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P4_税海浮沉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九回 P4(1 / 1)

p4两个男人都沉默了。

当自己认为正确的意见,甚至是真知灼见,被人当成狗屎遗弃时,就是一般人也会觉得那个的。何况是这些有了点时刻要讲求点身份的男人?那就不是宋丹丹春晚的那句“伤自尊”了。

沉默,沉默。

酒后的沉默,酒后男人的沉默。不是沉重让人无法开口,彻底摧垮人的自信,就是压抑会把人激起竭斯底里的爆发。

不能让这种沉默恶化下去。

邱凤华从放在座椅后的挎包里掏出一张纸,对着张涛文晃了晃。

杜伟治笑着:“莫不是是情书吧?”

“对,一封大众情书。”邱凤华接过话去,气氛舒缓起来。

“这是我近几天写的歌词,并把它谱成了曲,想在这里献献丑,两位指点指点?”

邱凤华把歌词往张涛文手中一放,拢拢头发,自顾朝咖啡厅里的钢琴走去。

张涛文看时,歌词为《啊,长江,我的歌》:啊,长江,我的歌滴滴水珠聚成波,涓涓细流汇成江可曾记,千里冰山凝血液,可曾记,峭壁悬崖碎身寒破崇山,出深谷万壑千山只等闲啊,长江,我的歌爷爷的爷爷曾撑排奶奶的奶奶曾綄纱流去了千古帝王将相事流去了春夏秋冬岁月情流来了世世代代兴衰泪流来了祖祖辈辈儿女情啊,长江,我的歌牵来志士万丈豪扯走凡夫鬓角衰啊,长江,我的歌留得青山驻琴韵淘尽泥沙弹清波啊,长江,我的歌我——的——歌——一架看起来档次不低的钢琴,就静静的躺在那里。她既是老板拿来应景的,当然也是可以应用的。不仅咖啡厅请了乐师定时表演助兴,有雅兴的客人也是可以即时发挥的。

邱凤华走到钢琴边,并没有人注意。

张涛文在看着稿子,杜伟治的眼睛却一直在追随着邱凤华。见她在钢琴边坐直身子,优雅的扬起手臂,在空中划出一道美妙的弧线,停止在琴键上。那侧面,像小时看到的,贴在窗玻璃上的剪纸仕女相,线条很流畅,很美。

当琴声从邱凤华指尖滑落,像霹雳一声撕开裂帛,似隆隆的雷声由远而近,又似千军万马呼啸而来,陡然一个休止,好似雷声被人蒙上厚厚的棉絮,千军万马被人捆了腿,封了口。听众的一口气像一下被人捏住鼻孔,堵在胸口。

喘息、等待。

慢慢地,一息细微的光线从棉絮中漏出,一丝声音好像牵着你的灵魂,从释迦牟尼处向唐朝游来;声音随之加强,节奏加快,你就像手捧历史书,宋元明清一路翻过。忽闻刺留一声,一组高音叠落,听众的灵魂才从史书中跌回躯壳。

随之歌声响起,带着雪域高原的清洌,带着横断山脉的粗狂,就像你随一叶扁舟从长江源头穿云破雾,飞流直下。激越处,似万鸟啸林,低回处,似孝妇泣夫。

那旋律,清丽、高远、幽深、绵长。

一曲歌吧,先是死寂般的沉静,随之是雷鸣般的掌声。

欢呼声、口哨声,不绝如耳。

有小青年放肆喊,漂亮姐姐,再来一个!

邱凤华起身朝大家莞尔一笑,右手放在胸前,微微弯下腰去。一个标准的谢幕礼,下来了。

杜伟治坐正身子,笑问张涛文:“邱科长原来是不是艺术院校毕业的?”

张涛文摸摸脑袋:“我也不清楚,只记得好像是师大毕业的。”

“那你原来没有欣赏过她的才艺?”

“遗憾,和尊兄一样,第一次。”

张涛文和杜伟治正说间,邱凤华已走拢来,两人赶紧起身,再次鼓掌,像欢迎得胜回朝的将军似的。

邱凤华抚拢鬓间的头发,把发髻重新别过,问,怎么样?

杜伟治回答:“高山流水。”满脸真诚。

张涛文把歌词纸还给邱凤华:“正茂老弟,余音绕梁,三月不绝。比专业都还要专业。”

邱凤华接过纸去:“别尽拍马屁,说些言不由衷的话。歌词写得怎么样?”

“对不起,仁兄还没有这种鉴赏水平,只觉得曲谱的好,弹得好,唱得好。老兄就这水平,没读书的农民一个。”

“再讲这些没良心的话,看我怎么修理你……”邱凤华拿起茶杯的水作势要往张涛文的身上泼。

“仁兄不是故作深沉不说话,而是确实不懂曲律。‘留得青山驻琴韵,淘尽泥沙弹清波’有一种古寺的檀木香,能够在我心中的琴弦上跳跃出音符。”张涛文说的是实话,要对内部报告、材料、文件说出个子丑寅卯,自己也许还可以,但对文学、艺术的鉴赏确实说不出个道道。

“这才像做兄弟说的话。”邱凤华笑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