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到家,刚坐下,王吉姐打电话来说:“科长家的电话找到了,志华找的,只跟我说一下,要我转告给你。”榕子无所谓地说:“我被她拒绝了。”王吉姐笑着说:“被科长拒绝怕什么,事情又不是一顺到底的。有些时候要被拒绝好几百次,人家感动了,才会成功的。不是百折不挠嘛,多学共产党的风格吧。”
王吉姐很热情地把号码说给她听。榕子想了想觉得也有道理。于是又很开心了。记下号码,谢完小王,榕子约了婷一起去迪吧去跳舞了。
一连几天,婷都在家里睡觉。原来她的药已很顺利地卖出了。
只有榕子还在跑。人生开始第一步总是很累的。
榕子自我安慰一番,想到在电脑公司每月好几千块的工资,为了创业和自由而走上不明之路,榕子开始厌烦了这样的生活。
在公司的时候是很累,但没想到出来自家当家后,自尊要如此受损,要跑这么久的路。
婷真得是太顺。榕子妒忌死了她。这还是第一家医院,就如此顺利。
过了几天,榕子呆在常乐医院的主任医生科室里聊天,聊一些关于科长的事,慢慢地知道了,科长的性格比较温和,喜欢听好话。
于是,到家时,跟婷商量写一封信给科长。婷的文笔很细腻适合写拉拢人心的文章。婷一听她在夸奖着自己,就说:“肯定,又是要我帮你写,你是有目的夸我,我就知道是这样。”
榕子说:"明白就好了,还嗦什么。快快去写,明天我还要送花带信给科长。“
婷子很懒,懒汉人一旦找到借口就坚决到底拒绝,不写就不写。榕子也没办法只好先搁下。榕子开始用手机打通科长家的电话。
第一次听到科长的声音时候,心情很激动还有些慎重,说话时用词极为恰当,怕万一不慎得罪人家可不行。科长当初接听电话也很气闲神定,说话的声音轻柔绵甜,语气也很客气,只不过就一句话,不要在电话里谈了,你来医院里谈吧。
说完就挂上。给了一头水雾,榕子只好去医院,碰上几位推销员,互相联络了一下各自的情况,彼此都叹了口气,不好做这行当。
当一听说,榕子是放着网络公司的职业不干来当医药代表,个个都嘘了起来,说:“吃饱了饭没事撑着,你以为这行当是金碗。”榕子说:“自己也是刚毕业不久,想出来见世面。”
有一位男推销非常热情,递给榕子一张名片,还约她有空一起出来玩。榕子应付着点点头。
其实在很多的时候,榕子感觉只有一种无着落的疲于奔命的累,完全没有了以往的那种悠闲自在的心情。对于前途无端的恐慌开始了,这种感觉以前是从来没有的。
偏偏自己到现在了还有优越感,这种感觉让她在众多的推销员面前有了种鹤立鸡群的优势毕竟受过高等教育有本大学毕业本。可是现实总是不如意,科长还是老样子,对她的药品正眼也不看。
榕子开始不往医院跑,专门在家给科长打电话,烦着她,她的脾气越来越大,一听到她的声音,一拿起来马上放下,还咆哮一句,神经病。因为是在电话里头交接,皮也就厚了,当厚脸无耻到不知如何地步的时候,结果不可收拾就可以想象了。
我们常常以这样的逻辑性思考方式来推断别人或事情。
晚上,婷子坐在榕子的对面听着她的诉落,以及心底的发泄,忽然间有了种想法,说:“榕子别伤心了,我明天陪你一起去乡下看一看好不好。”榕子两眼发光发亮,拉着婷的手说:“婷,我是最舍不得你。你为我两肋插刀,真得好感动。”婷子说:“反正你的事也就是我的事,我们是在同一条战线上的。”俩个朋友,互相安慰着一宿话。
第二天,婷子果然和榕子一起去找李科长。科长一见到婷,愣一下,榕子介绍说:“这是我的搭档,叫子婷,你叫她小张也行。”婷正式地做了一下自我介绍。科长眯着眼,愣神地盯着她看。
婷子觉得这位科长有些奇异。一会。科长不像往日那样说药不行了,只推说要给主任医师看一看才行。
俩人马不停蹄去找主任。
主任也认为这药很不错,可一听说要他写申购单,就迅速地摇头,很快地拒绝了。
“我可没把握”意思好像是药事委员会很难通过的。
俩人面面相觑,在心里好不自在,恰巧下班时间已到,俩人只得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