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说,你知道是谁了?”我急切的问。
“不知道!”和尚否定道。
“不知道你堵嘴做什么?”
“想堵就堵!”和尚不理会我的问话继续往嘴里塞着油条。
和尚虽然嘴上说不知道可是他的动作和言谈出卖了他,这些动作和言谈给了我一个非常明确的答案――他一定知道了什么!我的眼珠一转,计上心头。
“我知道了,一定是你在外面得罪了什么人害到我的头上了!姥姥的,再不充实招来就别吃了!”
说着话我将和尚面前的煎蛋抢到面前。看了我的举动和尚摇头叹息道:“何必要知道呢?施主要知道,知道了是谁要参加演讲。不知道是谁也要参加演讲。那么知道与不知道又有什么区别呢?寒,你还是不要太执着了!佛经有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少来,人说:‘活要活得清楚,死要死得明白!’我就是要求一个痛快!大师你就了结了我吧!到底是不是你惹的祸?”和尚看了我一眼,低头说道:“施主错了!一是过分执迷与世俗。二是此事并不是我引来的祸端!实在是施主你――”说着话和尚不住的摇头!
“我怎么了快说!”我急切的催促着。
“是施主你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害得我也陪你一起无辜受过!这话我本想藏在心里,不怨恨你。可是你一再苦苦相逼,小僧也只能一吐心中的不快了!寒,你太过分了,不知道君子的道理么?凡事进退有度。因为这件事情,我已经不止一次的遭到老爸老妈强烈的表扬了!”说着话,和尚趁着我走神将煎蛋抢了回去,又开始堵自己的嘴了!
是我得罪了什么人?我静静的思考,不会呀,我平时为人虽不算谨小慎微,可也不至于轻易得罪什么人呀?看着和尚我突然间想起了一个人:“难道是?”
“没错就是她,人家说蝎子尾、黄蜂针;最毒不过妇人心!这样的名言警句你都忘记了么?”和尚愤愤的说。
本来还想发几句牢骚,可是一听到是你。心中所有的怨气都消于无形。人的心情真的有些奇怪,对待一件本该生气的事情,放在你的身上我便不觉得有任何怨恨。喜欢一个人也许真的会陷入一种不理智的境遇。难道这就是喜欢一个人的感觉么?
喜欢一个人的感觉
竟然是如此的微妙,
没有那种占有的欲望,
远远的看着她的身影,
呼吸着她吐过的芬芳。
想着她的美丽与善良,
忘记她带来片片忧伤。
像是在梦境中被催眠,
虽然睡着但还要幻想。
有时讨厌自己无原则,
却一次次甘愿为你错。
突然想起:
如果爱你是一种错,
我愿永远不正确。
喜欢一个人的感觉
竟然是如此的微妙。
我的内心深处对你,是一种青睐、一种赏析。我从来没有想过要用自己的污浊去污染你的圣洁。我时时刻刻将自己的心情记载在日记上,就是不想破坏你的美丽。当然我也在心中暗自思量,若有一天我能牵着你的手漫步在夕阳斜照的林荫路上。一起看夕阳西下,那将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快乐。那一刻,一定有一首深情老歌,在你我的心中荡漾。
看着我发呆,和尚竟然无耻的将我的煎蛋也吃下肚子。这才拍拍肚皮说道:“寒,你的英语演讲准备的怎么样了?表演一段让兄弟帮你指导指导!”说这话他竟然大咧咧的坐在沙发上当起了观众!
“起来,你不也报名了么?有空指导我,还是自己多努力努力吧!”
“我?我不参加演讲了!”和尚大咧咧的说。
“少在那瞎掰,快准备吧。别上台被人给哄下来!”
“我真的不参加了,11月20号那天我阑尾炎发作!”和尚慢慢说道。
“无耻,没牙老太太靠南墙喝饮料――卑鄙、无耻、下流!这么精彩的的主意你是怎么出来的?”我谄媚的望向和尚。
和尚不以为然的说道:“这怎么能叫无耻呢?你也想用这个办法吧?可惜你用不了,去年的的阑尾光荣下岗了!呵呵,没关系你和老是说你的痔疮犯了,也许也可以逃过此劫!这叫做睿智!常言说:识时务者为俊杰!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无异于浪费生命!”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其和和尚辩论已成为了我的一种乐趣,我张口说道:“你这话我可就不赞同了,孟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分析过‘不能’与‘不为’的关系了。有很多事情不是我们不能做到,而是我们不去做!比如说:有一个人说他能举起千斤重担,却举不起一根羽毛。你会相信么?那只不过是他不想做的借口罢了!所以说如果让一个人夹着一座山跨过北海,他说他不能,那是他真的做不到。如果让一个年轻人为一个老者折一根树杈做拐杖,他说不能那是他不愿意去做!我劝你还是不要老是‘不为’的好,用心的去做某件事吧!陪我一起去演讲吧,对你的英语学习也有好处,将来对你考大学也有些帮助!”
对我的长篇大论和尚好像并不感冒,他慢条斯理的说:“施主不必劝告于我,你讲孟子的故事,那我就说说庄子怎么样?”和尚站起来说道:“中国历代对庄子的评价都很高。若说孟子是圣人的话,那么庄子就是神人。你应该知道惠施和庄子是好朋友吧,两人之间有很多对话。《庄子》中写到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惠子找到庄子,说:魏王给了我一颗大葫芦籽儿,我在家就种了这么一架葫芦,结果长出一个大葫芦来,看起来很丰硕饱满,有五石之大。因为这葫芦太大了,所以它什么用都没有。我要是把它一劈两半,用它当个瓢去盛水的话,那个葫芦皮太薄,“其坚不能自举”,要是盛上水,往起一拿它就碎了。用它去盛什么东西都不行。想来想去,葫芦这个东西种了干什么用呢?不就是最后为了当容器,劈开当瓢来装点东西吗?什么都装不了了。所以惠子说,这葫芦虽然大,却大的无用,我把它打破算了。
庄子说:你真是不善于用大的东西啊!于是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宋国有这么一户人家,他们家有一样稀世的秘方,就是不皴手的药,在寒冷的冬天,让人手脚沾了水以后不皴。所以他们家就世世代代以漂洗为生。
有一天,一个过路的客人,偶尔听说他们家有这个秘方,就来跟他们商量,说我以百金来购买这个秘方。全家人听了,就聚在一起开会商量,说咱们家这个秘方,虽然由来已久,但是全家人这样漂洗为生,才赚很少的钱。现在人家花百金,这么多钱买个方子,干嘛不给他?咱卖了吧!
这个过路的客人,拿了这个秘方就走了。他是去干什么呢?当时各个地方都在诸侯混战之中,为了争地而战,那么在东南部就是吴越之争。吴越之地,正处水乡。这个人从宋国拿了秘方直奔吴国,去游说吴王。此时正好越国军队进攻吴国。吴王就派这人带兵,选在寒冬腊月,向越国发起水战。因为你有此秘方,军士可以手脚不冻,不皴手,不生疮,战斗力十足,而越人没有这个秘方。这一战吴国大胜。所以这个提供秘方的人,裂地封侯,立致富贵,身价非同一般。
这个方子给不同的人用,它可以带来不同的人生效率。如果你拥有大眼界,你会看到同样一个秘方,它可能会决定一国的命运,改变一个人的身份。
庄子告诉惠子说:大葫芦也是一样。你怎么就认定它非要剖开当瓢使呢?如果它是一个完整的大葫芦,你为什么不把它系在身上,去浮游于大江大湖上呢?难道一个东西,必须要被加工成某种规定的产品,它才有用吗?
为什么相同的东西在不同的人手里,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价值?庄子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境界的大小,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人们常常以世俗的眼光,墨守成规地去判断事物的价值。而只有大境界的人,才能看到事物的真正价值。
这个故事就告诉你,凡事‘无为’未必‘无为’!”
和尚的话换来我一阵深思,正想着和尚继续说道:“凡事随性而为,只要是发乎你内心的,你想做的就去做吧。我相信你在这次演讲大赛上会表现非凡的!再说这是我表妹为你报的名,你不做出个样子来怎么行?到时让她刮目相待!”
“是呀!要做出个样子!”我心里想着,坚持自己的信念,做自己想做的的事情。窗台上有朵含苞的花……
2001年11月17日
星期六
若秋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