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
作者:佚名
《山海经.五藏山经》
卷一南山经
南山经之首曰鹊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
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谷而黑理,其华
四照,其名曰迷谷,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
々,食之善走。丽{鹿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
疾。
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多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黄金。
又东三百八十里,曰翼之山,其中多怪兽,水多怪鱼,多白玉,多蝮虫,
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阳之山,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白金。有兽焉,其状
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怪水出焉,
而东流注于宪翼之水。其中多玄龟,其状如龟而鸟首虺尾,其名曰旋龟,其音如
判木,佩之不聋,可以为底。
又东三百里柢山,多水,无草木。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
羽在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鲑,冬死而夏生,食之无肿疾。
又东四百里,曰爰之山,多水,无草木,不可以上。有兽焉,其状如狸而
有髦,其名曰类,自为牝牡,食者不妒。
又东三百里,曰基山,其阳多玉,其阴多怪木。有兽焉,其状如羊,九尾四
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犭,佩之不畏。有鸟焉,其状如鸡而三首六目、六
足三翼,其名曰<尚鸟><付鸟>,食之无卧。
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
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有鸟焉,其状如鸠,其音若呵,名曰灌灌,
佩之不惑。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翼之泽。其中多赤,其状如鱼而人面,其
音如鸳鸯,食之不疥。
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箕尾之山,其尾于东海,多沙石。水出焉,而
南流注于,其中多白玉。
凡鹊山之首,自招摇之山,以至箕尾之山,凡十山,二千九百五十里。其神
状皆鸟身而龙首,其祠之礼:毛用一璋玉瘗,糈用米,一璧,稻米、白菅为
席。
《南次二经》之首,曰柜山,西临流黄,北望诸毗,东望长右。英水出焉,
西南流注干赤水,其中多白玉,多丹粟。有兽焉,其状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
其名曰狸力,见则其县多土功。有鸟焉,其状如鸱而人手,其音如痹,其名曰
,其名自号也,见则其县多放士。
东南四百五十里曰长右之山,无草木,多水。有兽焉,其状如禺而四耳,其
名长右,其音如吟,见则郡县大水。
又东三百四十里,曰尧光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金。有兽焉,其状如人而
彘,穴居而冬蛰,其名曰猾,其音如斫木,见则县有大繇。
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羽山,其下多水,其上多雨,无草木,多蝮虫。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瞿父之山,无草木,多金玉。
又东四百里,曰句余之山,无草木,多金玉。
又东五百里,曰浮玉之山,北望具区,东望诸毗。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牛尾,
其音如吠犬,其名曰彘,是食人。苕水出于其阴,北流注于具区。其中多鱼。
又东五百里,曰成山,四方而三坛,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门豕>水出
焉,而南流注于勺,其中多黄金。
又东五百里,曰会稽之山,四方,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石。勺水出焉,而
南流注于。
又东五百里,曰夷山。无草木,多沙石,水出焉,而南流注于列途。
又东五百里,曰仆勾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草木,无鸟兽,无水。
又东五百里,曰咸阴之山,无草木,无水。
又东四百里,曰洵山,其阳多金,其阴多玉。有兽焉,其状如羊而无口,不
可杀也,其名曰患。洵水出焉,而南流注于阏之泽,其中多芘蠃。
又东四百里,曰勺之山,其上多梓楠,其下多荆杞。滂水出焉,而东流
注于海。
又东五百里,曰区吴之山,无草木,多沙石。鹿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
又东五百里,曰鹿吴之山,上无草木,多金石。泽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
滂水。水有兽焉,名曰蛊雕,其状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婴儿之音,是食人。
东五百里,曰漆吴之山,无草木,多博石,无玉。处于东海,望丘山,其光
载出载入,是惟日次。
凡《南次二经》之首,自柜山至于漆吴之山,凡十七山,七千二百里。其神
状皆龙身而鸟首。其祠:毛用一璧瘗,糈用。
《南次三经》之首,曰天下虞之山,其下多水,不可以上。
东五百里,曰祷过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犀、兕,多象。有鸟焉,其状
如,而白首、三足、人面,其名曰瞿如,其鸣自号也。水出焉,而南流注
于海。其中有虎蛟,其状鱼身而蛇尾,其音如鸳鸯,食者不肿,可以已痔。
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有鸟
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
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又东五百里,曰发爽之山,无草木,多水,多白猿。水出焉,而南流注于
渤海。
又东四百里,至于旄山之尾,其南有谷,曰育遗,多怪鸟,凯风自是出。
又东四百里,至于非出山之首,其上多金玉,无水,其下多蝮虫。
又东五百里,曰阳夹之山,无草木,多水。
又东五百里,曰灌湘之山,上多木,无草;多怪鸟,无兽。
又东五百里,曰鸡山,其上多金,其下多丹。黑水山焉,而南流注于海。
其中有鱼,其状如鲋而彘毛,其音如豚,见则天下大旱。
又东四百里,曰令丘之山,无草木,多火。其南有谷焉,曰中谷,条风自是
出。有鸟焉,其状如枭,人面四目而有耳,其名曰,其鸣自号也,见则天下大
旱。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仑者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有木焉,其状如
谷而赤理其汗如漆,其味如饴,食者不饥,可以释劳,其名曰白{艹咎},可以血
玉。
又东五百八十里,曰禺稿之山,多怪兽,多大蛇。
又东五百八十里,曰南禺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水。有穴焉,水出辄入,
夏乃出,冬则闭。佐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海,有凤皇、雏。
凡《南次三经》之首,自天虞之山以至南禺之山,凡一十四山,六千五百三
十里。其神皆龙身而人面。其祠皆一白狗祈,糈用。
右南经之山志,大小凡四十山,万六千三百八十里。
卷二西山经
西山经华山之首,曰钱来之山,其上多松,其下多洗石。有兽焉,其状如羊
而马尾,名曰羊,其脂可以已腊。
西四十五里,曰松果之山。护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其中多铜。有鸟焉,其
名曰<虫鸟>渠,其状如山鸡,黑身赤足,可以已<月暴>。
又西六十里,曰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鸟兽莫居。
有蛇焉,名曰肥<虫遗>,六足四翼,见则天下大旱。
又西八十里,曰小华之山,其木多荆杞,其兽多乍牛,其阴多磬石,其阳
多<王雩>之玉,鸟多赤,可以御火,其草有萆荔,状如乌韭,而生于石上,
赤缘木而生,食之已心痛。
又西八十里,曰符禺之山,其阳多铜,其阴多铁。其上有木焉,名曰文茎,
其实如枣,可以已聋。其草多条,其状如葵,而赤华黄实,如婴儿舌,食之使人
不惑。符禺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渭。其兽多葱聋,其状如羊而赤。其鸟多,
其状如翠而赤喙,可以御火。
又西六十里,曰石脆之山,其木多棕楠,其草多条,其状如韭,而白华黑
实,食之已疥。其阳多<王雩>之玉,其阴多铜。灌水出焉,而北流注于禺水。
其中有流赭,以涂牛马无病。
又西七十里,曰英山,其上多,其阴多铁,其阳多赤金。禺水出焉,
北流注于招水,其中多鱼,其状如鳖,其音如羊。其阳多箭{媚},其兽多
乍牛、羊。有鸟焉,其状如鹑,黄身而赤喙,其名曰肥遗,食之已疠,可
以杀虫。
又西五十二里,曰竹山,其上多乔木,其阴多铁。有草焉,其名曰黄,其
状如樗,其叶如麻,白华而赤实,其状如赭,浴之已疥,又可以已。竹水出
焉,北流注于渭,其阳多竹箭,多苍玉。丹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洛水,其中多水
玉,多人鱼。有兽焉,其状如豚而白毛,大如笄而黑端,名曰豪彘。
又西百二十里曰浮山,多盼木,枳叶而无伤,木虫居之。有草焉,名曰薰草,
麻叶而方茎,赤华而黑实,臭如蘼芜,佩之可以已疠。
又西七十里,曰次之山,漆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其上多,其
下多竹箭,其阴多赤铜,其阳多婴垣之玉。有兽焉,其状如禺而长臂,善投,其
名曰嚣。有鸟焉,其状如枭,人面而一足,曰橐{非巴},冬见夏蛰,服之不畏雷。
又西百五十里,曰时山,无草木。逐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其中多水玉。
又西百七十里,曰南山,上多丹粟。丹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兽多猛豹,鸟
多尸鸠。
又西四百八里,曰大时之山,上多、柞,下多、,阴多银,
阳多白玉。涔水出焉,北流注于渭。清水出焉,南流注于汉水。
又西三百二十里,曰冢之山,汉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沔;嚣水出焉,北
流注于汤水。其上多桃枝钩端,兽多犀兕熊罴,鸟多白翰赤{敝鸟}。有草焉,
其叶如蕙,其本如桔梗,黑华而不实,名曰蓉。食之使人无子。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帝之山,上多棕楠,下多菅蕙。有兽焉,其状如狗,
名曰溪边,席其皮者不蛊。有鸟焉,其状如鹑,黑文而赤翁,名曰栎,食之已痔。
有草焉,其状如葵,共其臭如蘼芜,名曰杜衡,可以走马,食之已。
西南三百八十里,曰皋途之山,蔷水出焉,西流注于诸资之水;涂水出焉,
南流注于集获之水。其阳多丹粟,其阴多银、黄金,其上多桂木。有白石焉,其
名曰,可以毒鼠。有草焉,其状如藁茇,其叶如葵赤背,名曰无条,可以毒鼠。
有兽焉,其状如鹿而白尾,马脚人手而四角,名曰犭婴如。有鸟焉,其状如鸱而
人足,名曰数斯,食之已。
又西百八十里,曰黄山,无草木,多竹箭。盼水出焉,西流注于赤水,其中
多玉。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苍黑大目,其状曰{敏牛}。有鸟焉,其状如,青
羽赤喙,人舌能言,名曰鹦鹉。
又西二百里,曰翠山,其上多棕楠,其下多竹箭,其阳多黄金、玉,其阴
多旄牛、麝;其鸟多,其状如鹊,赤黑而两首四足,可以御火。
又西二百五十里,曰山,是于西海,无草木,多玉。凄水出焉,西
流注于海,其中多采石、黄金,多丹粟。
凡西经之首,自钱来之山至于山,凡十九山,二千九百五十七里。华山
冢也,其祠之礼:太牢。山神也,祠之用烛,斋百日以百,瘗用百瑜,汤
其酒百樽,婴以百百璧。其余十七山之属,皆毛用一羊祠之。烛者百草之未
灰,白席采等纯之。
《西次二经》之首,曰钤山,其上多铜,其下多玉,其木多、。
西二百里,曰泰冒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铁。浴水出焉,东流注于河,其
中多藻玉,多白蛇。
又西一百七十里,曰数历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银,其木多,
其鸟多鹦鹉。楚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渭,其中多白珠。
又西北五十里高山,其上多银,其下多青碧、雄黄,其木多棕,其草多竹。
泾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渭,其中多磬石、青碧。
西南三百里,曰女床之山,其阳多赤铜,其阴多石涅,其兽多虎豹犀兕。有
鸟焉,其状如翟而五采文,名曰鸾鸟,见则天下安宁。
又西二百里,曰龙首之山,其阳多黄金,其阳多铁。苕水出焉,东南流注于
泾水,其中多美玉。
又西二百里,曰鹿台之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银,其兽多乍牛、羊、
白豪。有鸟焉,其状如雄鸡而人面,名曰凫,其鸣自叫也,见则有兵。
西南二百里,曰鸟危之山,其阳多磬石,其阴多檀楮,其中多女床。鸟危之
水出焉,西流注于赤水,其中多丹粟。
又西四百里,曰小次之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赤铜。有兽焉,其状如猿,
而白首赤足,名曰朱厌,见则大兵。
又西三百里,曰大次之山,其阳多垩,其阴多碧,其兽多乍羊、羊。
又西四百里,曰薰吴之山,无草木,多金玉。
又西四百里,曰阳之山,其木多<木>、楠、豫章,其兽多犀、兕、虎、
、乍牛。
又西二百五十里,曰众兽之山,其上多<王雩>之玉,其下多檀楮,多黄金,
其兽多犀兕。
又西五百里,曰皇人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雄黄。皇水出焉,西流注
于赤水,其中多丹粟。
又西三百里,曰中皇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蕙、棠。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西皇之山,其阳多黄金,其阴多铁,其兽多麋、鹿、
乍牛。
又西三百里五十里,曰莱山,其木多檀楮,其鸟多罗罗,是食人。
凡《西次二经》之首,自钤山至于莱山,凡十七山,四千一百四十里。其十
神者,皆人面而马身。其七神皆人面而牛身,四足而一臂,操杖以行:是为飞兽
之神;其祠之,毛用少牢,白菅为席。其十辈神者,其祠之,毛一雄鸡,钤而不
糈;毛采。
《西次三经》之首,曰崇吾之山,在河之南,北望冢遂,南望之泽,西望
帝之搏兽之丘,东望<虫焉>渊。有木焉,员叶而白,赤华而黑理,其实如枳,
食之宜子孙。有兽焉,其状如禺而文臂,豹虎而善投,名曰举父。有鸟焉,其状
如凫,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飞,名曰蛮蛮,见则天下大水。
西北三百里,曰长沙之山。水出焉,北流注于水,无草木,多青雄黄。
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北望诸毗之山,临彼岳崇之山,东望
泽,河水所潜也,其原浑浑泡泡。爰有嘉果,其实如桃,其叶如枣,黄华而赤
,食之不劳。
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山,其上多丹木,员叶而赤茎,黄华而赤实,
其味如饴,食之不饥。丹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
沸沸汤汤,黄帝是食是飨。是生玄玉。玉膏所出,以灌丹木,丹木五岁,五色乃
清,五味乃馨。黄帝乃取山之玉荣,而投之钟山之阳。瑾瑜之玉为良,坚
粟精密,浊泽有而光。五色发作,以和柔刚。天地鬼神,是食是飨;君子服之,
以御为祥。自山至于钟山,四百六十里,其间尽泽也。是多奇鸟、怪兽、
奇鱼,皆异物焉。
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钟山。其子曰鼓,其状如人面而龙身,是与钦<丕鸟>杀
葆江于昆仑之阳,帝乃戮之钟山之东曰<山>崖。钦<丕鸟>化为大鹗,其状如雕而黑
文曰首,赤喙而虎爪,其音如晨鹄,见则有大兵;鼓亦化为鸟,其状如鸱,赤
足而直喙,黄文而白首,其音如鹄,见即其邑大旱。
又西百八十里,曰泰器之山。观水出焉,西流注于流沙。是多文鳐鱼,状如
鲤里,鱼身而鸟翼,苍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游于东海,以夜飞。其音如
鸾鸡,其味酸甘,食之已狂,见则天下大穰。
又西三百二十里,曰槐江之山。丘时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水。其中多
蠃母,其上金青雄黄,多藏琅、黄金、玉,其阳多丹粟。其阴有多采黄金银。
实惟帝之平圃,神英招司之,其状马身而人面,虎文而鸟翼,徇于四海,其音如
榴。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魂魂。西望大泽,后稷所潜也;其中多玉,其阴
多木之有若。北望诸毗,槐鬼离仑居之,鹰之所宅也。东望恒山四成,
有穷鬼居之,各在一搏。爰有淫shui,其清洛洛。有天神焉,其状如牛,而八足二
首马尾,其音如勃皇,见则其邑有兵。
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其神状虎身而九
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有兽焉,其状如羊而四角,
名曰土蝼,是食人。有鸟焉,其状如蜂,大如鸳鸯,名曰钦原,鸟兽则死,
木则枯,有鸟焉,其名曰鹑鸟,是司帝之百服。有木焉,其状如棠,黄华赤实,
其味如李而无核,名曰沙棠,可以御水,食之使人不溺。有草焉,名曰草,其
状如葵,其味如葱,食之已劳。河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无达。赤水出焉,而东南
流注于天之水。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丑涂之水。黑水出焉,而西流于大
。是多怪鸟兽。
又西三百七十里,曰乐游之山。桃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是多白玉,其中
多<鱼骨>鱼,其状如蛇而四足,是食鱼。
西水行四百里,曰流沙,二百里至于蠃母之山,神长乘司之,是天之九德也。
其神状如人而豹尾。其上多玉,其下多青石而无水。
又西北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
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有兽焉,其状如犬而豹文,其角如牛,
其名曰狡,其音如吠犬,见则其国大穰。有鸟焉,其状如翟而赤,名曰胜遇,是
食鱼,其音如录,见则其国大水。
又西四百八十里,曰轩辕之丘,无草木。洵水出焉,南流注于黑水,其中多
丹粟,多青雄黄。
又西三百里,曰积石之山,其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流,是山也,万物无不
有焉。
又西二百里,曰长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其兽皆文尾,其鸟皆文首。
是多文玉石。实惟员神氏之宫。是神也,主司反景。
又西二百八十里,曰章莪之山,无草木,多瑶碧。所为甚怪。有兽焉,其状
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击石,其名如狰。有鸟焉,其状如鹤,一足,赤文青
质而白喙,名曰毕方,其鸣自叫也,见则其邑有讹火。
又西三百里,曰阴山。浊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蕃泽,其中多文贝。有兽
焉,其状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
又西二百里,曰符惕之山,其上多棕楠,下多金玉。神江疑居之。是山也,
多怪雨,风云之所出也。
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三青鸟居之。是山也,广员百里。其上有兽
焉,其状如牛,白身四角,其豪如披蓑,其名曰敖因,是食人。有鸟焉,一
首而三身,其状如<乐鸟>,其名曰鸱。
又西一百九十里,曰山,其上多玉而无石。神耆童居之,其音常如钟磬。
其下多积蛇。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
谷。有神焉,其状如黄囊,赤如丹水,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为
帝江也。
又西二百九十里,曰山,神蓐收居之。其上多婴短之玉,其阳多瑾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