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的半个月中,孙行就一直在训练自己的技术。
说起来这其实也算不上什么难事,与其说是他不熟悉这些技术,倒不如说是他一上车就光顾着猛踩油门,而把这些技术要点抛诸脑后,想不起来用罢了。
毕竟以孙行的能力,就算把这些教科书的技术要领和要求记在脑子里,在驾车的时候完全照本宣科,效果也差不到哪去。
可惜孙行有那么一次可以说是非常失败的“处女驾”经历,戴当初只是为了测试一下他的能力,怎么也不会想到由于这孩子本身激进的性格再加上一次非常冒进的驾驶经历,让他一下子就养成了彪悍而不顾后果的驾驶风格。
本来在加入罗姆车队以后他还是有很多机会改过来的,不过现在看来,很显然他这种习惯不但没改过来反而是更加深了。
这主要是因为这家伙在开始都没怎么注重驾驶训练,在每天少得可怜的驾驶练习中,他都是在作单人练习,问题很难被发现。
玲虽然指正过他很多次,不过也只停留在口头上,孙行是个不怎么听得进去别人意见的家伙,而玲自己又是个缺乏主见和自信心的女孩,说教的效果自然微乎其微。
在输给车子不如自己而且力量又弱的次仁森格之后,孙行终于稍微端正了一下态度,开始向着一个合格车手的驾驶风格靠拢。
虽然养成这个习惯的时间并不长,但激进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了,头几天的矫正练习也不是那么轻松的,这家伙还是一不留神就会踩死油门狂飚。
借着斯巴达的“强制改造”,孙行用了三四天的时间,终于能够时刻提醒自己在驾驶中注意油门的控制、转向的力度以及走线的调整。
把这些东西都转化成经验还需要时间,他目前能做到的只是精确地按着教科书内容来操控赛车。
在他又用了一周时间基本把自己在驾车过程中用脑思考变成了一项习惯之后,边程终于准备带队去打访问赛了。
边程也不过是个土财主,资金有限,所以这次巡赛团本着精简的原则,能不用带上的人就不带上。
像肾亏大叔这样的,本来就不是隆达车队的人,要是跟着一起去还得支付劳务费,所以边程直接把他给否了,至于技术方面会出现的问题,边程认为有他就可以应付了。
边程自己有一个技师团队,然后又从罗姆车队借调4个“二把刀”技师,一共8个人,正好分成两组作为次仁森格和孙行的技术支援。
边蓉软磨硬泡地也算凑上了一脚,负责处理日常事物以及联络比赛。
表面上看起来什么都不用干的玲还是老样子,哪里需要她,她就会出现在哪里,继续充当“万用表”的角色。
而至于一点用处都没有的小巴特,则是拿出了自己的大型穿梭机作为运输工具,混到了一个名额,不过这也改变不了他毫无用处的事实。
就这样,一支由14个人、两辆赛车以及三辆支援车组成的巡赛团便十分低调地开始了访问赛之旅。
按照边程的估计,他们必须进行9场以上的比赛而且全部获胜,才能够得到圈子里人们的认同,而且所找的对手必须是那些实力强劲的车队,再除去可能会失败的比赛,把场次数定在12到13场比较合理。
还剩下一个月多点的时间,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必须平均两天多一点就要访问一个地区,同时进行比赛。
一场访问赛从双方开始联系到比赛成行再完成,少说也要花两天的时间,所以这趟巡赛不但时间紧迫,而且每次比赛供两个车手熟悉场地的时间也不多。
而如果比赛中车子再出什么要命的问题,那就更麻烦了,所以每个人都希望车队能够以连胜9场的成绩完成这次巡赛,当然这难度也是相当大的。
而这次巡赛的第一站就是北京大都会,对手则是跟孙行有过一次“交锋”的罗天龙。
小巴特提供的穿梭机是一架大型纳加利h3,这架穿梭机跟孙行曾经坐过的那架纳加利性能一样,也是搭载了量子引擎和微型曲速引擎,同样不能飞出大气层,同样具有7倍音速的最大速度,不过载重量则达到了35吨,用作边程这支小车队的运输机刚刚好。
北京还是一如既往的繁华,一来到市区,孙行就直接奔向了那家让他梦回了千百次的全聚德,不过他的如意算盘并没得逞,边程带着他以及边蓉直接去了灰龙门的总堂。
“这么快就又来找我了,真是阴魂不散,奶奶的……”这是罗天龙见到孙行他们的头一句话。
“大龙,废话不说了,我们时间真的很紧,行个方便快点安排好可以吗?”边程直接切入正题。
在来北京之前边程就已经联系过罗天龙了,双方也达成了共识,所以边程一到达这里就想尽快开始比赛流程。
“那没问题,现在刚刚中午,给你们一下午的时间熟悉赛道,晚上就进行前赛,你们没意见吧?”地下飚车属于灰龙门最主要的“业务”范围,罗天龙一谈到比赛的事情,态度还是很认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