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玄与王龙同时大喊一声:"啊!"
而那声音也突然变大了:啊1啊!啊!...."
毕竟王龙的胆子大一些,听到这声音有点怪.便倾耳听了听发觉那可怖的声音他们俩个的回音,便伸手打了赵玄一下,说:"看你胆小的,那是我们的回声."
赵玄这才抬起头,看着王龙发颤的说:"我们还是回去吧"
王龙说:"要回去,你回去,都走了这么远了."说罢便向前走去.
赵玄呆在那里,进退不得,最后看了一眼王龙,咬咬牙便跟了上来.
他们已经走得很深了,只觉得这个洞像是往下倾斜,走了这么远恐怕是走到地底了.洞顶也有水滴来开始滴下,不停的打在他们身上.这里水冷的彻骨,每打在他们身上,都见他们都抖一下.
也不知过了多久,就只听赵玄又发出一惊叫:"啊!",并伴随着王龙的怒吼声:"叫什么叫,我不是跟你说了吗,这里有个骷髅."
赵玄刚才借着火把的光看见了一个骷髅,虽然王龙在来之前跟他讲了,但赵玄见了还是忍不住惊叫了起来.
王龙毕竟心里有了底,便慢慢走了过去,来到了骷髅的的前面,转过身,用手示意要赵玄也过来.赵玄见王龙用手示意,便一步一步挪了过来,走近了才发现在那骷髅的左边放了一把亮如秋水的剑,右边放了下个描金的盒子,看王龙那放光的两眼,便知这个盒子是就是他口中发光的盒子.
王龙小心翼翼的把盒子打开,只见强烈的金光一闪而逝,李玄与王龙同时被金光照的睁不开眼睛,等金光逝去之后,他们两个便向盒子内看去,谁知一看之下,两人同时叹了一口气,原来盒子内并不是什么金子,反到是一本书,看那书纸张已经发黄,看来是件古物.王龙看到是一本书,便失望的说:"原来是一本书,玄子你看看,这书上的字你认识吗"
赵玄小心的那把书拿了出来,打开封面,见第一页便写满了字,这上面的字赵玄一个字也认不得.说:"我不认识."
王龙笑道:"原来你也不识字啊.你还说什么你的祖先中过状元呢为什么状元的后代却不识一个字."
赵玄满脸通红的说:"难道是我骗你不成."
王龙看赵玄急了,便对赵玄说:"我们看看那把剑."说完便走向了那把剑,用手一抬,便"噫"的一声,并把手里的那个火把伸过来对赵玄说:"你帮我拿着."赵玄接了过来.
只见王龙双手拿着那个剑柄,额上脖子上的青筋一条条突出,只怕把吃奶的劲都使了出来,可还是无法把那把剑抬起分毫.最后王龙便放弃了,说:"这把剑看着挺薄,没想到这么沉."说罢,又看了看那个盒子,发觉那个盒子上面有的描金的图案,便对赵玄说:"玄子,我们把那个盒子分了吧,我拿盒,里面的书你要了.毕竟你是状元的后代,家里没有本书怎么可以呢"
赵玄满脸紫胀的说:"好吧.我就要那本书."虽然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但这个山洞里的秘密是王龙首先发现的.如果他想自已独吞也可以,赵玄心下暗想拿那本书当草纸也可以啊.
当下两个便兴高彩烈的把分了东西向洞外走去,没想这洞极深,来时还不觉,等到出洞时便已发觉日已当午.他们二人怕家人担心,便连忙回去.到了家里已正好午饭时分.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去,赵玄此时早已忘了那本书,再说他一个字也不认识,要那本书又有什么用呢
有一天赵玄不知吃了什么东西,只觉腹内雷鸣不已,慌忙之间找不到了草纸,他东翻西找,终于在他的床下找到一本书,想也没想便拿着那本书到了毛厕里,等肚内舒服一些时便想撕那本书当草纸用,谁知那看似发黄的纸张,此时竟像是牛皮做成的一般,任他撕,拉,拽,扯,什么办法都用过了,可是还是无损那书分毫.赵玄心下大奇道:"难道这本书是一本神书."
于是小心的把这本书装在怀里,用力的大喊他的父母,此时他的父母正在农田里做活任他叫破了喉咙也不见他的父母来,只是他才学会走路的弟弟过来了,赵玄看到他弟弟来了,心下大喜,便用手给他比划一番,还好他的弟弟也弄"明白"了他的意思,给他拿来了几张树叶.赵玄看后真是哭笑不得,但总胜于没有强,便勉强用树叶解决了.
赵玄又哄了一会儿他的弟弟后,便到屋里看这本书,只见这本书不薄也不厚.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赵玄看了一会儿,一个字也不认识.突然间想起一个人,拿起那本书,便向村西的钱家跑去.
虽然姓钱并不一定有钱,大多数人都会有这种想法,可是这家却是跟他们的姓一样.在这个小村,甚至这个县里,一提起钱家,没有一个人不举起大拇指说声:"了不起."
赵玄所在的这个小村里的大部分的农田有十之九都是钱家的产业,只有少数几户像赵玄这样,有几亩祖辈留下的产业.
赵玄跑到钱家大宅门前,那门首有两个大石狮子在那里张牙舞爪,双目圆睁,不可一世的看着赵玄这些贫苦的人们.
赵玄爬在一个大石狮前,向门里看去,却只看到大门内的照壁,上面画着一个巨鹰,正在群山之上自由翱翔,在照壁的左边龙飞凤舞的写着四个大字:"大展鸿图",只不过赵玄意不在此,只见他在那里等着,他又抬头看了看天空,心想:"他也是时候去私塾了."
正在想,就听里面一阵喧哗之声,赵玄抬头望去,只见一个浑身锦绣的少年走了出来,在他的身后跟着几个青衣奴仆,并在那里不停的说些少爷聪明,将来一定蟾宫折桂,独占鳌头,等一些拍马屁的话.而少年则一脸冰冷,看神情很是倨傲.
赵玄看他走了出来,便忙上前迎了去,口中叫道:"文大哥,你可出来,我等你好长时间了...."赵玄的声音慢慢的弱了下去.原来钱文一看他来了,先是满脸喜色,但不知又怎么又回复了先前的倨傲.
赵玄的父母在农闲时经常到钱家帮忙,以此补贴家用.于是赵玄便与钱家独子钱文认识,并成了好朋友,由于钱文比赵玄年长一岁,所以赵玄叫钱文哥,可是在钱文五岁时,他的父亲便把他送到县里的私塾,所以他们俩个倒有两年很少见面了.
赵玄这时看钱文满脸的傲色,并且浑身锦绣,而自己则穿着一件浑身打满补丁,连钱文身边的家人的衣服都不知比他好上几倍.
他先是呆了一呆,然后满脸笑容的心想:"他不会忘了我吧."忙说:"钱文哥,我是赵玄,玄子啊,你不记得我了吗"
他身边的那些奴仆看到赵玄挡在他们身前,便开口呵斥道:"我们家少爷,怎么会认识你这个穷小子呢还不快闪开....."
钱文瞪了他们一眼,抬起下巴慢条斯理的说:"玄子啊,什么事"
赵玄看他搭腔了,连忙从怀里掏出那本书并递给了他,钱文看那书颜色发黄,看来有不少年代了,再说人们都说赵玄的祖上中过状元,也不知是真是假,想必赵玄此时手里拿的也是一本孤本吧.便伸手接了过来,刚翻开第一行印入眼帘的便是这几个字:"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补有余....."钱文看了之后,发觉这些都是<<老子>>上面的话,他年纪虽小但知道当今朝廷大力提倡儒教,取士更以儒教为主.而这本书开篇便是<<老子>>上句子,便意兴阑珊的说:"你拿这本书给我看...."
赵玄接着说:"你看看这书上写的是什么."
钱文还未说话,他身后的那几个奴仆便开口大笑道:"听说你家祖上还中过状元,恐怕是众人讹传,要不然状元的子孙竟不识字.哈哈...笑死我了."
钱文怒喝了一声:"不准再说了."他身后的奴仆看主子发话了,便一个个噤若寒蝉.他转身对赵玄说:"这是一本道家学说的书,对我没有什么用,谢谢你的好意了."说完便把书塞到赵玄手里,并对他说:"我要上课了."说完拍拍他的肩膀便走了.
赵玄直到他们走后很久才抬起头,他紧抿嘴唇,双目通红,浑身上下微微发抖,可见刚才的打击对这个六岁的少年影响之大.他看了一眼钱家的深墙大院,慢慢的走回了家.
"什么"赵玄的父亲睁大了眼睛看着这个平时顽皮不已的长子,"你把你刚才的话再说一遍"他的声音此听来有点发颤.
"我要上学,我要近私塾."赵玄坚定的说.
过了很久赵穆才对他说:"你真的要去上学,你可是确定,你还有一个弟弟,但我们家只能供一个男孩上学,如果你上学了,那么你的弟弟只能在家干农活,你确定你将来会出人头地."
只见赵玄迟疑了一下,但又坚定的点点头,他的父亲看着他一动不动,突然转过身子走到内屋,拿出一个长方形的盒子,看外表有不少的年代.上面有一把锁,赵玄的父亲从贴身处拿出一个钥匙,把那把锁打开,从盒子拿出一幅画轴.他郑重其事的把那画挂在墙壁上,赵玄这才看清,画上画的是一个人,那人的长相与赵玄有几分相似.只不过身上穿的是朱蟒紫袍,豪华无比.赵玄从没有看过这幅图画,但看画上的人,赵玄总觉得在哪里看过,便转过头看向他的父亲,突然发觉他父亲像画上的人,不仅如此,连他的正在学步的弟弟也跟画上的人有些相像,更不说自己了.
赵玄张大了嘴,道:"爹,我听外人说我们的祖上中过状...状元这是真的吗"
赵玄的父亲郑重的点了点头,并对赵玄说:"跪下."
赵玄此时心情激动无比,虽然以前也这么问过父亲,可是父亲每次都不回答,可是在内心中他也认为他的祖先中过状元,这次从父亲处得到了明确的答复,心中的喜悦真无法用言语形容.
然后他的父亲的又叫他给那张画上的人跪了九个头,然后自己也跪了下来,说了些什么后代子孙不孝之类的话.而赵玄却一句也听不到,心里充满了一件事:"我的先祖中过状元,我并不比别人差,我也会中状元的."
赵玄也不知道跪了多久,只听赵玄的父亲说:"起来吧."赵玄一抬头便看到父亲那双充满渴望的眼睛,点了点头,便起来了.赵玄的父亲小心翼翼的把那画收好,装在盒子里并上了锁.便一句话也不说了.
第二天一天赵玄都不见父亲去了哪里,并不只如此,他们家刚出生的那头小牛也不知走到哪儿了,只能听到那头母牛"哞哞"声响个不停,赵玄心中隐约猜到了什么.但不敢确定,赵玄这一天也没有出去玩耍,在家里陪弟弟妹妹玩.
到了晚上父亲回来了,他终于证实了自己的猜测,父亲把那头小牛卖了,只不过父亲的脸上有一丝失望,但对赵玄还是强装欢笑,赵玄心中总觉得不对劲,吃过晚饭后,便偷偷跑到父母的屋子前,听到父亲说原来卖的那头小牛钱,并不够,可是家里的那头母牛还要耕地,不能卖,看来只能到钱家去借了.赵玄听到这里便用手捂住自己的嘴,又轻轻的走到了那张睡着他们兄妹三人的小床上.
夜黑了,只有赵玄在轻轻的啜泣.
赵玄终于进了私塾,看着那个留了山羊胡子的瘦小老头,赵玄必恭必敬的叫了一句:"关夫子."那老者点了一点头,便手里拿一本书,指着赵玄对下面的学生说:"这是你们的新同学."
下面同学突然看到一个身上穿的花花绿绿的人,都是一愣,等发觉他身上那些花花绿绿的东西竟然都是补丁,只听"哄"的一阵大笑,气的夫子用戒尺不停的拍打身边的桌子,学生看关夫子生气,便都不吭了,只不过还能听到那些强忍笑声的"哧哧"声.气得关夫子又是一阵猛拍身前的桌子.这下才没有学生再笑出声来了.
关夫子气得全身发颤的对下面的学生说:"你们以为你们家有几个臭钱便可以笑话穷苦人家的孩子,可是不要忘了一句话‘豪门多纨绔,寒门多英杰‘,你们现在笑他,等将来不知道谁笑谁."说完后,他转过身向赵玄看了一眼,发觉赵玄紧闭着嘴,脸上有一股坚毅之色.便点点头,有些许赞许,又向下面的学生说道:"谁愿意跟赵玄在同桌."但底下的学生却都低下了头,看着书本.只有一个人站了起来,"夫子,我愿意."赵玄与夫子同时也向那个人看去,只见那个人约有七八岁的模样,身穿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衫,看来家里也不太宽裕.赵玄看了他一眼,那蓝衫少年向他报之一笑.关夫子点了点头对赵玄说:"赵玄,你就做到袁祥身边吧."
原来那蓝衫少年叫袁祥,赵玄于是便走到那少年身旁做了下来.他们两个相视一笑,赵玄说:"我叫赵玄,你是叫袁祥吗"只见袁祥点点头,袁祥正想说话时只见关夫子咳嗽了一声,说道;"袁祥,刚才赵玄的父亲把赵玄的情况跟我说了,他至今仍不识字,以后你要好好的帮助他."
袁祥站了起来恭恭敬敬的说:"是,我一定尽我所能的."关夫子了须,点头微笑.又向其他的学生看了一眼.那些学生一看到关夫子严厉的目光,没有不低下头的.关夫子开口道:"你们把我咋天我教你们的书背会,赵玄你上来我先教你几个字.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袁祥或其他的同学,也可以问我,来上来."
这样赵玄便开始了学习的生涯,关夫子每天先教完先前的学生们一天的功课后,便教赵玄生字,赵玄记下后,便开始练习,有什么不懂之处,便问袁祥或其他的同学.这样渐渐的识字了.
赵玄之所以上学是因为他的童年玩伴钱文并没有把那本怎么撕也撕不破的书告诉赵玄上面写了什么字,于是他深受打击,便发誓一定要将那上面的字认全.这才想起上私塾,要不然凭他那贪玩的性子和可怜的毅力,怎么能够静下心来背什么"子曰,诗云‘的东西.赵玄开始上了私塾以后,整天忙于学习,对那本激励上用功读书的怪书反而遗忘了,不知又被他放在了哪里.
时光如白驹过媳,忽忽又已过了四年,赵玄此时已十岁了.赵玄在这四年,刻苦读书,果然进步神速,关老夫子每每拿赵玄来激励那些学生,而那些富家子弟再也不敢小看这个身穿打补丁的少年了.而赵玄在私塾之中又结识了几个好朋友,有的家境跟赵玄很像,也有富家子弟.
一天下午,没有课,赵玄便和王龙和袁祥他们两个一起到后山玩耍.原来袁祥家里仅比赵玄家充实点,所以他们才会有共同语言,因此成了好朋友,在赵玄的介绍下,袁祥又和王龙成了好朋友,这天他们三个人到了后山一边玩一边看能不能摘些山货来补贴家用.
此时正值初春,正在万物复苏之时,只见处处茑歌燕舞,万紫千红,让久困于书屋的赵玄与袁祥心情大畅.他们三个一路跑跑停停,在这春光明媚之下纵情玩耍,不知道不觉间,又到了后山.便看到了那个山洞,袁祥看到那个山洞后便想进去探查一番,于是赵玄与王龙便对袁祥讲了这洞里的事,袁祥一听这洞里只有个骷髅,而且阴冷潮湿.便打消了主意,到别处玩耍了.
转眼间天已黑了,他们三个人便分手别过,各回各家.赵玄到家后,他的父母见他今天出去玩了一天,便对他说些:"家里不容易,以后要用功读书,好能高中金榜,光宗耀祖."赵玄也只知道家里的情况,便低着头向父母认了错.吃完晚饭后,赵玄便在灯下用功起来,他的父母看后相视一笑.
李玄看那些书都是自己背熟了的书,便看得十分没趣,想买些新书,可是这几年家里为自己读书,已不知欠下多少债,但是如果他说要买书,父母一定是会是砸锅卖铁也要买的.因此赵玄便不忍开口.正在赵玄看的提不起精神来时,突然想到那个山洞,还有那本从山洞得到那本怪书,又想到那本书,这些年来还没有看过呢,于是他赵身在家里左翻右找都没有找到,突然他的床底下金光一闪,赵玄感到奇怪,便蹲下身子看去,只见床底漆黑一片,但是里面有一样东西发出淡淡的金光,赵玄伸手摸去,发觉是一本书.便拿了出来,正是那本从后山山洞里得到的书.那本书在床下放那么多年居然还是老样子,并没有什么损坏.
赵玄打开书,扑面而来的第一行便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补有余....."赵玄越往下看便越没有兴趣,原来这本书上记载都是一些呼吸吐纳,坐动站立的法门.赵玄对这不感兴趣,看着看着便觉双眼慢慢的合上,就在合上的一刹那,突然看到一行上面写道:"若困乏当如此.....疲乏可消"赵玄一下来了精神,心想自己在深夜看书时经常会犯困,有这个好法子,已后便可不用为这犯愁了.于是便按书所记的依法修练起来.
果然赵玄修习了一会儿后,便觉精神顿长,就像刚刚睡了一个好觉似的.心下大喜,想到:"没想到这本书还有这样的好处啊."便从头开始修练起来.
从此以后赵玄每晚便在如豆的灯光下修习这本从后山山洞得来的怪书,有时竟是一晚不睡,可也不觉得困顿,于是修习更勤,有一天赵玄看到这书上写道:"此法若成,上天入地,随君所愿."赵玄看到此处,便在心中暗惊道:"这么说,这是一本能让人修成仙的仙典了,心下大喜,修习的更加刻苦,有时甚至上课时也暗自修习.虽然赵玄用大部分时间来修习这本怪书上的道法,可是功课并没有拉下多少,反而心智大开,看书只看一遍便已能牢牢记住,并且还能发前人所未发.喜的关夫子经常对赵玄的父母说:"你们赵家可能要再出一个状元了."赵玄父母本就对赵玄抱了很大希望这时听到关夫子的话更是喜得整天合不拢嘴,谓赵家复兴之日有望.而赵玄对自己更是充满了信心,他有时梦见自己在天空中遨游,又梦见自己身处庙堂之上.醒来时总是嘴角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