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夫人搂着女儿的手在不停的抖,她的声音也是抖的:“我的,我的儿,我的儿啊!”
余清然愣愣的说:“十年不见,母亲老了许多!”说完就后悔的想咬掉自己的舌头,真是蠢死了!
“是老了,都是快五十的人了!”余夫人却不在意,说她老了那不正是说明自己的女儿一直没忘记她吗?她高兴还来不及呢!
蕴秀青鹤等人忙扶了母女二人上座,奉上茶点便识趣儿的退下让她二人可以痛痛快快的说一会话!
余夫人本是诗礼世家走出来的大家闺秀,最是自矜不过的人,在人前向来不多话!如今见了女儿却像是把攒了十年的话匣子打开了一般,不仅仅询问了余清然这十年的生活,还把自家这十年里的鸡毛蒜皮都说了个遍,连余清然兄长余清松儿时的趣事都拎出来说了一遍!听得余清然整个人都是暖洋洋的,那时候的余清然并不知道那种感觉叫幸福。
“你如今也有七个多月了,每日睡的如何?”余夫人最关心还是女儿的身体,关于睡的问题她已经问过几遍了!
余清然甜甜的笑:“每日睡的好,吃的也好。太医如今不许我多吃,我也不敢多吃,每日还要出去走几圈才罢!”
余夫人摸着她的脸感叹:“为娘还记得你刚出生时的样子,没想到一晃眼你也要当母妃了!”
“母、妃。”余清然在唇齿间细细咀嚼着这两个字。其实她自己往常也说的,但此时从自己娘亲这里听到母妃二字总觉得有些别样的温情在里面。
直到晚膳时分,才意犹未尽的被蕴秀打断了话:“娘娘,夫人,晚膳时辰到了,先用过晚膳再说话吧!”
凤仙宫里一片和乐,颐宁宫里气氛却有些沉寂的可怕!
太后说了一句嫌吵,让本来就嫌安静的颐宁宫更为静默!宫人们连走路都格外的小心,更不论说话了!
太后跪在软垫上,阖了双目默默念经。她已经念了许久了!竹息忍了又忍,还是说道:“太后今日念经的时辰久了,再跪下去怕会伤身啊!”
太后不理她,竹息还欲再劝。太后忽然道:“竹息,哀家今日忽然有一种做了恶人的感觉!”
竹息知道她说的是什么:“太后想多了,太后这样疼爱小主子,怎会是做恶人呢?”
太后睁开眼,看着竹息。她只能看到一个模模糊糊的影子,但这并不妨碍她同竹息说话:“哀家今日看见她们母女情深,心里很不是滋味!哀家待她好,却也是害她年幼便离开母亲的人。哀家有愧啊!”
竹息踌躇了一会儿小声道:“可是……”
作者有话要说:
在这里梳理一下,明娘娘自幼入宫养在太后膝下。余清然的母亲从那以后就没在见过她!毕竟余家人大都无官无职,远在江南。余清然的母亲没有理由来京都,其实也有人不想她来京城!
这样解释能懂否?
第71章习字
竹息踌躇道:“可是小主子就是您的女……”
太后猛然看向竹息,眼中泛起的冷意几乎让竹息又想起先帝死前那一段日子的琳妃朱成碧。那时的朱成碧还没经过时间的沉淀,身上的血腥味还没有散去。太后冷冷的道:“你说什么?”
竹息一惊,几乎把自己手里的佛经吓掉,随即低下头去:“奴婢是说太后待小主子如亲身女儿一般!”
太后闭上眼,又是一个虔诚的信徒模样:“哀家一生只与先帝生下了凌儿和真宁这两个孩子,竹息你可记得了?”
竹息垂下头:“奴婢谨记!”
…………
余夫人到底也不能在宫里常住,只能等余清然快生产时才能入宫常伴!余夫人虽念念不舍,然到底不愿意让女儿难为。出宫回了老宅居住。
到了二月里,天也渐渐长了。余清然整天的无聊,便在常去太后宫中服侍。其实也不能算是服侍,倒像是……去闲聊的!甄嬛也常去颐宁宫为太后抄录佛经。因此两个人也是经常遇上。
冬寒尚未退去,殿外树木枝条上积着厚厚的残雪,常常能听见树枝断裂的轻微声响。清冷的雪光透过明纸糊的大窗,是一种极淡的青色,像是上好钧窑瓷薄薄的釉色,又像是十五六的月色,反倒映得殿中比外头敞亮许多。
很多时候,太后只是默默在内殿长跪念诵经文,甄嬛在她身后一字一字抄录对自己而言其实是无趣的梵文。而余清然就在一旁静静的看着,有时会自己摆一盘棋自娱自乐!
案上博山炉里焚着檀香,那炉烟寂寂,淡淡萦绕,太后神色宁静的不像凡人,如在境外一般,她眉宇间便如那博山轻缕一样,丝丝袅袅,飘渺若无。
甄嬛犹豫了许久方轻轻道:“太后也喜欢檀香么?”
太后眼也不抬道:“理佛之人都用檀香,说不上喜欢不喜欢。后宫嫔妃甚少用此香,怎么你倒识得。”
“臣妾有时点来静一静心,倒比安息香好。”
太后微笑:“不错。人生难免有不如意事,你懂得排遣就好。”
许是因为太后的眼睛不太好,甄嬛把字体写的方而大。余清然看着也觉得这甄嬛果然是有心了!不过太后到底比余清然高了不止一个段数。甄嬛此举并不能讨得太后欢心!
太后翻阅她写的字,淡淡笑道:“字倒是娟秀,只是还缺了几分大气。不过也算得上好的了,终究是年纪还轻些的缘故。”因是在余清然面前说的,甄嬛大为不好意思,窘迫的很。她讪讪道:“皇后的字很好呢!可以双手同书。”
太后只是淡漠一笑,静静望着殿角独自开放的腊梅,手中一颗一颗捻着佛珠,慢里斯条道:“梅花香自苦寒来。再好的字也要花功夫下去慢慢地练出来,绝不是一朝一夕所得。皇后每日练字下的功夫不少。甄容华的底子是不错。”她转头似笑非笑道:“只是自承宠以来恐怕已经很少动笔了吧!”
余清然笑道:“皇后娘娘练字和太后礼佛是一个道理!都是长年累月的研习,下的功夫多了,自然也就精通了!”
太后笑看着她:“你呢?有多久没动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