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承的母亲出身很好,父亲是个老党员,两个哥哥都是一中的高才生,大哥还考上了省重点大学,二哥后来成了老家的村长.
母亲更进步一些,小学毕业后,由于家里困难,便下来搞生产,二十岁就成了村里的妇女主任,正式填了入党申请书.遇上国家整风教育,没入成党.便经人介绍,与一个当时最光荣的军人认识,并结了婚.这就是展承的父亲.
结婚不久,夫妻二人便随部队开到北大荒建设边疆.
他们所在的部队驻到了黑龙江,仍以军队登记为编制.连队为基本单位,分布在不同的地方开垦林区,几个连队的中间是营部,几个营部中间是团部,以此类推.
父亲母亲他们在十五连,刚去的时候只是一片林子,大伙齐心协力盖起了帐篷,五家一个,各家各户之间用布帘隔开.
于是,这些昔日亲密的战友依然亲密,白天在一起生产,晚上伙房一起吃饭,晚上各回各的帐篷睡觉.
大家都是年轻人,精力充沛,又在一起闹惯了,于是,每个帐篷里,每天晚上都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和闹剧.
展承的两个姐姐,就这样出生在帐篷里.
随着生产的发展,连队里渐渐盖起了一排排的砖瓦房.于是在一个下雨的星期日,展承出生了.当接生的战友的老婆告诉他的爸爸是个儿子的时候,爸爸说了一句:还行.夫妻俩便再没要孩子.
展承的爸爸那时负责仓库保管.而这个时候,连队已经陆续的上了一大批农用机械.展承爸爸的工资相对其他机械手要低,粮油供应也少,总是不够吃.就得借别人家的,发了工资以后,马上还,然后再借.于是妈妈象其他随军家属一样,做为一个整劳力出去劳动,工资只有职工的一半.
但即使这样,夫妻也从来没苦过孩子.展承断奶以后,还喝了好久别的孩子没喝过的奶粉.
那时,连队响应国家政策,教育办得很认真.父母上班,两个姐姐就利用课间,轮流回家给展承喂奶粉.
大姐象所有的长女一样,干净利落,很有责任心.二姐小大姐四岁,贪玩,独立能力差些.大姐就总对二姐不放心,常常轮到二姐时,她还要回来看看.便经常看到二姐抱着展承两个人一起哭.大姐就狠狠的给二姐一巴掌,自己去喂展承.于是,二姐哭的更响了,而展承则渐渐安静下来.
就这样,展承逐渐在成长.
与很多孩子一样,展承一开始的玩伴是同一排房子的一个同龄的小姑娘.两个人在一起玩一些花花草草的事.展承的爸爸妈妈长的都很好,展承也很漂亮.而且家教很好,小姑娘的父母都很喜欢他.可是渐渐的,展承的心就野了,他更愿意和那些小男孩一起撒尿和泥.
那时男孩子最流行玩纸帕子弹玻璃球.
两个人一手一个纸帕,一个人的放到地上,另一个人去扇,纸帕翻过来,扇的人就赢了,输的人的纸帕就归他.
展承老输.他发现刘季老赢.就常常跟刘季回家,听到刘季的妈妈老嫌他的纸帕太多,占地方,刘季没办法,就把纸帕分成好多包,放到菜园里.展承就常常输光了以后,晚上跑到刘季家的菜园去偷,不多拿,一包只拿一点.于是输归输,展承倒是没为纸帕犯过愁,而刘季也没发现过.
展承玻璃球也弹的不好.
弄一块势头,隔一段距离划一道线,两个人轮流把玻璃球往石头上一碰,不超过线,谁的在前面,谁就先弹,击到对方的,就可以把那个玻璃球赢来.弹的多了,展承就发现,弹的时候,悄悄把手向前一递,劲头大而且有准头.
开始他倒也赢了一些,可是天下没有永不败露的秘密,时间长了,展承在玻璃球界的名声就臭了起来,别人再也不愿和他弹,而展承也渐渐的对这些失去了兴趣.
第二章起蒙
展承开使在连队的小学上学了.上到三年级的时候,这里也开始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气息.冲击最大的是港台的武侠小说和武侠电视剧.
那时经常有出门的人带回一些武侠小说,一借出去,就往往风靡全连,还回来时,往往已经残缺不全.
展承在自己的四叔家里看了第一本武侠小说:古龙的<<萧十一郎>>之后,就沉迷其中,不可自拔.凡是能够借到的,哪怕只有半本,小半本,也一定要认真的拜读几遍,其中的一些描写,尤其是一个署名卧龙生的作家的作品,如<<剑底游龙>>中的描写,常常会让他心里产生出一种莫名其妙的冲动.
团部的电视台常常在节假日,弄一些武侠电视剧播放.每到这时候,绝对是万人空巷,街上绝对见不到人.那时有电视的人家少,于是这些人家就都塞的满满的.等这些人散去以后,他们家就往往一地的瓜子皮和痰.这些人也不管,等到第二天早上再慢慢收拾.而到了晚上又是如此,循环不已.
展承是属于最入迷的那种,绝对谈得上废寝忘食,宁可不吃饭,也要占个好地方.
一次爸爸找了八家叫他回家吃他最喜欢的红烧肘子,可是他惦记<<姿三四郎>>马上演下一集了,就只吃了两口,就挥舞着拳头跑出去了.
多少年以后,当展承不再为什么事入迷的时候,后悔不已,他说隐约的记得,爸爸那次做的红烧肘子,味道好象是最好的.
武侠电视剧放过之后,和展承一样的孩子便又去一遍一遍的读那些新的旧的小说,并且劲头十足的进行模仿.用棍子,钢筋制造一些武器,分帮结派,谈判等仪式都弄的非常认真.并且热衷于练习武术,蹦蹦跳跳,模仿电视,也自创很多动做.如果知道谁有一本武术方面的书,便要去盗,也防止被盗,按照书进行练习时,一定是秘密进行的,不能让人看到.许多情节,比起电视,小说,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时学校里也紧跟国家形势,对学生进行学习黄继光等英雄的教育,于是,展承乃至展承那一代人,心里都有着十分中的英雄情节,有一个十分绚烂的武侠梦.展承的性格就是非常认真,有时会变的非常崇高,而又有一点野性难驯.
五年纪的时候,连队里迁来一户农村的住户.那时很多农村的孩子都老不着上学.这家的两个男孩
虽然十七八了才上五年纪,在农村已经算是不错了.
连队里人少,小学里一个年纪只有一个班.于是,展承不可避免的和他们一个班了.
十七八的孩子对男欢女爱已经有了了解,加上农村人对这些事也不太避晦,这兄弟俩很快就成为班里这方面的带头人.
那时展承是班里的班长,同桌是个女生,叫李红艳,当学习委员.两个人学习都还认真,每次考试都是他争班里的一二名.那兄弟不屑于和小女生打交道,却知道和班长搞好关系.经常神秘兮兮地对展承说班长真爱学习,而对别人则说班长和学习委员是一对.传的久了,就连展承也听出来了,所谓班长爱学习,原来是班长爱学习委员.
李红艳不可避免的也有所耳闻,于是两个人开始有点别扭,心里面微妙起来.轻易的不说话,非说不可时,声音也很轻,语气很客气,说完就赶紧把头转过去,而心里又有一种朦胧的憧憬.
展承后来回忆说,即使没有那兄弟俩,我们的早熟也是不可避免的.
那兄弟俩只是白天在学校做做样子,晚上则在连队里和小青年一起混,打麻将,看黄色录像什么的都干.连队南边有一片香瓜地,有一次,哥哥和人打扑克输了,被罚去偷香瓜,被看瓜的人发现了,把镰刀架在了他脖子上.他给人家跪下了,结果人家不但饶了他,还送了两个香瓜给他.他回去以后,依然十分光荣地向别人展示了战果,周围的人也很佩服他.至于事情败露,已经是以后的事了.
这件事沸沸扬扬传了好久,他也好长时间抬不起头来,可过去之后,也就没事了,伙伴们依然和他一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