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 航海时代_30而励:风暴主播芮成钢思考中国与世界(全本)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跋 航海时代(1 / 1)

在两百年左右的时间里,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现代化社会的转变,成为所谓的强国,而美国百年强国的重要标志是经济的复兴。

美国的发展是有借鉴意义的

简要回顾一下美国在过去急速成长的200年历史就会发现,美国的经济也是从分散的农业经济发展成为统一而且发达的工业经济。在美国独立的第一个100年里,美国居住地的面积增长了8倍,人口激增85倍,人口增长的幅度远大于欧洲,同期欧洲人口仅增长4倍。美国从1774年到19世纪30年代实际人均gnp年均增长率不到1%。之后,上升到每年,而在186年间,每年增长率几乎超过了。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库兹涅茨(ssmithkus)对两个世纪数据资料的统一,从100年的整体规模上看,人均收入共增长了11倍,人口增长85倍,意思就是美国总体经济规模几乎增长了1000倍。

美国经济增长如此迅猛的部分原因其实是美国工业化开始时间较晚,而且,赶上了好时机。美国从国家的兴建,到经济起步的时机几乎与工业革命开始对世界经济发挥作用的时间同步。美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可以从以前一代代的科学家和工程师那里汲取营养。欧洲工业化初期几乎所有的新科技知识、实用技术都率先在美国得到商用化,高效地运用到生产力的发展中,从这一发展来看,技术革新对于一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与一国现有的地理、自然等客观条件相比,与一国的人民学习能力,运用能力相比,技术方面的创新、科技的革新带来的经济增长几乎是没有上限的。(客观地说资源有上限,人类的学习能力也是有上限的。)

从这个意义上看,美国是在欧洲技术革新,科技创新的基础上发展的,他们的生产力从此走上了高速发展之路。

中国的发展有自己的道路

东方的中国,有5000年文明史,是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同时,是世界人类文明起源的两个发源地之一。中国也有密集的农业文明,也有庞大的人口,同样具备地理上的庞大,资源上的丰富,背负着如此的历史声誉,中国步入了21世纪。

从1978年开始,中国开始了全新的经济发展和建设。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开始了改革开放。在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的大会上,###主席指出了中国建国100年时的目标,他的原话是这么说的:我们的伟大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

摆在中国人面前的更多的是腾飞的途径以及方法。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历经了许多坎坷,也遭受了挫折,遇到了困难,然而,###主席仍然强化了我们的信心: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必须靠改革开放。实践永无止境,探索和创新也永无止境。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纪念改革开放30年最好的办法,是继续深化我们的改革,继续扩大我们的开放。用改革来纪念改革,应该是我们的选择。“30而励”的中国一定会再次破茧成蝶、凤凰涅磐,跃上新境界。

展需要持久不变的方法论

从美国的发展历程我们看到,他们并不是追求一个绝对的大国的形式。大仅仅是形式上的,大国的意思不是地域辽阔,大国的意思也不是人口众多。###总理在哈佛大学商学院回答学生提问的时候提到:人多、不发达,这是中国的两大国情。让13亿中国人生活都好起来,是中国政府的巨大任务。其实,杰弗逊在写《独立宣言》时,也把人的生存权摆在了第一位。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13亿,那就是很大很大的问题;不管多么可观的财力、物力,只要除以13亿,那就是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平。这是中国领导人反复强调的。

中国追求的应该是强国的形式。强国是经济发达、人民健康、生活幸福、自信、自强。能够实现强国梦依靠的是方法论。对比美国的发展,社会不断变化的形式来推动科技创新的落实,推动技术革新的实现,不断以提高生产力为核心的保障体系。

在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的大会上,###主席说到:我们既不能把书本上的个别论断当作束缚自己思想和手脚的教条,也不能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东西看成完美无缺的模式。我们要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人民新期待,坚定信心、砥砺勇气,坚持不懈地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30年对人的一生来说,是一个总结的时候,同时也是为下一个30年奠定基础的时候。我也到了这个年龄段,也要开始自我激励、回顾和总结。作为要以致力于促进东西方交流、推动东西方理解为事业的记者,也必然会有新的发现,找到新的方向。

如果今天的发展算是成功的,那么成就今天的那些因素可能都已经或正在失去意义,然而,人类的惯性是,经常依赖已经现有的经验去从事明天的事业。如同这次金融危机,现在所有的解决办法都是落后的,过时了的,都已经不适应全新的信息时代的了,因此,需要有创新精神。成就今天事业的方法很有可能就是明天成功的绊脚石,勇于创新是从破除眼前固有的方法,固有的观念开始的。21世纪的中国,已经完全不同于20世纪以前的任何时候了,我们进入了心灵与思维的航海时代,开始了一个伟大时代的航程!

中国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起航了。中国不仅在解决贫困问题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也将会在经济领域、金融领域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类共同的生活改善作出贡献,21世纪的中国,注定会再一次与西方在海上相遇、相知,共同发展和成长。

在本书的最后,请允许我真心感谢中央电视台台长赵化勇先生、中央电视台副台长罗明先生和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袁正明先生等各位台领导,衷心感谢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总监郭振玺先生、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副总监韩建群先生等中心和部门领导,以及各栏目制片人、记者和编导们,还有我所有的同事们。

电视是一个团队的艺术,屏幕上每一分钟背后都是几十人甚至几百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