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争辖权分局闹分歧,求协调涛文反入局(P1)_税海浮沉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回 争辖权分局闹分歧,求协调涛文反入局(P1)(1 / 1)

p1枞伟地税局权力出现了短暂的真空。老党组按政策有五名成员下野,新党组又迟迟没有产生,梅德良巴不得主持大局,但名不正言不顺,加之老局长还在那儿猫着,许多事也不得不有所顾忌。

按当时地税系统的建制,枞伟县虽然只有四千来万的地税收入任务,但有二十个乡镇,一百多万人口,二千多平方公里的面积。因此在下面设立了五个分局,三个农村分局和两个城区分局,外加一个稽查局。机关则设了七个科室。

梅德良坐在办公室,拿起笔来,把分局正副局长,科室正副科长立一表格,按亲疏远近梳理,结果发现在三十多个人中,真正称得是亲信的只有七人。八十多名一般干部中,能称为亲信的数字更少,只有一人。他先是吃了一惊,难道自己在地税局这么不成功?但随即就笑了,自己可能过分地强调了经济利益,凡是有求于自己的,只要给了自己好处,自己没有不尽力的。但正因为如此,别人也就认为有了对等的付出,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难以形成稳固的人脉资源。做官吗,不就是为了捞点好处?自己对自己的干部应该说是一个得了好处就办事的官,比起那些得了好处又不办事的官有良心多了。这样一想,心里找到了慰籍。假如自己成了一把手,那个不来巴结自己?那时亲信可谓多了,看来还是权力太小。一旦成了头儿,有那么多的人可开发为亲信,大有潜力可挖啊。不由得自顾自笑了。

桌上的办公电话响起,传来了二分局张涛文局长的声音。梅德良心里更乐了。这不,很少与自己联系的张局长,也不能免俗吧?识时务的就还是识时务啊。

张涛文本是国地税分家前的老所长,地税组建后顺理成章当了分局长。几次有机会进入党组,上级考察征询党组成员意见时,梅德良都极力反对,理由是还有许多优秀的老同志要照顾,张涛文还年青,以后有机会。并总不忘加一句,请组织保留自己的意见。居然几次都保留成功了。其实,梅德良有自己的小九九,张涛文对自己并不怎么卖账,与刘珊和一把手走得近,怕张涛文进党组后自己势力更加孤单;同时,张涛文长期从事基层工作,能力突出,为人正直,在干部中口碑甚好,进党组后会与自己的为人形成更鲜明的对照,压缩自己的利益空间;张涛文比自己要年青得多,对自己的政治前途是潜在的严重威慑。当然,梅德良的保留意见也迟迟早早,多多少少的度了些到张涛文的耳里,但张涛文是个极有涵养的人,见了梅德良,也没什么特别的咬牙切齿的表情,还是那么不咸不淡,公事公办。倒是梅德良对张涛文是怎么看怎么不顺眼。要么像偷血的蚊子,冷不防在他身上叮几个大包,嗡就飞走了;要么就像一只鸡群的老公鸡,面对羽翼未丰的小公鸡,梗着脖颈,抖擞红冠,瞪圆双眼,凛凛然。但也有好多次,梅德良张牙舞爪,作势欲扑,张涛文却视而不见,一哂了之。这就更让梅德良恼火,自己成了咄咄逼人的小丑,张涛文倒成了闲庭阔步的宰相。

现在没有了一把手的撑腰,你张涛文不还是也要来求我吗?哈哈哈哈,梅德良心里那个乐啊,不比又得了个大红包。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