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家可不会上你两的当……好你个贺奔,咱不自己进去请示万岁呢?”包奎弯着肥短的“兰花指”,扭腰摆臀的指着仍旧沉浸在美食和美女中的贺奔。
“我啊……哼哼……我啊……我是身负保卫皇上安危,天下安泰的一品带刀侍卫,怎可以越俎代庖,抢了公公你的差事,您说是不?我可不想再被流放!”
笑话!他贺奔可不是吃素的,上次惹怒了皇上,被贬到了西华宫(被贬入冷宫的妃子居住之地)半月有余,被拿群疯子整天追着跑,害的他足足半月只能如猿猴般宿在树上,多么凄凉啊,至今回想,不甚唏嘘!
“哈哈……哈哈……”段绮香肆无忌惮的狂笑着,贺奔那“夜宿西华宫树”的事已然成为宫里的笑饼,他那皇兄整人的手段真是与他治理天下一般的英明!
“笑啥!笑啥!我当初是自愿为皇上分忧,去宽慰一下冷宫里那群可怜的妃子!”贺奔死鸭子嘴硬,死也不承认他英名神武的皇上居然这样对他!呜呜!天亡他贺奔,一世英明就这样葬送在了那西华宫!
“哦……朕倒是十分乐意再次派你去那为朕分忧!”段启那丝毫听不出戏谑之意的话如惊天大雷般打到了贺奔伶俐的舌头,顿时卡住了。
“呵呵……呵呵……皇……皇……皇上……您不是开玩笑的吧?呵呵……一定是……一定是……”贺奔自我安慰般的拍拍胸脯,告诉自己皇上一定是在寻他开心!不要啊!
“君无戏言!”掷地有声的声音还是飘进了依旧恍惚中的贺奔的双耳,什么乐逍遥,什么桂花,什么美女统统都抛到了脑后了!
(bsp;“走吧!去换身衣服,朕正好也想出去走走!”段启淡淡的说了一句,就走向了寝宫,后面跟着急速踩着步子的包奎,还有依旧垂头叹气的贺奔,至于段绮香,早已飞奔会她的寝宫换装去了。
“叫上燕克南吧!”
包奎、贺奔,还有燕克南都是仰光帝的亲信,三人从他还是明王时就追随于他。包奎更是于他一出身开始就随侍左右,二十余年,算是在这宫中最知他之人。而贺奔,虽为君臣,倒更象手足,一起与他驰骋沙场,天南地北,骈手胝足打下这天下。至于燕克南,是他十九岁时,随赫连容平定“南宛之乱”时敌军的将领,当年也是战功赫赫,实乃天下不可多得的良将贤才,能够归顺于他,为他所用,是他毕生最大的得益之一。十余年忠心耿耿,克尽职守,如今身为禁军首领,护卫皇宫。
[朝堂汹涌:第三章汴西(中)]
日韶王朝的都城——汴西,从王朝建立至今的百余年的历史里,逐渐发展成今日的规模。虽不算是江南,但也颇有几分江南的韵味,城内河网密布,楼台画舫,十里不断;商贾云集,夜夜笙歌,酒楼,茶楼,武馆,书院,妓院一应俱全。
每日从全国各地的商贾、文人,还有江湖人士,总是把城内的大大小小的客栈住的满满的。每每五更时,已有不少商贩和店铺早早的开张,尤其是那些供应膳食的堂口,更是早些。清早的叫卖声、车马声总能唤醒熟睡的人们。
这乐逍遥正是汴西最有名的酒楼兼茶楼,闻名遐尔的茶师、厨师,精致的美味佳肴、优雅与粗犷兼具的风格都使他毫无疑问的成为汴西第一楼。不论腰缠万贯的巨贾富豪,锦衣华服的王公贵胄,抑或是风流倜傥的文人异士,放荡不羁的江湖豪侠,都能在乐逍遥找到自己的乐子。
是日,正是汴西一月的大集,汴西城里早已布棚林立,摊贩如云。
“哇……真是人山人海啊!”杨幽若一行三人处在人声鼎沸的街道中央,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有身着月白长衫的儒者,身佩弯弓长剑的武士,也有手挎竹篮的农妇,顶着敝旧毡帽的浪人,不甚热闹,繁杂。
而这一切在杨幽若看来,都是异样的新鲜,一路走来,着实让她见识了一番这古时都城的繁华。沿街有卖肉包、豆腐脑的小贩,也有摆摊招揽顾客的夫妻,肩上挂着汗巾,推着轮车的汉子。那些小地摊上的那些竹编的玩具、绣球;小巧玲珑的泥人,有孙行者,唐僧,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好不热闹;也有箔纸粘制的米勒佛,憨态可拘,让人不禁眉开眼笑。
幽若不时的停下脚步,与那些小商贩攀谈,惹得杨天齐和如意极度的无奈,只能暗自慨叹她不一般的好奇,傻傻地跟在她身后“布施付帐”,好不容易终于到了今日地目的地——乐逍遥。
东西盛馔,南北珍羞,酒溢奇香香四海
城乡佳宾,五湖贵友,店归众望望三秦
“好气派!”杨幽若望着乐逍遥两边的对联,不禁称赞到。这乐逍遥果然不是徒有虚名,
瑰丽宏伟,亭台轩榭,自有一番摄人的气势。及至步入,长廊排阁,分了楼座及楼下的散座,大门进来后回头就是一处大戏台,此时正有一些歌女舞女手抚瑶琴,翩翩起舞,引来看客频频叫好。
杨天齐带着幽若如意上了楼,马上有小二迎了上来,鞠躬哈腰,实在热情,过了一会就把三人引向轩廊旁的一处雅座。幽若只见那小二利索的从肩上扯下布巾,把桌子来回抹了几遍,就笑吟吟的招呼他们坐下。
“杨三公子,这回可是许久未来小店了!要些什么,小的马上给您上来!”店小二的脸因为极尽谄媚的笑容显得有些皱巴巴的,眉毛眼睛全堆在一块了。
“问我这兄弟吧!”
杨天齐下巴朝着幽若扬扬,就开始巡视四周的客人,突然看到邻座的一行五人,锦衣华服,气势天成,一看便是名门显贵。见那中央的男子朝他颔首浅笑,也恭敬的回笑了一下。此人正是一身蓝白常服的段启。
“把这所有招牌好菜都给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