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艾斯勒本的路上。已经有点化雪了,路边湿漉漉的,街道的行人也很多。可能是昨天太晚而且有点激动的情况,没怎么睡好。我窝在车厢狭小的空间,看着远处的山和森林。慢慢的睡着了。醒来的时候已经过去了2个多小时了,车子停靠在一栋简约而又典雅的红楼前,其实不应该是红色。是一种深的赭色,很古旧的样子,窗户框着米黄色的石边,装饰着简单规则的石刻花纹,颜色对比鲜明,但又很和谐,据说这栋楼存在的年份比我爷爷还古老,在镇志画册上写的年代很久远啊,那么多年还能保持的那么完整。想到自己能住进这样的一栋骨董房子,对于我这样喜欢幻想的女孩子,真是仿佛住进了糖果仙女屋般。
下车的时候,我正在为我那一堆?!你们知道的,再朴素的女孩子也会有一些,嗯。把那堆东西挪出汽车后备箱的时候,我已经决定以后要学会精简行李。后来证明我这个决定睿智无比。正当我对着一对箱子包包唉声叹气的时候,那扇看着很厚重的红木门被推开了。从楼梯上下来一个气喘吁吁的大个子,有点眼熟。我还在发愣呢。只见大个子很腼腆的笑着说,“裘贝贝,我听他们说今天新来一个浙江的女生,我猜估计就是你。路上还顺利吧。”
我愣了一下,突然想起来了,“嗯,原来是学长啊。呵呵,我刚发愁呢,正好你来了。帮我一下吧。”顺手指指我那堆行李。一脸无辜的冲他笑笑。
韩晓伟,在老家一起上过初级的德语课的学长,据说我爸爸和他爸爸以前还是生意上的朋友,比我早大半年来的德国,对什么人都挺好的,就是性格比较内向。脾气也有点古怪,说不上的感觉。
韩晓伟估计本来就有了做苦力的打算,而且家里大概也帮着打过招呼,因为在德国我一个认识的也没有。他帮着我把我那厚重的行李先抬上楼。这时候我已经累得没有力气去好好看看我要住上一段时间的梦幻小楼,这时候还不知道我的房间是那个呢。韩晓伟指点我先去找住宿的管理人,于是我拿着自己的材料去找学校的管理员安排注册等事情。一楼右拐第一个房间就是学校管理员的办公室。
轻扣了下问,“打搅了。”
里面传出一个软软的声音,“请进。”听声音感觉很温柔的一个人,不知道真身是什么样的。
推门进去看见一个浅棕色头发,有点胖呼呼的男子,笑起来还带点酒窝,很可爱啊。果然和我猜想的差不多。他抬头看看我,“你好,裘贝贝。”那个发音被他念的好像臭北北。――!
“你好,。。。”我不知道应该称呼他。
“bb,你可以叫我bb,学校的学生都这样叫我。”可能看出我的为难,他开口替我解围了。
呵呵。我喜欢这个名字。他示意我留下几份材料(其实就是签几个名字,具体的签证以及银行开户都会由bb帮我们办理)。
bb给了我一把钥匙,“这是你的房间,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来找我,我想我会尽力为你解决的。”
几句下来,我对面前这个微胖的,笑起来的时候灿烂无比,甚至可以让人忽略他那略微有点秃顶的小男人特别有好感,可能是在异乡遇到第一个很有亲切感的成年人吧。
拿着bb给我的房间钥匙,我找到了我的房间。打开门的一瞬间,我只看到了满眼的白色,墙壁是白色的,但不是一般那种单纯的刷浆的墙,表面坑坑洼洼的。和国内不一样的装修风格,有点典型的宜家感觉。这时韩晓伟推门进来了,手里还拎着我的一个大包。
“嗯,这间还不错的。和你一起的那个女的是个上海人,现在应该在超市买东西吧。”
韩晓伟一边帮我把我的行李放在明显空的那个床位上,一边帮我介绍我未来的室友。这是个双人间,外面的一间已经有人住了,我的屋子就是里面那间。中间隔开一个门洞,边上是一个独立的卫生间,有淋浴,我们2个公用的。真是不错,屋子小但是很温馨。
韩晓伟帮着我大概的把东西分了下类,收拾了差不多像个住人的窝,已经是下午4点多了。我还没有吃过什么东西,肚子饿的咕咕叫。韩晓伟强烈推荐我去地下室小餐厅吃饭,据说那个看似很普通的厨师还是位营养学学士学位的呢。
顺着石阶七拐八拐来到了地下室,真是好特别,原来我们一开始进去的一楼正确来说应该是二楼才对,地下室的位置才是真实意义上的一楼,推开厚重的地下室大门,是一个长方形的餐厅,能坐下20多号人,背着大门的方向就是一个落地的玻璃窗,一个伸展台似的露台,在开派对的时候可以用来烧烤。后来我仔细研究了这个楼的地形才发现。原来这个楼是建在一个斜坡的上面。大门就建在斜坡的最高处。斜面的地方很巧妙的搭建了一个平台,做了个半露天的小餐厅。觉得这个建造者的构思真巧妙,想象一下在一个有着温和阳光的午后,坐在露天台上泡一杯红茶,看看书晒晒太阳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啊。那顿晚餐我点了一份牛肉饼配土豆泥,外加一杯布丁当甜点,大概花了我4欧不到,真贵啊。看样子明天还是要去超市买东西,不然这样可花不起。
吃完东西,再次谢过韩晓伟,我直接回到房间,已经累动弹不得了。但是一看屋子那一地的东西,叹了一下气,很认命的开始收拾起一些小零碎来。6点多的时候,门被推开了,进来一个女孩,白体恤牛仔裤,披肩长发,我抬头一看,一声叹息,在异乡也能遇到这样的小美人,看她娇小可人,凤眼带俏。再看看自己那五大三粗,高挑的个子,人比人气死人,我这辈子就别想做什么小鸟依人了,我看鸵鸟还差不多。正当我楞着眼看着她满脑子瞎想的时候,她倒笑了起来,
“你好,你也是新来的么?听他们说你应该是浙江人吧。我是上海的。我叫陈燕。”
你看人这名字,陈燕,沉鱼落雁。再看看自己,贝贝,不说了。从小因为这个没被同学笑话。有那么高大的贝贝么?
“你还好吧。”
陈燕看我一直发呆,忍不住再次出声打断我的胡思乱想。
“啊。对不起,对不起。我这人有时候习惯走神。你好,我叫裘贝贝。是新来的。以后请多多关照啊。”
发觉自己的不礼貌,我马上连声抱歉。她倒是不介意,笑笑坐到自己的床上,
“没什么的,我刚来的时候也不习惯,也经常想家呢。”
看来她误会我想家了。说到这个,我突然想起,来了一两天了,居然有件很重要的事情忘记做了,一直没有给家里发消息,家里还不得担心死啊。还好来之前有所准备,我办了一张全球通的手机卡。不要打电话,发短信回国内是一块钱一条。我家里在国内给我冲卡值。这样有急事的时候,一两条短信就能说清楚。马上掏出手机发了一条报平安的消息回去。妈妈收到我的短信终于放心了。
陈燕看着我发短信,忙说,“你这主意不错啊,现在德国对国内的电话费又贵了。我等下次家里寄东西的时候,也叫我爸爸帮我办一张。”
我抬头笑着说,“是啊,我也是刚巧去办业务的时候,被推荐的。还是很合算的。”
两个人絮絮叨叨聊了一会,我便困的眼皮打架了。陈燕一看我这个样子,也不再和我聊了,两人简单梳洗一下,把门锁上就睡着了。我的头一碰到枕头就觉得倦意袭来,昏昏沉沉的睡迷糊了。
昨天吃过那个有点小贵的地下餐厅以后,我不得不面对现实,准备自己开伙做饭。不过这里能做饭么?我看这个楼干净的不带一丝烟火的味道,而且德国厨房也不知道是不是不太一样。还号韩晓伟的房间就在我的斜对门,因为没有新来的男生,他很舒服的霸占了一个双人间。我收拾了几包从老家带来的糕点,敲开他的门,开门看他还有点迷糊,刚刚睡醒的样子。
“你怎么那么早,有什么事情啊。”被人打扰睡眠的看来不是让人很舒服啊,韩晓伟略带着起床气,有点不耐烦。
“抱歉啦,韩老大。我想问问你平时怎么吃饭啊。不会每天去那个很贵的餐厅吧。”边说着边拿出一包苔菜酥饼递给他,“有段时间没吃到这个了吧。我带了很多,昨天行李不方便,就没拿。”
“怎么喊我韩老大,怪怪的。不过这。。。呃,不错。”他到也不客气,撕开袋子就把苔菜酥饼塞嘴里嚼了起来,话也说不清了,就听见那脆脆的嚼东西的声音。也不知道早上起来刷牙没,真不卫生。我有点恶意的猜测。“你比我大,叫你老大也没错啊。你又那么照顾我。多谢了。”
“嗯。。。。我爸前几天打电话来过了,叫我关照你,应该是你爸说的。”
看他吃的差点噎道。连忙递了一杯水过去。果然和我猜得差不多的。韩老大(以后就这样叫了)马上接过水,一口气灌进去,看来噎得很厉害啊
“你是问怎么吃饭吧,楼下有厨房,是公用的。而且有冰箱。不过现在这个季节。有些东西你可以放在窗台外面,冻得比冰箱还结实。”
话说回来,德国的冬天是出名的冷,但是我进了这个楼以后,一直没有意识到严寒,穿着体恤和裤子满屋子乱跑,他这样一说我才反应过来。韩老大给我讲了德国的供暖系统,原来因为冬天寒冷,德国所有的建筑物内都有暖气设备,而且包括楼道这类的公共使用场所都有,难怪我来了两天,除了下飞机在路上感觉到冷,一直都没有什么感觉。这个对于南方来的我,果然是个好消息。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弊病,相对于南方湿润的天气来说,房间的空气实在太过干燥,为了这个,后来还有一场小小的虚惊呢。
知道有厨房以后,我就不急着去看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厨房就好办了,还要去买点油米酱醋茶。以后要一个人生存了,一切都要靠自己了。
“你再回去收拾下东西,9点多的时候我带你去附近的小超市先买点东西,等下午或者明天我们一起去镇子上最大的超级市场买东西好了。”韩老大说完就赶我出来,要继续睡个回笼觉。这家伙真是的。
回到房间,开始收拾我的东西,一个人有一个独立的小衣柜,里面还有带锁小抽屉,能放点重要物品。比如护照之类的。说起衣服,当时出国准备的时候,外公坚持要给我准备一件军用棉大衣,说德国冷的冻死人的。还好最后被劝阻了,要真带过来行李超重多少啊。看看我带的东西,第一次出国觉得啥都缺的荒,妈妈一个劲的塞东西。连被子都带了一床。还有一个超级小的迷你电饭煲。还有就是很多干货,听说国外蔬菜很贵,就收罗的各式各样的菜干,香菇干,紫菜等等。不过这个倒是以后给我添了很多方便。拿水一泡就能吃了。最关键还有就是转换插头,我的手机还有一些小家电以后都要靠这个来运作了。我这边噼里啪啦的收拾东西,把陈燕也给闹醒了,她干脆也不睡了起来一边闲聊一边帮我收拾东西,呵呵,真好人。
“你来了多久了,住得还习惯么?”
“比你早来一个月不到吧。感觉还可以,主要是还没有出远门,我们现在相当于德国的乡下了。哈哈,改天我们一起去莱比锡玩吧。那边有一个据说是德国最大的火车站,上下三层都是购物中心呢。”
“这倒不错,还不知道德国的火车什么样子呢。哈哈我们现在真像第一次进城一样”一边说完,东西也收拾得差不多了。肚子有点咕咕叫,昨天晚上那点东西早就消耗干净了。看看时间也差不多9点多了。收拾一下东西换了身衣服就准备去找韩老大。
“收拾好了?挺快啊,陈燕你去不去,我们去街边拐角那个小超市买点东西”我正准备出门呢,韩老大就敲门进来了。
“我不去了,吃的东西我还有,下次去那个大超市喊我一起吧,我要洗衣服呢”陈燕指指自己一堆脏衣服。
那个拐角的小超市很近,两步路就到了。是个主要买日用品兼食品的小超市。韩老大提醒我少买点,市区的超市比外面的要贵一点。我主要买了面包之类填饱肚子的东西,价格果然很高,物价是国内的10倍,看来以后要过精打细算,省吃俭用的日子。也许有人会说没钱出国做什么,其实也不是没钱,而是一种自然的反应吧。觉得既然东西那么贵,那就计算着用,日子不就是那么过来的么,这也是得益于从小家里的理财教育。\');