这些年的努力在一夜之间付诸东流,无论如何他都不甘心。
周老板和王老板接到电话就马上从家里赶过来了,两个人坐在办公室里,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老周唉声叹气,既抱怨自己也抱怨别人,为什么就没有早下定决心撤资?为什么就相信了这样一个经验不够丰富的年轻人?
老王没有抱怨,一路上都在分析原因所在,是否应该就此将工厂出手,以免出现债务,很显然他已经失去了信心,不想挽救。
老周和老王甚至没有到车间里转过,他们只是稳稳地坐在办公椅上等待着定权的决定,等得烦了心就开始想着如何说服定权进行工厂清算,清算下来肯定不会亏本,比当初投入的资金相比,应该要多一些。
正当两人在各自心底盘算着好处的时候,定权回来了,他一路上已经想好了,进门就说:“老王,老周,事情我想你们已经清楚了,我有无法推托的责任,不过在你们决定清算前,我希望你们可以给我三天时间,如果在三天内我不能恢复正常生产,那我对清算没有任何意见。”
老王想,既已如此,何必垂死挣扎?
老周想,三天,不过是给定权的最后一个面子,工厂不会再有奇迹,清算是最佳的选择。
定权想,不管他们怎么想,三天是最后的机会,先招人再说,新人的薪水最少是一个月后才支付。
(终于写到第三十五章了,也终于成了一个宅男,下班了就开始笔耕,找灵感,生活习惯慢慢有了质的变化,加油!!……)
第三十五章有奇迹吗
定权一面去联系劳动力市场,一面去联系竞争对手,将手中的部份订单转出去。
定海知道,骗子没有骗他,这次真成了一个疏忽大意的早知情人,在这件事上,他成了一个处于自责中的配角,他所能做的,只能是放下大学生的架子,戴上白色的口罩,坐在原来属于别人的位置上,进行产品加工操作。
他的手脚有些笨拙,完成一个产品的操作时间很长,但他必须尝试,必须工作,要不然他找不到任何他能做的事情。
他慢慢地工作着,车间的静谧慢慢地在心中形成一种凄凉的感觉,他无法全神贯注地工作,对工厂能否生存的信念在心中一步步地退却,他又陷入茫然的状态。
他很讨厌这种茫然的感觉,这种感觉一但产生,就会经常向大脑袭来,严重影响情绪。这种感觉已经不是第一次有了,每次他都无法从容应对,低落的情绪像野火在蔓延,火热的午夏,饭堂里却冷冷清清,他的午饭吃得很艰难。
人生不过吃喝拉撒,定海难以下咽,他妈妈坐在他的对面,看着儿子的样子,她心如明镜,她知道儿子会因为工厂的事情而难过,但她能说什么呢,儿子如果又再次失业,她的内心又将在遥遥无期的等待中煎熬。
母子两费了半个多小时才终于将肚子填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