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第三标准银行只是第三控股的一个全资子公司而已,由此可见第三控股有多么有钱。
而且,据黄夕照和余洪建两人估计。第三标准银行的资产远不止那些金融专家估计的那些,因为一般的金融机构或者公司想要做大都会采取上市集资的方法,而一旦上市集资的话,那么这家公司将要受到市场监督机构的监督,所以财务也会透明一些。
但第三控股却没有像现下的金融机构一样采取上市集资的经营模式。
第三控股所采取的经营模式更类似与欧洲的罗斯柴尔德家族。
后世对罗斯柴尔德的没落有很多说法,其中有一种说法就是罗斯柴尔德家族为了不让家族对产业的控制稀释。一直不接受新式的市场融资制度。因而罗斯柴尔德家族不能利用市场资金快速的扩张家族事业,而且因为资金太过集中很容易在遇到大风险的时候,全军覆没。所以罗斯柴尔德家族才会被欧美的新兴财团所超越。
这种说法虽然不太流行,但却有一定的道理,毕竟一家一族所控制的财富是有限的,所以如果不借助外力,想要迅速而不受限制的扩张事业是不可能的。而且股市可以最大限度的分散投资的风险。毕竟再厉害的操盘手也有判断失误的时候,因为没有人会像先知一样事事机先。这也是股市从出现后短短的数十年中这么快被世人所接受的原因。
也正是因为有了股市,才让这些欧美新兴财团门借助股市迅速的积攒起了扩张的资本,超越了曾经凌驾于欧洲皇室之上的罗斯柴尔德家族。
当然事情有利的方面,自然就有弊端。股市也不例外。股市的出现虽然极大的加快了手中扩张资本的积累,但也极大的削弱了股东手中的股份,这让股东的话语权极大的减小。这也是为什么那些美国财团们虽然听起来十分强悍,但永远也达不到罗斯柴尔家族曾经创造的辉煌的原因。
资本积累的速度虽然加大。但凝聚程度却也大大的缩水,伸出的十指再多,也敌不过五个指头的拳头。
所以罗斯柴尔德虽然败了,但依然令人忌惮,因为罗斯柴尔德家族使用的这种集中式管理制度可以最大限度的集中自己的力量,如果解决了投资风险问题的那话,那么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出现爆发式的增长。
本来以为这种情况永远也不会出现。但第三控股的出现却让这种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而且更令人意外的是第三控股竟然连续七年市场操作趋于零失误,而正是这么高的成功率让第三控股取得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增长。
所以在黄夕照和余洪建看来,那些专家所分析的第三控股市直远比第三控股的真实资本要小的多。
看到两人神游天外,一边的李斌笑着用胳膊撞了撞身边的黄夕照和余洪建。
“啊???啊???啊!”回过神来的两人这才发现满屋子的人正在用目光盯着自己。
瞬间。两人的脸变得通红。
“老板????。”看到两人满脸尴尬。
王炜笑着点了点头,重复道:“你们两人那边怎么样了?”
“跟老板你预计的一样,昨天有人找过我们了!”两人满脸通红的说道。
“你那边呢?”王炜又转头询问李斌。
“恩,也找过我了。”李斌点了点头说道
听了众人的回答之后,王炜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抹冷色。
这时一边的李斌突然开口说道:“阿炜,有件事我得跟你说一下!”
“什么事?”王炜转头问道。
“这次出面收购的人竟然是我们的老熟人!”
“老熟人?”王炜不由一愣,按理说文森摩根李斌应该不认识啊。
不过李斌接下来的话,让王炜瞬间明白了过来,
“就是曾经跟我们交过手的怡和洋行!”
“怡和洋行”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王炜的眼中瞬间闪过一抹冷光。
而一边熟悉王炜的李正平在看到王炜这个眼神的时候,眼皮不由一跳,继而心跳的速度逐渐加快。
ps:ps:很抱歉,更新的少了
第三百六十八章:一波三折,再起风波
黄夕照等人在第三控股的总裁办公室里呆了大约有一个多小时,便离开了。离开的时候黄夕照与余洪建两人早已经没有了来时的忐忑,取而代之的却是满脸的兴奋和憧憬。
黄夕照等人离开没有多久,在这次背景事件中一直保持沉默的主角王炜终于有了回应。王炜十分简单,但却让整个亚洲的王炜的粉丝都长大了嘴巴。
亚洲电视下午的娱乐新闻中播出了一条关于王炜的专访。其实说是专访还不如说是王炜对这次事件的回应。因为整段视频只有短短的两分钟。
视频中王炜除了脸上的内疚之外,与往常一样,依旧不疾不徐。
“首先我要感谢那些喜欢我的影迷、歌迷、书迷和漫画迷们,感谢你们一路来对我的支持,也正是因为有了你们,所以我才能创作出那么多的经典,所以那些经典的作品属于你们,荣耀也应该归于你们。”视频中王炜并没有像一些媒体中描述的那样因为被揭穿了黑道背景而惶惶不可终日。相反,王炜依旧镇定如初。在感谢完粉丝之后,王炜终于将话题引向这几天吵得沸沸扬扬的背景事件。
“这两天因为我的出身,吵得沸沸扬扬,甚至引得整个亚洲的媒体的参与了进来,所以就这件事情我出现澄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