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7还有一件事我要给大家通个气,我们现在的机关和分局办公楼都很陈旧,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市局已基本同意我们进行基建。我想基建工作就暂时由梅局长负责。礼家乐面对梅德良,对不起,梅局长,你刚才还说是老同志想轻松点,又要往你身上压担子了。
梅德良心里是一百个愿意,脸上堆下笑来:领导这么信任,我就只好勉为其难了。心想,人都说当官争权有三争三不争:争基建不争纪检;争人事不争民事;争财权不争能权。现在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哪有不接之理呢?
礼家乐之所以放在这时才说,就是要让大家把它当成一项临时性工作和临时性安排来看待。同时用“暂时”两字框住梅德良,必须是在我的原则内办事,否则,随时有会被别人“正式”了的可能。
接下来讲到在干部中实施“末位淘汰制”,争论就相当激烈了。
礼家乐先做动员性发言,讲目前枞伟地税队伍作风不正,胆大包天,违法乱纪的有;吊儿郎当,游手好闲的有;拉帮结派,哥们义气的有——共列举了十一种不良表现,总之一句话,枞伟地税队伍到了非下硬功夫整顿不可的地步了。而要整顿的措施,就是打算在干部中实施“末位淘汰制”。并说要请鲁局长先谈谈大致的构想。
梅德良嘴角挂出了冷笑,想,不要抓人事的局长发言讲队伍建设,谈队伍整顿方案,看你鲁光军几斤几两,能谈出个什么名堂。
杜伟治和张涛文则明白了,这末位淘汰制应该是鲁光军的大作。杜伟治是微笑以待,张涛文因对鲁光军比较了解,也多少带了点冷眼旁观的味道。
鲁光军拿出笔记本来,显然在上面划出了许多的道道。但讲来讲去,中心意思只一条。就是在全局干部中按百分之三划线为“末位”,进入末位名单的,年度考核为不称职,扣发全年奖金,并跟班学习三个月。三个月内,只发基本生活费。末位名单的产生,由各单位采取无记名投票的形式,选出本单位的百分之三。
听完后,张涛文说,我谈点个人看法。他说一个单位存在问题在所难免,枞伟地税也不例外。(言外之意是说,不要夸大其词,没有那么触目惊心。)是应该采取些措施来提高队伍的整体水平,激发队伍的积极性,使之具有坚强的战斗力。引进竞争机制,强化激励措施,这当然是好手段、好方法。但激励的方式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基本可分正激励与反激励两种。自己比较欣赏正激励。见礼鲁两人有点云里雾里,(事实上礼鲁确实是第一次听说什么正激励反激励)就说打个浅显的比方吧。现在我们就好像是在沙漠上赛马,要让马儿都跑得快,可以采取如下的方式:一是在前方设置一片水草肥美的绿洲,让马儿有诱惑,有向往,争先恐后;二是派出枪手,对跑在后面的马儿进行射杀,让马群畏惧,拼命往前冲;三是在马群背后放一群饿狼,让天敌赶着马群往前冲。第一种就是正激励,后两者是反激励。撇开人道的原则不论,单就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角度来看,正激励才是最大的双赢和多赢。假如采取第二种方法,当我们把所有的末马都射杀完了,跑在最前面的马不也成了末马吗?如果让马群自己去剔出百分之三,只怕你争我斗,踢来咬去,早与原来的目标背道而驰了。
梅德良左手摸着杯子,右手抚着下巴,故作高深状。听了张涛文的理论,他是打心眼里佩服的。但就像美国看中国一样,自觉或不自觉的用“威胁论”的,批判的,敌对的眼光去看张涛文。
鲁光军红着脸,拧着脖颈,我认为张组长的比喻不当。
张涛文笑着纠正,鲁局长,我说的是一种理论,不是一个比方。
杜伟治把手中的烟灰往烟灰缸中弹了弹,说他来谈几句。我认为,今天党组会上,在队伍建设的问题上要澄清三个方面的认识:一是对队伍整肃的目的是什么?二是采取什么方式进行整肃为好?三是采取这些措施后是否会达到预期的目的?首先我谈第一个问题。我们通过对队伍的整肃,目的是要造就一支纪律上过得硬,工作上过得敲,生活上过得去的力量型队伍和品牌型队伍。要出这样的队伍,需要每一个成员有所改进,有所提升。而这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整肃运动,(我姑且这样称呼)只是这个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一个步骤。所以,对整肃要用发展的、全面的战略眼光去看待。方法必须要稳妥和切实可行。那下面就进入第二个问题了,到底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进行为好。按我们原来的设想,是要搞末位淘汰制。名称有待商磋。所谓“淘汰”带有明显的剔除与丢弃的味道,不如改为“末位警醒制”更能体现组织的关怀,更人性化。再则,平均分配指标的做法不妥当。假如甲单位最差的都超过了乙单位最好的,两单位都按同一比例就不公平。这一方法好像跟历史上的打右派分指标一样?另外,采取各单位无记名投票的方法更是简单而不科学,容易激起派性和小圈子。也容易形成逆淘汰,使踏踏实实干事而人际关系较差的干部落到“末位”。这就又进入了第三个问题,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答案是明显的,如果真要各单位采取无记名比例产生末位的话,那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梅德良看到礼家乐的面色越拉越长,杜伟治可能也发现了这一点,打住了自己的话。
礼家乐和鲁光军脸色都不好看,就好象自己热热闹闹。吹吹打打迎娶个新娘子,进门后却给老爹当了小妾一样。礼家乐为掩饰窘态,拿出烟来,发给抽烟的鲁光军一支,自己叨一支,停一下,好象乍想起似的,又发一支给同样抽烟的杜伟治。顺便问,那你认为怎样为好呢?
杜伟治边点烟边回答,明晰岗责——张涛文见他没了下文,马上接口,严格考核。
礼家乐不置可否,转脸对梅德良,梅局长,你谈点高见?把高见两字扬得特高。杜伟治和张涛文当然听得懂。张涛文对杜伟治轻轻摇摇头,又恢复了他那副似笑非笑的形态。
梅德良在内心对礼、鲁的方案不支持,但礼局长刚刚对自己封过印,明摆着是要自己表态了,就说,还是按组织原则办事吧,举手表决?
结果是梅德良投了赞成票,三比二,方案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